錦鯉身上白色腐爛,該怎麼治療?

和利


你好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魚身上怎麼有一層白色絮狀物,一般情況是一種水黴病,也就是膚黴病、白毛病或棉花症。

是淡水魚經常可以見到的真菌類魚病。這種病不及時治療,魚的體質會很脆弱,時間長會死亡。

當然還有可能是魚不小心擦傷皮膚,或是寄生蟲破壞魚鰓和表面,再有就是水溫低,造成魚的皮膚凍傷,導致細菌進入體內。因此我們要注意水質的保養,這樣就能給魚一個安全的環境。

希望我的問題可以給你參考,我不是專業的也是查的相關資料來回答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噸噸噸噸


從你所發的照片來看,在養殖錦鯉的過程魚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很常的一種異常,特別是當水溫低於25度時這類情況很易出現。魚出現這一問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個是魚身上有大量的寄生蟲,魚被蟲子咬後會產生反應,不僅魚身上的粘液增多,被蟲子叮咬過的地方會長出一層白膜樣的東西,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用藥處理在低溫環境下很易發展成為水黴病;另一種可能就是魚在最近一段時間受到過比較大的刺激,例如轉水、用藥、溫度突降等等,讓魚突然受了大的刺激這樣會引起魚出現應激反應,嚴重的時候魚身上也會出現這種膜。

當魚出現這種問題時,如果是操作不當引起的應激反應,這種情況下則只能是靜養了,先將魚缸中的水養好同時停止投餵,要不魚身上的白膜很難掉下來。嚴重的可以在水中用0.5%的粗鹽或殺菌藥物都可以,這樣的目的一個是防魚出現細菌感染,另外用鹽也可以減輕魚的不適,可以加速魚的康復速度。

如是寄生蟲引起的,這種相對來說好處理一些,看下魚缸裡別的魚有沒問題,一缸魚如只有這一條魚有問題的話,則可以將魚撈出來在長膜的地方擦一些碘、殺蟲藥物或孔雀石綠之類的都可以,但一定要將魚撈出魚缸在別的水體擦才行,以防藥物掉進魚缸傷害到缸裡的魚。如果一缸魚有多條魚出現這種情況,則可以在缸裡用0.5%的粗鹽同時用殺菌藥物後將魚靜養,嚴重的也可以同時擦藥這樣好的更快,如果出現水黴了則除了用鹽之外最好是將水溫加到30度左右。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這個病根據圖片觀察,應該是皮炎類症狀,也叫膚黴病,現在還不算嚴重,嚴重時肉質會腐爛,極其影響錦鯉的觀賞性。

得這種病的原因是水質原因,使細菌滋生,附著在魚的表皮,造成皮膚潰爛,早期這種病不是太致命,只要方法用對了,魚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

第一:換水,不要一次性換完,每次換水量二分之一,不要過多,可以適當少些,每三天更換一次水。

第二:投食,減少餵食量,食物不僅是魚的營養補給,也是細菌的營養補給,減少餵食量大概是原來的餵食量一半就可以。

第三:水中加入鹽,最好是在魚市場購買的海鹽,搭配比例是每十斤水大概30至50克,不要過多,錦鯉屬於淡水類魚,鹽量過大會導致暴斃,每次換水時根據魚的恢復狀況依次減量。

第四:上藥,如果潰爛過於嚴重,可將魚撈出放在乾淨的溼毛巾上,在潰爛處抹些青黴素或者四環素,抹藥後如果條件允許,用紗布輕微包紮,不影響魚兒活動就可以。

以上是我自己的魚有皮膚病時我的治療方式,實際效果還不錯,治癒率還是相當樂觀的,還有一點就是不建議加高錳酸鉀,首先會渾濁水,其次把握不好量可能會讓魚瞬間暴斃,希望這些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