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是中國人最早發現?顛覆認知,爭論百年的雲端奇書《平龍認》

自人類發明文字與紙張後,便有了書本的誕生。但在印刷術問世前,書的價格非常高昂,因為傳讀方法只有筆走龍蛇。

傳世古籍非常珍貴,本就難存於世。

加之古代中國混亂的王朝更迭導致的連綿戰火,以及當權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做出的焚書行徑,常常造成孤本失傳。

像是秦始皇後梁元帝蕭繹明朝朱元璋,以及編撰了《四庫全書》的乾隆把不利於清政權統治的文典盡數銷燬,這都讓珍貴古籍的存世量一再受擊。

氧氣是中國人最早發現?顛覆認知,爭論百年的雲端奇書《平龍認》

左至右:嬴政、蕭繹、朱元璋、乾隆

像是曹操的《孟德新書》、李悝的《法經》以及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的一堆著作——通通失傳。

這些失傳作品,仍有小部分被其他書籍引用、提起甚至抄錄一些。

像是記載三國時期魏國史事的《魏略》就已經失傳,但其內容被《後漢書》、《三國志》引用,所以仍可以略窺一二。

但有一些因為沒被其他書籍提起連有沒有失傳都不知道的文典,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也是一本非常奇特的、屬於完全失傳的經典。

但完全失傳我們又怎會知道呢?因為這本孤本傳到國外去,被

外國人引用在論文裡面又傳回中國了……

這就是——《平龍認

它偉大的地方在於它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早關於氧氣的記載!

1807年,普魯士化學家兼中國通朱利斯·克拉普羅特(ulius Heinrich Klaproth)在俄國聖彼得堡科學院的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對《平龍認》的研究。

你說這德國人怎麼這麼厲害?在1807年竟然會發表關於中國的論文?

  • 那先介紹一下這位德國人:

他的父親馬丁·克拉普羅特也是知名化學家,發現了一堆化學元素,而小朱利斯子承父業,除了是化學家外,還是個語言天才東方文化愛好者。

氧氣是中國人最早發現?顛覆認知,爭論百年的雲端奇書《平龍認》

馬丁·克拉普羅特,鈾鈦鋯的發現者

小朱利斯同志懂得中文、日文、波斯文、蒙古文等亞洲語言,還寫了一本《玄奘在中亞、印度的旅行》

話歸原題,接著談《平龍認》。

這本書在1802年由小朱利斯在法國小鎮波爾的一位朋友家發現。起因是旅途中的他聽說這位朋友家有一些中文書籍,身為中國文化愛好者的他怎麼可能放過?於是他在一堆古漢字書中找到了一本68頁的舊書——《平龍認》

小朱同志得到這本書後如獲至寶,認真的研究了起來,並在5年後的1807年聖彼得堡科學院學術研討會上發表。

他在論文裡寫了三個中文繁體字——‘平龍認’。

從書名大抵可以猜出這是一本講風水的術書,因為風水學裡有一句話:‘山龍易尋,平龍難認’

。所以‘平龍認’翻譯成白話就是:“你化成灰我都認得出來”。

那小朱的論文內容在說什麼呢?總不能在科學研討會上講分金定穴吧?

當然不是,他發表的論文名為——《八世紀時中國人對於化學的認識》,顧名思義就是在講化學。

他在論文內提到《平龍認》裡講到一種氣體叫做“含真氣”,這三個字是朱利斯用法文翻的,真正的中文他沒有寫出來。書中寫“含真氣”存在於大氣中,是由陰氣陽氣組成,有很多方法可以分離“含真氣”取出取出陰氣。例如把青石、火硝和黑炭石加熱就可以得到陰氣;水裡面也有陰氣,但和陽氣混合在一起,所以很難分解。

  • 小朱同志認為這裡的“陰氣”就是指氧氣

歐洲人在1760年代才發現氧氣,而中國人早在八世紀就知道氧氣的存在還能分解它,足足比歐洲人早了一千多年啊!

今天《平龍認》這本書已經不知所蹤,我們只能從小朱同志的論文去窺看蛛絲馬跡。

《平龍認》的作者是誰?

小朱同志在論文中提到:作者名叫Maó-hhóa翻譯成馬賀、毛驊都行。因為沒用中文明確標識,所以很難查證到底是誰。

小朱同志自己也查了一些中文著作,像是《萬姓統譜》、《文獻通考》,但都查不出所以然。

成書年份倒是直接用中文寫的——至德元年三月。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至德:

  • 南北朝的陳後主
  • 唐肅宗
氧氣是中國人最早發現?顛覆認知,爭論百年的雲端奇書《平龍認》

陳後主(左) 唐肅宗(右)


目前國際學者都是傾向於後者,也就是唐朝八世紀左右。

到底中國人有沒有比歐洲人早一千年發現氧氣呢?

  • 有人認為中國人就是這麼厲害,早在八世紀就知道有氧氣。這派學者有法國諾貝爾獎得主莫瓦桑
氧氣是中國人最早發現?顛覆認知,爭論百年的雲端奇書《平龍認》

莫瓦桑


  • 而中國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平龍認》說的氣才不是氧氣,是你們歐洲人不懂中國文化,平龍認中的陽氣陰氣並不是現在說的氣體,而是要放到哲學層面去看——“氣”是一種精神。並且在八世紀要做出分解水觀察氧氣的實驗,在設備條件上是基本不可能的。
  • 另一派則認為《平龍認》是偽書,是後人編撰並隨意冠上一個古人名號,增加權威。

像是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就認為《平龍認》是18世紀的耶穌會傳教士所寫,是一本偽書,但他沒有證據。

氧氣是中國人最早發現?顛覆認知,爭論百年的雲端奇書《平龍認》

李約瑟


  • 可能的理由是:唐肅宗至德元年是從7月開始,並沒有三月……
氧氣是中國人最早發現?顛覆認知,爭論百年的雲端奇書《平龍認》

至德元年三月是不存在的……


前面6個月是另一個皇帝唐玄宗的天寶十五年,但《平龍認》卻寫成書於至德元年三月,分明是後人胡編亂造。

  • 但古代信息流通很慢,這些信奉神秘的練氣士大都居於山野,皇帝啥時候駕崩,什麼改朝換代他們都不一定知道,像是天寶十五年就是安史之亂的高峰,這些練氣士跑進深山避禍搞錯日期也是有可能的……

現代學者查了相當多古籍,都找不到這個《平龍認》,或是馬賀、馬河這些名字,所以中國到底有沒有這本書,仍是一個謎

大家可以幻想一個故事:

在唐玄宗年代一名叫做馬賀的道士在煉丹時,燃燒木炭硫磺等物,使空氣產生了變化於是他用煉丹常用的術語——陰氣陽氣來解釋,並以《平龍認》為名記載了下來。但因為只是講講風水的書籍就沒有被世人重視,所以就沒有複印或是傳抄,導致變成只有一本的孤本。而這本孤本,卻被來中國旅行的外國商人陰差陽錯的帶到了國外,之後被一名懂中文的化學家所發掘並研究,最後這本孤本也失傳了。

所以《平龍認》仍是一個目前無法解開的謎團,不過隨著一些考古發掘,更多的歷史迷團終將會被一一解開。

例如史記記載,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為下雨延誤了行程,按秦律要被處斬,反正都要死,不如起義。

其實史記用這個故事偷偷黑了秦朝法律一把,因為在1975年出土的秦朝竹簡書中記載:軍隊遲到只要罰錢,如果是因為不可抗力的天氣因素,還免罰……

或許某一天,某個新考古發現、或是在某國的圖書館、舊書攤挖出了《平龍認》一書,那麼謎底就可以揭曉了。

文章讀完了,列位看客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