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提前退休,帶著我的“肥鵝”去旅行

每個人都有或都曾經有自己的夢想,可往往因為這樣那樣的諸多原因而消磨以至放棄。但是,假如你有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你會如何去抉擇,是重蹈覆轍還是重頭拼搏?

而我的夢想,是提前退休,帶著我的“肥鵝”,帶著我的家人,去看世界~


我想提前退休,帶著我的“肥鵝”去旅行


1


今天看了電影《重返二十歲》,頗有些感觸,這個影片講述的就是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對目前的生活感到很寂寥和厭惡,她懷念自己的青春夢想。


由於一次機緣巧合,她走進了一家店名為青春照相館的店鋪,就在照相機按下快門的剎那間,她從一位老人突然變成了一個大姑娘,而她也開始了她年少未盡的追夢之旅。可最後這位重獲青春的奶奶,聽聞孫子出了事故,還是決然放棄自己的即將達成的青春之夢,選擇“救贖”,再次變回了留有遺憾的花甲老太。


我們還記得年少時的夢想嗎?我想很多人都已經記不清了。假如你還記得,那麼你是否已完成了這個夢想?我想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可能你會給自己找藉口,說兒時的夢想虛無縹緲,不切實際。那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和工作情況,是否令自己滿意?


假如對自身現狀不滿意,為何不奮起拼上一把?很多時候,你不行動,就什麼都沒有了。現在的人,迷戀這個花花世界的燈紅酒綠,抱怨著工作生活的不如意,可是卻忘了積極行動去解決,似乎問題都是“第三方”造成的。


而更多的人,在經歷了數年的職場生涯之後,都不由自主地變成了“老人”,享受著新人的“懂規矩”、“尊敬長輩”。可是,在這弱者強食的社會,一切本就不是公平的。這個的“弱者”可能就是某個能力,性格,資歷,甚至只是資源等方面比所謂“強者”差了一絲。如果不思進取,下一秒被淘汰的可能就是自己。


我想提前退休,帶著我的“肥鵝”去旅行


2


咱老祖宗有一句話:窮則思變。我們要想獲得更高的生活品質,那麼必然要積極行動起來。可一旦要真刀真槍幹,有些人就開始退縮,開始發懵了。其實努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困難。


幾年的工作累積下的經驗,就該摸清楚自己所在的行業特點。在這基礎上,或多或少都能琢磨出在自己的崗位工作,有哪些門道。否則這幾年的工作的年月算是真正的廢了。


沒有什麼事物是純粹毫無意義的,就像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的序中寫道的:存在即合理。只要是現實存在的,都有其合乎情理的意義。


我記得剛開始上大學的那會,學校有四個超市,其中一個超市X,只能用校園卡,其餘三個都只能用餐卡。我那個時候很奇怪,對於超市而言自然是校園卡消費的利潤更高,可因為校園卡需要額外儲值,而餐卡則是日常必須品,往往因為食量,用餐頻率等原因,更容易留有結餘,同學們自然也更喜歡能用餐卡消費的店。


那麼這個超市X的贏利點在哪裡?而其又是如何生存下去的?


經過觀察,原來超市X是在學校圖書館,學校機房出來回宿舍的必經之路上,而圖書館和機房只支持校園卡。而且它還離教學區最近,因此每天下課經過這的人流量極大,佔了地利與人和的超市X,雖然消費條件苛刻,但是依然能掙得盆滿缽滿。


這件事也讓我再次明白了“存在即合理”。


我想提前退休,帶著我的“肥鵝”去旅行


3


我們每個人無論出身貧富貴賤,都不必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不是嘛!現在的我們或許已經錯失了實現當初夢想的最好階段,但依然來得及完善當下的人生,為我們的未來做出鋪墊。


當然了,影片中面對親情或者利益的抉擇時,表現出的勇氣也是不得不提的。面對著巨大的誘惑,放棄自己巨大的利益,而去幫助別人嗎?


這並不容易,即便這個需要幫助的是自己的親人。畢竟背信棄義,見利忘義的事太多了,雖說虎毒不食子,可人毒卻能六親不認。


大家應該堅持住自己的底線。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衡量別人,更掂量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才能真正輕輕鬆鬆地生活。


我想提前退休,帶著我的“肥鵝”去旅行


4


我心中最大的夢想:對內,保護好自己愛的人和善待愛我的人;對外,則是努力工作,養大的“鵝”,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就是“家天下”思想殘留的大道理麼。沒錯,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帶著父母,牽著老婆孩子的手,有著自己理財後的“肥鵝”,然後快樂地到世界各地看看,實現那簡單的財務自由,會是一幅多麼美好的場景......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奮力拼搏!



文 | 舞文不弄墨 優秀情感領域創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