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那麼以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師範生活


不是不願意種地,種地和幾零後沒關係吧

說實話,作為一個農村人,我說下我個人的看法。雖然沒有學問,都是一些普通的文字,希望大家能看下去。

第一,種地和工作一樣,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其實我挺喜歡種地的,但是我卻沒有種地。這就是我第二點想說的。

第二,可能有好多人像我一樣,不是不種地,而是收入太低。因為我們農村人也要生活。

第三,作為80後的我給大家算一筆賬。一畝地一年施肥500元元;收割加上耕地的費用是200元;澆地是100元。不人工,一畝地一年費用是760元,收成好的話糧食可以賣1600元(我們這裡一年種兩季麥子和玉米)。一年下來一畝地就剩下840元。要是除去人工的話,基本沒錢可剩。

我是一個農民說下我們這裡的情況,如果承包地的話,種糧食一畝地每年也就剩三四百元。

我這只是說下我麼這邊的情況。


鄉村日常華子


關於這個問題我感覺還是片面的,因為作為一名從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農村的那種鄉土氣息還是有所眷戀的。你難以想象作為一名農民對於土地的那種熱愛,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關於這個問題,確實在農村也是存在的,而且在很多地區是普遍的現象。但是對於以後的土地誰來種這個問題,根據小編的個人經驗其實是不需要太多擔心的,至於為什麼今天就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吧!

首先來分析一下對於“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的原因;

70後:70後這個群體都是快要接近50歲的人了,他們生長的環境正好敢在了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中,那是多多少少會受到外在新鮮事物的侵擾,很多人都逃離了農村,因為他們發現外面的世界原來真的很大,而且外面的世界真的比在農村面朝大地背朝天的生活來的容易。因此他們是最早一批逃離農村的,但是在那個是當代相對是少數人的,大多數人選擇待在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上,依靠種地生存的,所以這部分人沒有那麼的不願種地,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可能慢慢的退下種地的主力軍,身上的擔子遲早要交到80後的身上。

80後:這一代人處於新舊社會的夾縫中,他們開始逐漸接受新型社會,80後成長的環境正是中國製造業快速發展的時期,在我的印象中,80後這個時代的人大多經歷過遠出家門的經歷,趕上中國快速發展的時期,他們都選擇外出打工,一部分可能獲得成功,但是一部分可能又回到了農村,繼續從事他們種植勞動。

90後:一直以來90後身上都有一個“快掉的一代”的標籤,因為這個社會的快速發展,90後身上所展現的一些特質是之前幾代人所接受不了的,或者是理解不了的,因此會有這個標籤。90後的生活相對比較富足了,從小就是被寵大的一代,他們對於農業生產大多不會有太大的印象。因此他們不會談論種地也就無阻厚非了。

面臨著“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的窘境,“誰來種地”的憂慮越來越重無論哪個年代的人,可能不想種地的人會會越來越多,總結原因可能會有以下幾點:
1.種地收入太少:農產品市場不穩定,到頭來收入少的可憐。雖然現在糧食價格有一定上漲,但是由於國家管控,不會漲幅很大,每年都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
2.舊的思想:自古中國農民屬於最底層,被剝削的代表,從人們思想裡就是很不願意掛上“農民”的帽子。受家庭的影響,從此不愛在農村,更別說種地了
3.農村方面配套設施跟城鎮有差距:鄉村農民嚮往大城市,不願在農村種地。但是現在農村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慢慢這種狀況會改變。
目前針對我們回農村發展的現狀,農村土地流轉、集體產權改制等制度的實施,對於農民來說都是好的方面。面對70後不願意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太多擔心,未來把土地集中交給願意種地的人手裡,不願種地的人也會收到分成,只是土地的重新改革,未來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只有在前進中不斷摸索,方可找到土地發展的最佳方案,才能讓擁地農民和種糧大戶利潤最大化。

豫農村事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第一;70、80、90後對種田地的現狀

60後的農村人已經快老了,想種田地,想做也不怎麼做得動了,70後的大部分的人是跟隨父母一起做過農活,也都懂得種田種地。在分土地的時候七零後是分到了田地的,但是70後的人大多數都去到城市裡面務工了,不願意繼續務農。

農村80後的人,小時候也跟著父母做過一些農活,對於種田種地的單個活動,是懂得去做的。因為在八零後長大了很多人去外面讀書,或者是父母外出務工,直接被帶出去了,讀完書之後就在外面工作,或者在外面務工。因此對務農和種田地的整個流程是不會的,因此即使八零後的人回去做,沒有人帶領不怎麼知道做整個流程的農活。(當然我這裡指的是大部分人群)

農村90後的人,因為獨生子女比較多,都是父母眼裡的寶貝疙瘩。只要父母能做的農活也基本上不用他們做,也有很多90後一出生父母就在外面務工,接觸農村比較少,自然對種田地也比較陌生。農村90後的父母普遍地認為,種田種地沒有什麼出息,都不願意子女像他們一樣務農,所以也就沒有怎麼教他們做這些事情。父母基本上給子女宣貫的是,用心讀書,在城市裡面去工作,或者創業,因此90後的人對種田種地考慮得比較少。

二;不願意種田地的一些原因

1、最主要的原因我覺得應該是,不掙錢!農民一年非常辛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一年,結果發現什麼錢也賺不了。首先糧食和蔬菜不值多少錢,農民沒有很好的渠道銷售,往往被幾個收購的人把價格壟斷,價格壓得太低。城市裡面小紅辣椒賣六塊錢一斤,農村竟然出現五毛一斤的現象,農民採摘了不賣又容易壞掉,被迫低價賣。

再有就是化肥,農藥和種植成本太高,種植出來的東西賣不起價格,甚至出現虧本的情況,很難維持下去。

2、外出務工比在家務農賺錢,在這個物質的時代,農民工也要吃飯啊,在農村務農也很辛苦,不僅要懂得什麼時候耕地,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收穫。還要懂得24節氣,稍微懂一點天氣的規律。

既然這麼辛苦,農民肯定就選擇外出務工了,雖然在外面做工也累,畢竟工作內容相對單一,沒有在農村這樣繁瑣。收入相對比在農村有保障,這些年農民工在外面的收入也還相對可以。

3、在農村的消費和開支也大,人情往來,子女讀書,結婚生子,改善生活,那樣都要錢。沒有錢老婆都很難取得到,生活支出的壓力比較大。在農村務農根本滿足不了,所以不管是70、80、90後自然就不願意在農村種田種地了,很簡單,人往高處走嘛!

三;種田地缺乏吸引力

在這個快速的經濟時代,以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時代。現在的農民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沒有太多的選擇,只能選擇務農,現在可以選擇進城務工,讀書後出去做事。

做生意,創業也是農民工可以選擇的方向,在眾多方面的選擇方面,在農村務農相對沒有什麼吸引力。不管幾零後,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和抉擇。

選擇務農,生活情況還不如出去稍微做幾個月事情的人。還有在農村和人們的觀念中,務農不是一個特別體面的工作,所以就都不願意在農村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大家關注█ ▇ ▆ ▅ ▄ ▂


炫酷網絡科技


《一》生活太現實了,不是70後不願意種地,是沒有那個條件回去種地,70後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壓力負擔特別重,種地的收入根本維持不了一家人的生計,其實最想回去種地的應該就是70後這一代人,因為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自己的家鄉,童年的記憶都在那一片土地上。如果條件允許第一批去種地的,應該就是70後。

《二》生活中80後的人不是不會種地,只是因為對種地接觸的少,基本上出生社會都比較早,都在外面打工上班,沒去接觸這一方面的事情,如果真的有條件,80後的人也很想很想回去種地,誰不想過那種田園生活?沒有工作上的煩惱,不用每天看著老闆的眼色過日子,心情特別輕鬆。只要有條件,我第一個就願意回去。

《三》生活中90後的人怎麼可能去談種地的事情嘛?因為他們的父母都在大城市裡面上班工作,對於90後的人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種地,更不用說去想這些問題了,甚至現在90後的人基本上都是喜歡找輕鬆賺錢又多的工作。還更別說種地了!

《四》現在的土地基本上都承包出去了,今後種地的人肯定就是那些承包戶。 真的,在大城市裡面呆習慣了的人,又有多少人想回去種地嘛?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謝謝大家,請關注《a海棠人家》



中江妹兒愛生活


咱是個體,只能是個人觀點。談到以後誰來種地,這絕不是個人能談的問題,這應該上升到國家對糧食安全的層面。現在種地雖然不賺錢,但上了年紀的老人還在種,這是對土地的一種情緣,絕不是在賺錢種地。現在會種的一旦種不了了,不是出現誰會種不會的問題,而是要真的沒人種了。我是農村的,現在就有好多子女在看到自己年邁的父母還在種地時,基本上都是在勸說老人放棄。畢竟是體力活,一旦父母有個閃失,那將得不償失。試想,這些勸父母放棄種地的一代人,到時候他們不會種不說,實際上也不適應重新學種地。種地的活很累,面朝黃土背朝天,又曬又熱,不是一般人能耐住的。至於說集約化種植,合作社形式,種地如果不賺錢就都是浮雲。土地雖是個人承包的,如果繼續沒錢賺他怎麼生活,你總不能強制吧。所以,在我們這個層級的人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只有國家去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和辦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關乎到糧食安全對國家的重要性。


用戶1193793101350


我國是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農業大國,如果土地荒廢了,那麼我們的吃飯問題怎麼解決?更何況我國具有很好的種植土地資原,至於那些70後80.90後其中有一部分人確實不願意以種地為生,國家改革開放條件這麼好,制富條件千千萬,何必選一條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幹呢,這些人可以理解,但有一部分農民還是喜歡種地的,國家現在己經在合村並鎮上做出了試點區域,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成效,合村並鎮後,土地集中管理,喜歡種地的可以入股經營,共同開發土地成果,這種手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會演變成土地農場,也會更好的便於管理土地,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的政策會越來越好,農民的收入將會大幅度提高,最後祝福祖國風調雨順,繁榮昌盛。


九月鷹飛86


這些不想種地的那些農民全都敢回農村,如果政策改變一下想到農村去住的。絕對會有人回到農村住。現在那些為了掙錢把那個催長素打到差上面,一個禮拜就賣菜。菜上面的藥都沒有消掉。這人吃了怎麼不得癌症嗎?不想死也難。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想回到農村住。


用戶4018405805862


農民不種地那不叫作農民,不願種地的農民是因為種地不賺錢,勞力成本,生產資料成本過高,如遇災害年份還虧本,加之有大部丘陵山區,田塊少,坡度大,不適合大型機械翻耕,如果政府能把田地改大塊,修好路,相信還有人要種地的。


青山常青775


地總是有人種的,關健是怎麼種?傳統行業裡面種地不是體面活,也不是能發財致富的活,現在的農村有許多農民不種地了。他們進城裡打工,夢想過城市人的生活,現在在城裡打工的農民,住房,孩子的教育都成了很大的難題。農村是祖輩生存的地方,錢多錢少都能維持生活。現在主要是農村一家一戶小農生產,費用太高,利潤太少。只有把農民的土地集中起來,才能用上現代化的農機具,才能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特色的農業產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只有農民能夠體面地種地賺錢,年輕人一定願意回來種地的!

我堅信中國的農村不會後繼無人,隨著改革開放政府對農村政策的傾斜,會有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年輕人返鄉務農,繼承和發展祖輩留下的產業。


穆稜市紫康蜂業合作社


農民回答

確實就是這樣,70,80,90後的小青年,他們在外面生活習慣了,再加上我們這邊獨生子女多,一回家中基本上不得讓他們幹活的,不用說種田,他們接觸農業太少了,所以他們不會種田,

但是,不用害怕,到那時有承包大戶和農業合作社來耕種,有先進技術,有農技師專輔導。

田不會荒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