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了諸葛亮的空城計,李靖的“空船計”你聽說過嗎?

陳羅彬


匠人傳承守藝人:空船計

隋末唐初,群雄並起,在經歷數年的兼併征伐之後,中原大地逐漸被李唐王朝統一,而此時的長江以南地區,則由南北朝時期的梁國宗室子弟蕭銑佔據。蕭銑趁唐軍與王世充、竇建德在中原大戰之機,順長江而上攻取江陵(今湖北荊州),並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遷都於此,而後又趁勢奪取巴蜀之地,建立起了一個西至巴蜀、東至洞庭湖,南達嶺南,背靠長江天險的割據王國,成為李唐王朝大一統事業的最大障礙。

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淵派秦王李世民進攻洛陽王世充,梁帝蕭銑趁機發兵,順江而上攻擊峽州(今重慶奉節),但在峽州被唐峽州總管許紹擊敗,梁軍不得不退守安蜀城。

在洛陽大戰結束後,唐軍軍力強盛,巴蜀地區望風而降,秦王府大將李靖根據敵我局勢的變化,上疏請命解決梁國問題,李淵隨即下詔讓他擔任行軍長史,輔助趙郡王李孝恭征討梁國,堅決拔掉這個阻礙統一的大釘子。 李靖此人,原本是隋朝大將韓擒虎的外甥。隋煬帝時他任朔州郡丞,在太原留守,也就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手下帶兵。

隋末天下大亂,王世充、竇建德等人紛紛起事造反,李淵也在太原蠢蠢欲動,心思明敏的李淵察覺到李淵的行動,急忙化妝成囚徒逃出太原城,準備前往江都向隋煬帝告密。但是走到長安時,關中大亂道路不通,李靖被困在了長安城內。沒過多久,李淵於太原起兵,迅速南下攻佔了長安,告密者李靖很快被抓,李淵因為他逃跑告密的事,傳令將他斬首。不料李靖臨刑前大喊:“您起兵是為了黎民百姓,怎麼能在這種時候因為私人恩怨濫殺壯士?”

當時在場監刑李世民聽到這話,覺得李靖異於常人,攔下了劊子手的閘刀。他隨即進宮向李淵求情,並向李淵保證此人定能保大唐千秋萬代。李淵聽聞李靖在刑場之上的豪言,果然收回成命下令將他釋放。其實當初下令處斬李靖是李淵為樹立一個賞罰明確的典型,經過李世民這麼一求情,李淵順水推舟將李靖赦免,讓他進入秦王府受李世民調教。

從李淵稱帝到武德四年,李靖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攻無不克,特別是在唐軍與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略決戰中表現出色,成為李世民的得力干將,也深受李淵重用。此時提出徵梁,李淵很放心把這個任務交給他。

此次徵梁,李孝恭只是作為皇親掛名總司令,真正掌握兵權的還是李靖。武德四年九月起,李淵派遣四路大軍直撲梁國國都江陵,其中李靖作為主攻陳兵夔州,召集巴蜀兵士十萬,打造戰船順江而下,正式進攻梁國。巴蜀地區九月已進入雨季,暴雨滂沱,江水湍急不利於水戰,各路將領和士兵面對這湍急的江水都面露難色,紛紛表示要等水勢稍緩再出戰,沒想到這個意見一提出就遭到了李靖的反對。

在他看來,兵貴神速,江水暴漲行船困難,蕭銑一定會認為唐軍不敢進軍,同時也會為他從江南召集援軍爭取時間,此時停滯不前,只會喪失戰機!唐軍和梁軍多年作戰,早已知己知彼,出其不意才能取勝。

李靖用他周全的考慮和準確的判斷說服了大家,各路大軍隨即開拔,向江陵進發。

果不出李靖所料,梁帝蕭銑自以為江水暴漲唐軍不敢進軍,絲毫沒有防備。李靖大軍順江而下,迅速攻破了江陵屏障荊門、宜都,進駐距江陵只有百里之遙的夷陵。蕭銑這時才如夢初醒,立刻派大將文士弘駐守清江,但也為時已晚。李靖水路並進夾擊梁軍,一舉擊退文士弘,梁軍死傷數萬,並俘獲梁軍戰艦三百餘艘,梁國五個州向唐軍投降。

擊潰梁軍主力後,唐軍趁勢包圍降臨,蕭銑被困在城內,只能用繩索將士兵放出城外,召集江西等各地大軍增援。

不到一月就勢如破竹包圍江陵的李靖,開始對江陵城日夜攻打,但進展卻非常緩慢。江陵城中只有守軍五千,但他們卻異常頑強,蕭銑每日對他們恩賜重賞,梁軍士兵各各奮勇作戰,還時常出城反擊唐軍。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國40萬援軍向江陵進發的消息不斷傳來,李靖深感憂慮,此次進軍本來就是深入梁國腹地,江陵附近山水相依無開闊決戰之地,來自北方的唐軍劣勢明顯,江陵如果再攻不下來,唐軍很容易反被梁軍包圍,他不得不考慮退兵了。

過了兩日,李靖正在中軍指揮攻城,部將進來稟報:江陵城外的梁軍碼頭被唐軍攻破,數千艘戰船被唐軍俘獲。李靖聽到這個消息,面露喜色,他立刻召集部將,發佈了這樣一道命令:將俘獲的戰船上佈置一些爭鬥的痕跡,將船中的物資全部抬出,揚起風帆將空船散在江中,順其漂流!聽到這個消息,眾將士大為疑惑,好不容易俘獲的數千戰船,就這麼不要了?順其漂流,那不是又送給敵人了?

面對眾將士的疑惑,李靖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現在的情形是,江陵只是皮癬之禍,五千守軍遲早是唐軍的甕中之鱉,但梁朝趕來增援的40萬大軍才是心腹大患。梁國國土南到嶺南,東至洞庭湖。若是利用俘獲的戰船貿然進攻,只怕城池沒有攻破,援兵就到了。但那時腹背受敵,退不能推,進不能進,有再多的戰船也沒有用。

但是現在江陵被圍困,蕭銑的政令傳不出去,援軍怎知其死活?讓梁軍的戰船順流漂下,沿途的州郡看到殘船隨江而下,必定認為蕭銑已經戰敗,進而不敢進軍。等知道確切的消息最快要十天半月,屆時江陵早已被唐軍攻下,想救也來不及了!

眾將聽完恍然大悟,立刻派人將船隻拉回裝飾一番,丟棄在長江上任由其順江而下,同時李靖傳令加緊攻擊江陵,並嚴防城中探子進出,將江陵徹底裝進唐軍的鐵通之中。

事實證明,李靖又一次用他的軍事天賦贏得了戰爭,當時最快救援的梁國救兵已經到達了巴陵郡(今湖南嶽陽),再過三四天時間就可以趕到江陵,但看到這些空空如也的殘破戰船,岳陽的梁軍陷入了深深地疑惑當中,都以為江陵城已經被唐軍攻破,不敢貿然進軍,只能暫時在岳陽駐守。

這一招空船退敵,其智慧不比小說中諸葛亮的空城計遜色多少,玩的就是心理戰術,可見愚者各有各的愚蠢,而智者總有相似之處。 等了十天半個月的蕭銑,還是沒看到本該早就到達的援軍。他終於堅持不住了。

武德四年十一月初,梁國皇帝蕭銑,身穿布衣率百官前往唐軍大營投降,李靖遣散了全部守軍,囚蕭銑送往長安。數日之後,被李靖忽悠的梁國援軍全數到齊,但是此時梁國已亡,他們也全數放下武器投降。

蕭銑在被李靖送往長安之前,請求李靖為梁國百姓著想,不要縱兵搶劫,李靖也答應了他的請求,江陵被攻克後。李靖專門召開了會議,嚴令所有將士駐紮城外,禁止夜間出行,所以財物上交,按照軍功分發,嚴禁搶劫。

儘管將領們憤憤不平,但李靖依然堅持,而這種仁義之舉也帶來了意外的效果:江南各城,望風而降,沒有做一絲一毫的抵抗。唐軍仁義之師的威名,頓時傳遍江南,整個南方從此被納入了唐朝的疆域範圍。回京後,李靖被唐高祖封為上柱國,永康縣主,賜物兩千五百段。

古語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名將李靖有破城掠地的能力,卻以空船計延阻敵軍數十日,逼地梁帝蕭銑開城投降,更以此降服了40萬敵軍,更讓人驚歎的是,他約束士兵,嚴明軍紀,用仁義之心為大唐取下半壁江山,真可以說是功蓋千秋。


感謝觀看,記得關注我,關注匠人傳承守藝人!


匠人傳承守藝人


你不提問,我還真不知道,剛剛瞭解了,確有其事,一代將才,回答完畢,下一話題,給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