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曾經有人問過小編:作為一名95後,你的童年是什麼?答案是,國產動漫。

國產動漫在目前看來已經取得非常大的進步,無論是前些年的《秦時明月》、《一人之下》、《天行九歌》,到近年來的《魔道祖師》、《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動畫或動畫電影,都見證著國產動漫一步一步地走向精品化,國際化的道路。

可是,正所謂“樹大招風”,即使是再優秀的國產動漫,依舊躲不過一部分家們“義正言辭”的舉報,尤其是這些被譽為童年經典的國漫,甚至被舉報到禁播,成全了家長們所謂的“勝利”後,它們最終只能存活在我們的回憶中,令人感到惋惜。

國漫一路走來,陪伴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從崛起到曾經的巔峰,再到跌落低谷,以及到現在的再度崛起。

我們這代人,承載了國漫太多太多的回憶,也見證了國漫這一路走來的一切,它曾有過巔峰和輝煌,也揹負過“禍害”的罵名。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01

2005年,一部國產動畫片橫空出世,這部國漫,就是有過巔峰、也揹負過罵名的《喜羊羊與灰太狼》。

而當時的國漫,大多數還是以改編古代神話故事為主。

《喜羊羊與灰太狼》打破了當時的常規,取材的方向不再侷限於神話故事,走向了現實生活。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彼時,雖然作為一名95後,還不能理解《喜羊羊與灰太狼》到底想表達什麼,但知道的是,它是小夥伴們當時最喜歡看的一部動畫片。

《喜羊羊與灰太狼》第一部在電視播出之後,當時的原創動力公司其實是虧本運作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夭折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所幸的是,首播之後,好評如潮。

原創動力公司也接到了央視的電話,央視鼓勵他們要繼續創作下去。

這才有了後來喜羊羊的第二部《古古怪界大作戰》。

不管說是在人物的塑造上,還是在劇情的編排上,在所有喜羊羊系列裡面,《古古怪界大作戰》可以稱得上是巔峰之作。

02

那年,眾多優秀的國漫神作,比如《藍貓淘氣三千問》《神廚小福貴》《神兵小將》,憑藉著這股熱潮,紛紛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2008年,伴隨北京奧運會的到來,喜羊羊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原創動力公司決定藉著北京奧運會的浪潮,推出了《羊羊運動會》。

《羊羊運動會》也不負原創動力的期望,斬獲了無數美譽。

“童趣但不幼稚,啟智卻不教條。”

這就是當時人們對《喜羊羊》系列的最高評價。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到了2009年,原創動力再度憑藉在TV上積累下來的超高人氣,製作了《喜羊羊》系列的第一部院線電影《牛氣沖天》。

這部耗資600萬打造的賀歲檔動畫電影,斬獲8621萬票房,成為了當時票房最高的國漫電影。

此刻,迎來了國漫真正意義上的巔峰。

一直不被國人看好的國漫,也因為《牛氣沖天》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國漫的看法。

製作方原創動力公司也表示,一定要做齊十二生肖系列的大電影,陪伴孩子們度過完整的童年。

於是就有了2010年的賀歲檔《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喜羊羊》系列再次創下了國漫的巔峰,一部《虎虎生威》,再次打破了前作《牛氣沖天》的票房紀錄。

那一年,國漫首次突破一億票房大關,《虎虎生威》拿下了高達1.25億的票房紀錄。

當時唯一能與之瓜分票房、與之抗衡的《虹貓藍兔火鳳凰》,也只是拿到了317萬的票房。

“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這句流行語,徹底襲捲了整個中國,也改變了國人對動畫片的看法。

人們第一次認知到,原來“動畫片”也可以做得這麼好看。

哪怕是後來原創動力推出的《小宋當家》《七色戰記》《宋代足球小將》,也擋不住眾人對《喜羊羊》的追捧。

那一年,《喜羊羊》登上了國漫巔峰,被譽為國漫王座。

03

但是《喜羊羊》的巔峰,並沒有持續多久。

2013年4月6日,舉國震驚的連雲港烤羊事件發生了,那是《喜羊羊》由盛轉衰的一年。

三個孩子在玩耍的時候,9歲的順順,將7歲的冉冉和4歲的浩浩綁在了一棵樹上,並用打火機點燃了樹葉,致使兩個孩子重度燒傷。

而喜羊羊的製作方原創動力公司,也被家長們告上了法庭。

再加上當時某些媒體的宣傳,家長們發出了“管管動畫,救救孩子”的口號。

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中國式家長們開始聲討《喜羊羊》中出現的暴力情節,就像當初他們聲討《虹貓藍兔七俠傳》一模一樣。

他們喊著《喜羊羊》是中國動漫界的毒瘤,同時也把當時優秀的國漫神作,硬生生地拉下了神壇。

後來出現的“腦殘羊”“吸氧羊”罵名,也因此而來。

中國式家長們第一棒打垮了《虹七》,第二棒也打垮了《喜羊羊》。

喊著《虹七》充滿了暴力情節的是他們,喊著《喜羊羊》教壞小孩的還是他們。

《喜羊羊》和當年《虹七》《神廚小福貴》的命運一樣,走向了被禁播的末路。

封殺喜羊羊的風聲一度響起,喜羊羊也隨著這一紙狀告,徹底崩塌掉了。

04

再細數之前的《黑貓警長》,當時不少80後、90後坐在黑白小電視前,看著黑貓警長身穿一身帥氣的警服,與匪徒鬥智鬥勇,捉拿壞蛋的情節實在是無比愜意,相信許多小夥伴都有同感吧。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可惜,因為許多家長一直認為《黑貓警長》裡打打殺殺情節和場面過多,會教壞小孩子,最終在家長們舉報下,黑貓警長僅播出短短五集便被禁播,即使它讓孩子們明白了很多科學道理和現實,這樣優秀的動漫作品,依舊未能倖免。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再比如《邋遢大王》,《邋遢大王》按照現在動漫中的熱門題材來說,是一部集穿越,變身,探險,主角由黑到洗白化於一身的動漫,可以說是雲集了現在許多人氣日漫裡都會出現的橋段,讓你很難想象它竟然是一部1987年的國產少兒動漫。但也正是因為題材過於新穎的原因,讓《邋遢大王》剛播放就成為備受爭議的對象,最終在家長投訴和廣電的批判下,迎來了禁播的命運,實在是可惜。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像這些國漫神作還有很多,本來已經走在了慢慢改變著國人對國漫的看法的路上,結果因為中國式家長的出現,讓國漫揹負上了“禍害”的罵名。

好不容易搭建起“動漫不侷限小孩子”的印象,徹底被中國式家長們給葬送掉了。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因為家長們的屢次“勝利”,不只是這些經典國漫被禁播,許多國內動畫公司如今製作動漫時,也變得小心翼翼起來。雖然國內動漫的審核制度也變得越來越嚴格,可縱觀當代的動漫發展趨勢,並不是所有動漫都是為小孩子而存在的,也有不少專為成年人打造的動漫,一味地抓著動漫是不適合孩子觀看的類型,一味瘋狂舉報的家長們,是否反思過自己對孩子的保護欲過度呢?

中國式家長,總喜歡給孩子過度保護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春節檔有一部電影是直接網絡上免費放映,徐崢主演並且導演的《囧媽》,當時衝著過年沒有事就和全家人一起看了,看完之後只能發出中國式教育的失敗。

在這個影片中,講述的就是一位母親和兒子前往俄羅斯一路上發生的事情。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講述了多少家庭的喜怒哀樂。

徐崢扮演的是一名中年兒子,自己面臨著和妻子的離婚,在事業上也面臨一個選擇和挑戰,這一邊正要處理自己事業和愛情的節骨眼上,又和自己的母親不慎陷入了列車。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有一幕讓人記憶非常深刻,就是這位母親用著自己一切的力量在不斷的保護著自己的兒子,她覺得兒子胖了,就不再讓兒子吃碗裡的最後一塊紅燒肉,她覺得兒子應該補充營養,就一路上拼命的給兒子喂水果,喝營養茶。她覺得火車上的人有點可疑,就不讓兒子與別人接觸。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這看似是親子之間正常的事情,可是放在一個已經有自理能力,並且有自己的價值觀的人身上,一切就變得可笑了起來。

所以這位母親對於孩子的過度保護就直接影響了這個家庭,影響了兩個人的人生,甚至是兩個家庭的處境。

當然,受到最大影響的還是兒子,因為他的人格已經受到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中國,不少家庭都是這樣的相處模式,父母擔心孩子受傷,就一直保護著孩子,不讓孩子受到一點傷害,也不讓孩子有任何獨立的機會。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不光是這部電影上演的這樣,還有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家長。

這些孩子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本來就是一種片面非常偏激的寵愛模式,再加上很多長輩的補償心理,就不斷的再給予孩子過多的保護,這樣一來孩子得到的保護比他們應得的多太多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眼中的孩子總是長不大的孩子,不光是縱向的過度保護再生活的方方面面,橫向的保護也是遍地都是,很多人一直到了成年甚至中年都離不開父母的保護。

過度保護影響孩子獨立

從《黑貓警長》到《囧媽》,中國式家長的“過度保護欲”從未缺席

在自然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動物生完自己的孩子之後會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是沒有多久,這些小動物就得自己生存。

換一句話說,這些小動物一生下來就已經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就已經面臨著自然界的各種挑戰。

其實孩子們就和這些動物一樣,我們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保護,但是我們給孩子的保護不是讓他們活著,而是讓他們更好的去生活。

在過度保護的家長中,這些孩子就是屬於自己的附屬品,家長認為你應該吃這個,你不應該做那個,那麼等孩子脫離保護了,這些孩子又該怎麼辦,聽誰的。

過度保護給予孩子的保護常常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刺,我們家長每一次在過度保護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給孩子紮了一根刺,所以不管等孩子長大之後,或者是孩子及時領悟,這根刺一旦擁有就意味著有了傷口,我們一定要避免過度保護,才是在保護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