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曾经有人问过小编:作为一名95后,你的童年是什么?答案是,国产动漫。

国产动漫在目前看来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步,无论是前些年的《秦时明月》、《一人之下》、《天行九歌》,到近年来的《魔道祖师》、《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或动画电影,都见证着国产动漫一步一步地走向精品化,国际化的道路。

可是,正所谓“树大招风”,即使是再优秀的国产动漫,依旧躲不过一部分家们“义正言辞”的举报,尤其是这些被誉为童年经典的国漫,甚至被举报到禁播,成全了家长们所谓的“胜利”后,它们最终只能存活在我们的回忆中,令人感到惋惜。

国漫一路走来,陪伴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从崛起到曾经的巅峰,再到跌落低谷,以及到现在的再度崛起。

我们这代人,承载了国漫太多太多的回忆,也见证了国漫这一路走来的一切,它曾有过巅峰和辉煌,也背负过“祸害”的骂名。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01

2005年,一部国产动画片横空出世,这部国漫,就是有过巅峰、也背负过骂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而当时的国漫,大多数还是以改编古代神话故事为主。

《喜羊羊与灰太狼》打破了当时的常规,取材的方向不再局限于神话故事,走向了现实生活。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彼时,虽然作为一名95后,还不能理解《喜羊羊与灰太狼》到底想表达什么,但知道的是,它是小伙伴们当时最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

《喜羊羊与灰太狼》第一部在电视播出之后,当时的原创动力公司其实是亏本运作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夭折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所幸的是,首播之后,好评如潮。

原创动力公司也接到了央视的电话,央视鼓励他们要继续创作下去。

这才有了后来喜羊羊的第二部《古古怪界大作战》。

不管说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还是在剧情的编排上,在所有喜羊羊系列里面,《古古怪界大作战》可以称得上是巅峰之作。

02

那年,众多优秀的国漫神作,比如《蓝猫淘气三千问》《神厨小福贵》《神兵小将》,凭借着这股热潮,纷纷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2008年,伴随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喜羊羊迎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原创动力公司决定借着北京奥运会的浪潮,推出了《羊羊运动会》。

《羊羊运动会》也不负原创动力的期望,斩获了无数美誉。

“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

这就是当时人们对《喜羊羊》系列的最高评价。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到了2009年,原创动力再度凭借在TV上积累下来的超高人气,制作了《喜羊羊》系列的第一部院线电影《牛气冲天》。

这部耗资600万打造的贺岁档动画电影,斩获8621万票房,成为了当时票房最高的国漫电影。

此刻,迎来了国漫真正意义上的巅峰。

一直不被国人看好的国漫,也因为《牛气冲天》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国漫的看法。

制作方原创动力公司也表示,一定要做齐十二生肖系列的大电影,陪伴孩子们度过完整的童年。

于是就有了2010年的贺岁档《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喜羊羊》系列再次创下了国漫的巅峰,一部《虎虎生威》,再次打破了前作《牛气冲天》的票房纪录。

那一年,国漫首次突破一亿票房大关,《虎虎生威》拿下了高达1.25亿的票房纪录。

当时唯一能与之瓜分票房、与之抗衡的《虹猫蓝兔火凤凰》,也只是拿到了317万的票房。

“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这句流行语,彻底袭卷了整个中国,也改变了国人对动画片的看法。

人们第一次认知到,原来“动画片”也可以做得这么好看。

哪怕是后来原创动力推出的《小宋当家》《七色战记》《宋代足球小将》,也挡不住众人对《喜羊羊》的追捧。

那一年,《喜羊羊》登上了国漫巅峰,被誉为国漫王座。

03

但是《喜羊羊》的巅峰,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3年4月6日,举国震惊的连云港烤羊事件发生了,那是《喜羊羊》由盛转衰的一年。

三个孩子在玩耍的时候,9岁的顺顺,将7岁的冉冉和4岁的浩浩绑在了一棵树上,并用打火机点燃了树叶,致使两个孩子重度烧伤。

而喜羊羊的制作方原创动力公司,也被家长们告上了法庭。

再加上当时某些媒体的宣传,家长们发出了“管管动画,救救孩子”的口号。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中国式家长们开始声讨《喜羊羊》中出现的暴力情节,就像当初他们声讨《虹猫蓝兔七侠传》一模一样。

他们喊着《喜羊羊》是中国动漫界的毒瘤,同时也把当时优秀的国漫神作,硬生生地拉下了神坛。

后来出现的“脑残羊”“吸氧羊”骂名,也因此而来。

中国式家长们第一棒打垮了《虹七》,第二棒也打垮了《喜羊羊》。

喊着《虹七》充满了暴力情节的是他们,喊着《喜羊羊》教坏小孩的还是他们。

《喜羊羊》和当年《虹七》《神厨小福贵》的命运一样,走向了被禁播的末路。

封杀喜羊羊的风声一度响起,喜羊羊也随着这一纸状告,彻底崩塌掉了。

04

再细数之前的《黑猫警长》,当时不少80后、90后坐在黑白小电视前,看着黑猫警长身穿一身帅气的警服,与匪徒斗智斗勇,捉拿坏蛋的情节实在是无比惬意,相信许多小伙伴都有同感吧。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可惜,因为许多家长一直认为《黑猫警长》里打打杀杀情节和场面过多,会教坏小孩子,最终在家长们举报下,黑猫警长仅播出短短五集便被禁播,即使它让孩子们明白了很多科学道理和现实,这样优秀的动漫作品,依旧未能幸免。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再比如《邋遢大王》,《邋遢大王》按照现在动漫中的热门题材来说,是一部集穿越,变身,探险,主角由黑到洗白化于一身的动漫,可以说是云集了现在许多人气日漫里都会出现的桥段,让你很难想象它竟然是一部1987年的国产少儿动漫。但也正是因为题材过于新颖的原因,让《邋遢大王》刚播放就成为备受争议的对象,最终在家长投诉和广电的批判下,迎来了禁播的命运,实在是可惜。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像这些国漫神作还有很多,本来已经走在了慢慢改变着国人对国漫的看法的路上,结果因为中国式家长的出现,让国漫背负上了“祸害”的骂名。

好不容易搭建起“动漫不局限小孩子”的印象,彻底被中国式家长们给葬送掉了。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因为家长们的屡次“胜利”,不只是这些经典国漫被禁播,许多国内动画公司如今制作动漫时,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虽然国内动漫的审核制度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可纵观当代的动漫发展趋势,并不是所有动漫都是为小孩子而存在的,也有不少专为成年人打造的动漫,一味地抓着动漫是不适合孩子观看的类型,一味疯狂举报的家长们,是否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保护欲过度呢?

中国式家长,总喜欢给孩子过度保护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春节档有一部电影是直接网络上免费放映,徐峥主演并且导演的《囧妈》,当时冲着过年没有事就和全家人一起看了,看完之后只能发出中国式教育的失败。

在这个影片中,讲述的就是一位母亲和儿子前往俄罗斯一路上发生的事情。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讲述了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

徐峥扮演的是一名中年儿子,自己面临着和妻子的离婚,在事业上也面临一个选择和挑战,这一边正要处理自己事业和爱情的节骨眼上,又和自己的母亲不慎陷入了列车。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有一幕让人记忆非常深刻,就是这位母亲用着自己一切的力量在不断的保护着自己的儿子,她觉得儿子胖了,就不再让儿子吃碗里的最后一块红烧肉,她觉得儿子应该补充营养,就一路上拼命的给儿子喂水果,喝营养茶。她觉得火车上的人有点可疑,就不让儿子与别人接触。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这看似是亲子之间正常的事情,可是放在一个已经有自理能力,并且有自己的价值观的人身上,一切就变得可笑了起来。

所以这位母亲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就直接影响了这个家庭,影响了两个人的人生,甚至是两个家庭的处境。

当然,受到最大影响的还是儿子,因为他的人格已经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不少家庭都是这样的相处模式,父母担心孩子受伤,就一直保护着孩子,不让孩子受到一点伤害,也不让孩子有任何独立的机会。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不光是这部电影上演的这样,还有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家长。

这些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本来就是一种片面非常偏激的宠爱模式,再加上很多长辈的补偿心理,就不断的再给予孩子过多的保护,这样一来孩子得到的保护比他们应得的多太多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不光是纵向的过度保护再生活的方方面面,横向的保护也是遍地都是,很多人一直到了成年甚至中年都离不开父母的保护。

过度保护影响孩子独立

从《黑猫警长》到《囧妈》,中国式家长的“过度保护欲”从未缺席

在自然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动物生完自己的孩子之后会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有多久,这些小动物就得自己生存。

换一句话说,这些小动物一生下来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就已经面临着自然界的各种挑战。

其实孩子们就和这些动物一样,我们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保护,但是我们给孩子的保护不是让他们活着,而是让他们更好的去生活。

在过度保护的家长中,这些孩子就是属于自己的附属品,家长认为你应该吃这个,你不应该做那个,那么等孩子脱离保护了,这些孩子又该怎么办,听谁的。

过度保护给予孩子的保护常常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刺,我们家长每一次在过度保护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给孩子扎了一根刺,所以不管等孩子长大之后,或者是孩子及时领悟,这根刺一旦拥有就意味着有了伤口,我们一定要避免过度保护,才是在保护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