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喻今】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呆若木雞


【知古喻今】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呆若木雞

“呆若木雞”中的“呆”為發傻的意思,是說宛如木頭做的雞一樣。

這則成語出自戰國時期宋國人莊周在《莊子·達生》中講的一個小故事:“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 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莊子所處的時期,鬥雞是貴族們尋歡作樂的一項活動,齊國和國王便是當時的一位鬥雞迷。為了能在鬥雞場上取勝,齊王特地請專家紀渻子幫他馴鬥雞。紀渻子就幫他馴起鬥雞來。過了十天,齊王問紀渻子:“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呢,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又過十天,齊王又去問:“馴好嗎?”紀渻子回答說:“還不行,它聽見響聲或者看見影像,仍會被驚動。”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去問雞馴好了沒有。紀渻子回答說:“還不行,仍然那麼目光犀利,意氣強盛。”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去問,這時紀渻子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鳴叫,它也沒什麼變化了,看上去像木頭做的雞一樣,它的德行可以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見到它掉頭就跑了。”

莊子這則寓言很有趣,同時也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讓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莊子看來,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現出來的也許是愚鈍,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來卻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別人誤解為膽怯。但是,如果真正處於非常境況時,這些人往往能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能力。莊子通過這則寓言,也許是在闡明“相反的兩極在某種高度便相互接近轉化”的道理,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辯證思維。

由於莊子的這一寓言,“呆若木雞”就從“望之似木雞矣”演化而來。

從《莊子》裡這個故事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莊子認為,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其實可以鬥,可以應戰,可以嚇退群雞。

關於鬥雞的雄壯,我們可借唐代詩人王勃寫的一首駢文《檄英王雞》給以瞭解。《檄英王雞》中的一段話,有人翻譯成了白話:“看你連續撲打縱橫躍擊的氣勢,哪裡會有自斷其尾逃避決鬥的擔心呢。身上塗有芥末,腳上武裝金鉤,你的裝備之好已到極點,兩翼張開,腳爪奮起,去與其他雞搏鬥吧。季平子和郈昭伯此時成了你的臣下,你雄立鬥樁儼然國君一樣威風。兩雄相鬥必須決出勝負,一次啄擊的勝利又怎能自誇呢。平常的訓練中養成優良的品性,在呼號爭殺中才顯示出真正神威。初時看你似木頭一般沒有反應,關鍵時刻你卻是鐵爪橫舉神志昂揚。應戰時,反應機敏,神秘莫測,衝殺中不由自主地尾巴高聳,俯首直擊。無論是在村或是在店,碰到對手就攻擊,無論生為鸛生為鵝,在同類中都要傲立群雄。憑藉梟勇好鬥的天性擊退對手的攻擊。即使力量大小懸殊,也敢勇於戰鬥,即使形勢不利,也要(用我的利喙)戰鬥到底。

“大勝之後,昂首挺胸,張開翅膀,儼然大鵬展翅。搏擊中撕下的對方身上的肉,成了你口中的美食,對於敗者你豈能容它有私下鳴叫的餘地,不必等到交付廚房,你的鐵口無異於滾水與烈火。捷報快迅傳出,鵝鴨為你驚呼。勝利時刻,大家爭睹你雄鷹般的矯健英姿。頒發旌旗,你依然只顧吞食對方而不害羞,用優美語言記述你的功績時,你還把它的雞肋放在嘴裡而不吐出。”

“呆若木雞”原為褒義。可是後來卻多被人用來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看來是被誤用了。之所以被誤用,是因為人們只看到外表的樣子,卻沒理解“呆”的內含。

有人說: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敵人望風而逃。

木雞不易得,養雞人知道。武林高手難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木雞之所以呆,是因為已經成竹在胸,做好了應付一切的準備。所以“呆”是一種高級境界。但誤用既然約定俗成,也只好如此了。

例句:“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後,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後,當即呆若木雞。”(曲波《林海雪原》二八)(2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