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初學粵語然後被吐槽發音不準,最後讓初學者望而卻步?

你是今生最美的牽掛


粵語,是以廣東為主的兩廣以及港澳地區使用的主要方言,又叫白話,廣府話!

因為香港粵語歌曲的原因,使粵語的魅力四射,對粵語推廣也起到了很大推廣作用。

因此,除了粵語的主要使用地區的外來人員,還有很多地區的人,也願意學習粵語。

可是在學習初期,總會出現一些發音不準的情況。在我看來,這些很正常,因為我在學習初期也鬧了很多笑話,被人當面指出發音不準,也曾想放棄不願意使用。其實轉念一想,學習任何語言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我更願意主動去告訴別人,發現我有不準的時候,馬上告訴我,這樣也就避免了尷尬。

另外,現在一些香港明星大陸來上綜藝,或者宣傳電影,也經常被人嘲笑普通話發音不準。最典型的就是蔡少芬,連他老公都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說普通話。還有一個就是張家輝,一句我是渣渣輝,讓他紅的連三歲小盆友都認識了,本是一句很尷尬的發音,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所以我的意見是,如果真的感興趣,就一直學習下去,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終究有一天你會成為標準發音的粵語使用者。


荊州好運來


六十幾歲後半年定居廣州。每年冬天到了廣州後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跟廣東姐妹認真學習粵語,說錯了不怕。就全當開玩笑了。最後由於自己的融入。在廣州幾個月後基本聽懂了粵語。在公共場合大家都會耐心的和我用粵語交流。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喜歡當理髮師的女醫生


所謂“牙牙學語”。每個人小時候說話都會口齒不清,但經過長期的學習,長大後個個都說的字正腔圓。

僅因如此就輕易放棄,那這個世上豈不是很多人都要成為啞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