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白樓村扶貧工作隊搖身成“貨郎”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朋友圈刷屏、頭條霸屏、微博熱議……線上預定、線下配送。近期,蕭縣張莊寨鎮白樓村的扶貧駐村工作隊員用全新的銷售方式,快速解決了胡蘿蔔滯銷難題。

疫情來襲,外銷受阻,白樓村科技扶貧示範基地內套種的12萬餘斤胡蘿蔔全部在地裡還未出售,菜農們心急如焚。

白樓村是蕭縣張莊寨鎮的五個貧困村之一,2019年4月,為助推精準扶貧、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產業增收,該村扶貧駐村工作隊依託當地合作社,引進獼猴桃種植技術及科技扶貧資金,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帶動30餘戶農戶及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首年在示範基地內套種胡蘿蔔十餘畝。

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的村扶貧第一書記王杉急中生智,籌劃出來利用網絡媒介銷售胡蘿蔔的方案。說幹就幹,他用一天時間起草銷售方案、斟酌廣告用語,發動所有關係、網絡上下游朋友把一條條白樓村胡蘿蔔銷售的信息爆炸式傳送出去,一時間新媒體上出現了刷屏、霸屏、熱議潮。

變身“貨郎”的王杉和駐村工作隊員們,除利用微信朋友圈、貼吧、微博等身邊能利用的一切線上資源,實行“線上預定、線下配送”的方式將胡蘿蔔送貨上門外,還第一時間聯繫縣內各大超市上門推銷白樓胡蘿蔔。說質量、論產品、談價格……工作隊員們的誠信一次次打動了商家們的熱心。2噸、5噸、3噸……短短三天時間,就將12萬餘斤胡蘿蔔銷售一空並配送完畢。(侯逍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