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暴击修炼手册:为什么你总是容易动怒,甚至伤害最亲的人呢?

甜蜜暴击修炼手册:为什么你总是容易动怒,甚至伤害最亲的人呢?

《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尔·卢森堡


假如发起一个调查:对你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我想大家说的最多的应该是:原生家庭。这说明一个好的家庭关系对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维护好家庭关系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感受”,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感受的根源由我们的心情来决定。简单来说就是,你开心,感受良好,家庭关系融洽;你难过,感受不好,甚至会产生具有“杀伤力”的愤怒等情绪,这样很容易破坏家庭关系。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I1-解读原文

每当我们和他人交谈听到不好的消息时,很容易自然的产生不同的情绪,听到开心的事心情愉悦,听到难过的事心情低落,听到对自己不利的事心情暴躁。

这是大多数人下意识的会认为是他人带来的消息使自己的心情产生了这样的变化,但实际上他却不知道,别人的话并不能真正因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起到真正作用的是自己内心本身的需求。

然而往往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一点,而是将此归到他人的身上。尤其是在生气或者是难过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采用的法子往往是指责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气或是难过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对这件事本身的期待。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当我们发现并正视我们内心的需求时,就能不受情绪的左右,做到我们的心情我们决定。

A1-联系实际

非非现在很生气,因为忙碌一天终于回到家的他竟然发现家里没人,更没有热腾腾的饭菜,只有桌上母亲留言说,她和父亲一起去参加社区活动,会回来晚些,让自己做饭的信息。

于是生气的非非,马上掏出手机想要打电话给母亲,指责她为什么明知道自己今天要回家吃饭,却不做饭等他回家。

但是,手机刚拨到一半,非非便冷静了下来,他在想自己为什么要生气?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母亲不做饭等他回家吃饭而感到生气吗?

其实好像并不是这样,非非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一回到家就能吃到家里的饭的期待落空,觉得自己最爱的家人竟然没有做好饭等他回家一起吃饭,而是出去参加活动,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而感到委屈,所以他才会如此生气。

想明白了这一点,非非突然释然了许多,想着自己一个大老爷们还为这种小事闹别扭,就觉得很不好意思。

不过他还是拨通了母亲的号码,告诉母亲说,他会好好照顾好自己,让二老放心的参加活动。

说完,非非便走进厨房心情极好的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准备自己的晚餐。

以上情节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几乎都上演过这样的情节。

“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如此。很多小情侣刚在一起时甜甜蜜蜜,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在一起待久之后,就开始争吵不断,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对方的期待没有被满足。也许女方希望,男生能够在平时多陪陪她,或是偶尔制造一点小惊喜啥的,但是男的却没有做到,女生感受不到被呵护, 便想要用吵架的方式让男孩子多关注对方、满足女生的期待。

其实很奇怪,两个人为什么不能相互照顾对方、理解对方呢?

A2-行动规划

001 在遇事时要是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化,就先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正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找出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他人。越是亲密的关系,就越要注意;

002 好好说话,在承认情绪变化是自己造成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愿我们都能在正视自己的需求,体会自己的感受的基础之上,做到我们的心情我们来决定,给家庭、甚至自己的人际关系一个甜蜜暴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