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中,常說的解毒和消毒有什麼區別?

養龍蝦的小哥哥


小龍蝦養殖中,常說的解毒和消毒有什麼區別?

個人認為,小龍蝦養殖過程中,通常所說的解毒更傾向於生物菌改底淨水,而消毒更加傾向於消毒殺菌,傾向於對所有病菌的殺滅處理,當然這裡不區分有益細菌和有害病菌。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如下:

1.解毒傾向於對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有機物的合理處理:不管具體的表現形式如何,也不管產生的具體有毒物質是什麼,從根本原因上來說,都是蝦田(塘口)的有機物的正常循環出了問題,有機物在高溫缺氧的情況下會生成大量的有毒的分子銨以及有機磷,還產生了大量有毒的亞硝酸鹽以及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在溶解氧不足,有機質酸化的過程中,大量的厭氧有害病菌會滋生繁殖。最終表現在水體和水質上就是水體發臭。水質渾濁,小龍蝦大量染病,水面的油膜五顏六色,大量滋生。對於養殖戶而言,就要想辦法解決有機物循環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2.消毒更加傾向於直接的殺菌:主要目的是為了殺滅蝦田(塘口)裡面的有害病菌,但是從結果來看,任何消毒藥劑都是無差別攻擊,也就是說使用消毒藥劑以後,有害病菌和有益菌會一起全部殺死。常用的消毒藥劑有二氧化氯以及過硫酸氫鉀複合鹽以及生石灰等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消毒的目的更加簡單直接,但是解毒的範圍更廣更全面,同時也是屬於治本的方法,因此可以這麼說,解毒事實上包括了消毒在裡面。

所以,對於養殖戶而言,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解毒應該堅持以下的操作步驟:

1,消毒:換水開增氧機增氧,稀釋有毒物質的濃度以後,然後使用二氧化氯或者過硫酸氫鉀複合鹽來殺滅有害細菌,這個過程同時會殺滅有益菌,所以,使用消毒藥水消毒之後,等藥性基本消失之後再來定向培養生物菌,降解有機物。

2.利用生物菌來降解有機物:生物菌在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它在缺氧狀態下不能形成繁殖優勢,所以為了充分發揮有益生物菌的作用,在使用前,要確保水體尤其是底層溶氧量充足,這樣有益的生物菌才能更好的發揮效果。



一般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常用的生物菌主要包括兩大類,分別是芽孢桿菌以及光合菌,在溶氧量充足的情況下,芽孢桿菌能夠加速有機質的快速充分分解,而光合菌能夠讓有機質的光合作用更加明顯和強烈,這樣可以大量消耗點底層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效解決了二氧化碳過多導致的水體酸化以及底層溫度過高的難題。同時光合菌在活動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酵母和氨基酸,同樣會有助於有機質的良性分解和循環,最終減少了有害物質的滋生,達到改底淨水的目的和效果。



總結:

由此可見,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對於水質改良以及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使用解毒這個名字,更加合適一些,促進包含對病菌的良性處理,更包括了對有機物過多的綜合處理。


小龍蝦曬太陽


解毒:

字面意思即降解、消除有害毒性物質的意思。我個人的土味理解:“解毒”所解之毒特指無生命的物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氨氮、亞鹽、藻毒素以及其他有機質腐爛產生的不利於養殖對象生長的有害物質。

小龍蝦養殖中常用的解毒劑有:硫代硫酸鈉、有機酸等。


消毒:醫學上單指殺菌。通過化學藥品殺死有生命的病原微生物。

小龍蝦養殖中常用消毒劑有:碘製劑、生石灰、漂白粉等,此外還有基於於生物防治的噬菌生物製劑如噬菌蛭弧菌。

硫酸銅也是一種魚類養殖常用的殺菌劑,但小龍蝦養殖中很少用。因為銅離子屬於重金屬離子,對水生物有毒害作用,如使用不當容易產生藥害。除了直接傷害小龍蝦,硫酸銅對水草生長也有抑制作用,出現死草、僵草現象。

通過消毒處理,可以殺滅細菌,但不一定能殺滅細菌孢子。因此在高溫期,應定期消毒,防止細菌捲土重來。

此外,消毒不僅會殺滅有害菌,同樣也能殺死有益菌如EM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所以採取消毒處理措施後,必須於藥效消失後(碘製劑一般為3-4天,漂白粉4-5天,生石灰5-7天)重新培菌。


養龍蝦的小哥哥


解毒和消毒是兩個意思,解毒當小龍蝦本來就已經中毒了,現在要解毒,還有就是小龍蝦沒有中毒要給小龍蝦撒上消毒的東西是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