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炒股的人會鄙視買基金的人?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難道投資市場當中也會有一條鄙視鏈。

就像生物鏈一樣大的吃小的,投資市場裡難道真的是賺的多的鄙視賺的少的炒股的鄙視買基金的,買基金的鄙視買定期活期的。

其實,在我們的市場中,大家對於股票市場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十個股民,七個虧錢,兩平一贏的觀念上,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在股市當中賠錢,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可以盈利,而且這已經是一個比較樂觀的數據了。

但是基金就不一樣了,基金種類多,風險不一,盈利率似乎相較於股票又會上升一些。那麼,在這樣的形勢下.

為什麼有些炒股票的人會鄙視買基金的人呢?我們分幾點來看。

一、風險不同

為什麼有些炒股的人會鄙視買基金的人?

我們常說一句話"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現代社會,整個市場的專業分工已經是越來越精細化。

投資同樣是一個需要精細化操作的工作,在投資上有著優勢的人才可以贏得一杯羹。一個人和一個團隊,誰能佔據有利資源?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炒股更多的是一個人的奮鬥,基金則是一群人的努力。這裡所承擔的風險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個普通的股市投資者,他如果想要盈利,就必須在所投資公司的研究深度上花很多功夫,對一個企業有著自己獨到的判斷和理解。要做出這樣的判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大多數散戶來說,炒股的風險一直是比較大的。

儘管基金也有風險大的指數基金,但炒股的人還是會鄙視買基金的人。

我承擔著重要風險,股市的起起落落風險極大,而你卻為了躲避風險把投資這件這麼有挑戰性的事情交給別人幫你操作,這樣所降低的風險算誰的功勞?鄙視鏈就此產生了。

二、操作不同

為什麼有些炒股的人會鄙視買基金的人?

剛才已經說了,買股票是一個人自己的判斷,自己的操作。投資者除了每天買賣股票之外,還可以鎖定基本倉位並且認真觀察三天內的股票差價,或者瞭解一天中高價與低價的關係,找到合適時機。

買基金則是投資者交由專業的投資機構進行操作。

投資機構往往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它能夠帶領著一支團隊深入研究市場,對組合管理、執行交易有著較為全面的掌握。

智囊團裡囊括了各種專業的人員,依靠著強大的專業背景和團隊,不同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自然在投資操作上會有同一般投資者所不同的操作。一個團隊會有自己的想法和熟悉的操作步驟。

這個時候,炒股的人會說:“我不管你是什麼團隊,什麼組合,你從投資的回報率上來看,我一個人是不是就敵過你們一幫人。不論你們再怎麼研究,得到的也只是那麼一點點穩健的收入,而我呢,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我不鄙視你們,鄙視誰去。

儘管我有時甚至連大公司的財務報表也一無所知,對企業的建構模型也是一竅不通,但我卻可以憑藉自己的研究和判斷認準時機,進行投資,根本不需要這些陽春白雪的東西 ”

————驕傲的股民

三、思維不同

為什麼有些炒股的人會鄙視買基金的人?

投入股票市場的人,通常擁有短期思維,而購買基金的投資者會有長線思維。

股民認為,眼下的回報就是最好的結果呈現。買基金的人,不要跟我說什麼長期投資,等你的長線基金回籠資金,我這邊的股市已經不知道做了多少價值投資或者買了第幾輪了。所以他用這種思維鄙視長期思維的基金愛好者。

同時,他們還擁有當下思維,抓住現在的所有機遇去為自己贏得最大的利潤,該買則買,該拋則拋,對於套入的股份,根據情況,或許是先暫緩計劃。

活在當下是對大多數股民們的很好概括,他們不相信什麼時間會給你最好的回報,也不相信所謂的無風險投資,錢本事就是在貶值的,浪費時間在等待回報上它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失敗的表現。

而基金持有者不同於股民的賺大錢想法,他們很少有在市場中投機的行為,他們更希望穩中求進,就像是勤儉持家適合過日子的男性,而不是像股票一樣充滿荷爾蒙的男性。

————持家的基金男

四、心態不同

為什麼有些炒股的人會鄙視買基金的人?

能在股市中盈利的投資者當然擁有良好的心態,他不會費盡心機去把股市當做一個大型賭場,帶著自己所有的身家去狂賭一把,得到最大的利潤。

他會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風險投資就證明了他的心態是瞭解市場,驗證判斷。當然,當股市有所變化時,他們的內心也會緊張,也會焦灼,隨著股市不斷變化。

這種心態和基金市場的投資者心態又完全不同,基金持有者最希望平平穩穩順利過渡。他們的心態是穩健但又脆弱的,經不起大風大浪般的折騰。你不想玩一點刺激的嗎?股民會這樣鄙視基金投資者。


總而言之,不論是買股票還是買基金,有沒有鄙視鏈不好說,但是風險卻是實實在在的。只有在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中進行投資才是一個比較理性的做法。

就像一句老話所說:“投資有風險,請謹慎入市”。

各位朋友,對於這個鄙視鏈話題,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