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今天是除夕夜,萬家歡聚的時刻,楊角風祝大家新年快樂,同時也祈禱流感早日離去。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春節年年過,越過味越淡,又趕上流感肆虐、鞭炮禁放、賀歲檔下線,連走親訪友都被阻止了,試問這樣的年還有什麼過頭?

小時候盼望過年,那是因為過年可以得壓歲錢,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到好吃的,更可以去隔壁小賣部買五毛錢一掛的小鞭炮,拆開一個個的放……

那時候的童謠也唱得滾瓜亂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豬肉,二十七,添新衣,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現如今這些東西彷彿都成了過去,伴隨著是一票難求的苦惱、走親訪友的煩躁、互遞壓歲錢的無奈。還有七大姑八大姨關於學業、婚姻、工作、房子、孩子等問題的互相挖苦與炫耀,著實讓人煩惱。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既然過年如此無趣,也成了好多外出務工人員的負擔,為什麼不乾脆取消掉春節呢?

生活需要儀式感,也需要堅守中國的傳統節日,雖然現在年味不濃了,但它代表著舊一年結束,新一年的開始。也時刻在提醒我們,是時候跟家中父母,親戚朋友聯絡一下了,即使你覺得很麻煩,但很有必要。

其實真正讓我們產生這個念頭的並不是因為年味淡了,而是我們的壓力大了,揹負的東西多了。正因為如此,才會感覺一年比一年累,把這股怨氣發洩到春節上,彷彿沒有春節這個節日,這一切都會消失。

如果一個國家,連一個屬於自己民族的節日都取消掉了,那麼就像一個人失去了靈魂,即使他光鮮照人,其內心還是缺少信仰的。

實際上,中國歷史上也有兩個人真就取消過春節,說起來也是蠻好笑的: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一是太平天國的創始人,洪秀全!

老洪還是有點本事的,弄了一本殘破不全的《勸世良言》,通讀以後,恍然開悟,從此不再尊孔孟,不再嘗試多次不中的科舉。彷彿一瞬間神靈附體,就這樣,連《聖經》都沒讀過的洪秀全,硬是憋出了自己是上帝的二兒子,耶穌的弟弟,創立了拜上帝教。

後來他率眾起義,創立了太平天國,由於一開始他就以山寨的西方基督教教義為基礎,籠絡人心。所以視傳統的農曆為妖歷,並在掌權之後,下令,不允許過傳統的農曆節日,包括春節。

書生謝介鶴,在《金陵癸甲紀事略》中記載了1854年太平天國的過春節的情況:

“咸豐四年甲寅,正月元旦,金陵城中女館,著裙共相慶賀,偽女官覺拿去,或杖或枷鎖,目為妖。牌尾間有慶賀,為賊所覺,亦多受杖,時賊營十二月二十四日也。”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這一天,南京城內女館中有人互相道喜,被人發現,結果道喜的人被打了屁股,戴上枷鎖遊街示眾,還被冠以“妖孽”名號。所謂的女館,也是洪秀全的一個變態規定,就是男女不能隨便結婚,就算是結婚了,也不能同居,而他自己倒是娶了一群妃子。

而且他也自創天曆,規定一年366天,12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天曆1月13日是天兄昇天日,也就是基督教的受難節。畢竟洪秀全是上帝的二兒子嘛,所以把這一天定為“哥升節”,寓意哥哥昇天節。把天曆2月2日,我們叫龍抬頭,他給改成“報爺節”,源自於這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上帝告訴他他是二兒子。

多行不義必自斃啊,後來別人也學會了洪秀全這一套,蕭朝貴玩了一出天兄耶穌附身,動不動以此給天王洪秀全下令。楊秀清更牛,直接把上帝老人家請到自己身體裡了,以上帝的身份附身發號施令,最終兩人下場可想而知。

人家常講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老洪是拿著半部聖經也想爭奪天下,怎奈水土不服,把中國傳統的節日全糟蹋了,弄了一群個人歌功頌德的節日,他不滅亡,誰滅亡?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除了洪秀全以外,還有一個人也下令取消過春節,這個人就是老蔣為代表的國民南京政~府。

在1928年11月,頒佈了兩條法令,分別是《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曆案》和《普用國曆辦法八條》:

“各機關、各學校、各團體,除國曆規定者外,對於舊曆節令,一律不準循俗放假。”

等到了本年的春節前夕,湖南的《國民日報》乾脆弄了一組漫畫,叫《打倒正月初一專號》。這組漫畫把春節貶低的一無是處,分文不值,不僅要打倒,還得踩上兩腳。

老蔣之所以要這樣做,主要在於北伐剛剛勝利,南北在形式上算是統一了。為了復興中華,他覺得需要學習日本,因為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全面西化,取得了明顯的成就。借鑑日本廢除農曆的經驗,老蔣覺得中國全面西化的障礙就是傳統習俗的束縛,於是一拍腦袋,下了這麼個荒唐的決定。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政令雖然頒佈了,實際執行效果卻大打折扣,你頒佈你的,我過我的,湖南名士葉德輝為此還寫了一副對聯:

“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在學校還有一段中英文摻雜的順口溜廣為流傳,以諷刺這種西化與漢化的糅合:

“今天是廢歷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舊叫我們在學校Study,想起來,真是多麼的Sorry。”

後來九一八事變爆發,全國的目光都吸引到抗戰上面,這條禁止過春節的政令也就沒有人關注了,慢慢地也就不了了之了。

春節這個節日從帝堯時代就開始了,人們通過對曆法的推斷,確定這一天是春回大地之日,趕走蕭條的冬季,迎來萬物復甦的春季,人們互相慶祝,以示對大自然的感謝。

這個節日隨著中國文化的產生而產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也是中國人賴以寄託情感的節日,至今華僑也在過。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乾脆取消好了,別說,歷史上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而歷史上的這兩個強人,期待一己之力與中華傳統文化作對,最終也會被時代淘汰。

最後,楊角風再祝大家新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