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開發 ▏參觀葉坪革命舊址群

課程開發  ▏參觀葉坪革命舊址群

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

(一)課型:主題綜合實踐課

適用年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

(二)活動形式:

主題研究、交流反饋、學科整合、總結收穫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獲得解決問題的不同辦法。

2、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通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4、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熱情,樹立建設美好家鄉、建設強盛祖國的遠大理想。

5、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家鄉資源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瞭解家鄉紅色資源,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教育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

2、創設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相互關聯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應用知識於實際生活的樂趣。

3、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通過交流討論,形成探究成果。

4、展示、交流實踐過程,學習他人的探究成果,補充完善自己的觀點。

5、初步形成探究學習能力,激發自主探究興趣,提高學生創造性應用知識的能力。

(五)課前準備:

1、把參加主題活動的同學根據興趣愛好分成“紅色文化集錦組” 和“課程資源探究組”兩個大組活動,大組裡可以根據需要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研究活動,比如工作人員實踐團,紅色小導遊團,小記者採訪團、觀光旅遊團等。各小組明確分工,提出實踐方案,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2、以實地考察、訪問專家、上網查詢資料等多種方式展開活動。

3、準備好拍攝的關於葉坪的視頻。

4、借閱有關葉坪革命舊址群的史料和相關書籍、蒐集有關文字、圖片。參閱市政府網站、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報社等宣傳資料。

(六)研究實踐階段(三週)

1、各小組按照自己要探究的問題以自己小組分工的角色參觀革命舊址群,通過實地考察、實踐、調查、訪問等方式收集有關資料、數據,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內整理、交流信息,梳理提出的葉坪革命舊址群的相關問題,提出實踐活動的目標,深入實踐活動。

(七)彙報交流階段(2-3課時)

內容:1、彙報實踐活動成果,交流自己實踐活動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2、在交流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學習他人的成果,補充自己的觀點,感受學習的樂趣。

課程開發  ▏參觀葉坪革命舊址群

(八)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師: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村隆重召開,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瑞金是紅色故都,共和國的搖籃,一共擁有180餘處革命舊居舊址,一萬餘件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

瞭解紅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經過同學們認真準備,充分研究,本次的主題實踐活動取得了成效,今天我們來交流自己參觀葉坪革命舊址群的感受,然後各小組一起來展示和彙報同學們的學習成果。

二、小結收穫,準備交流

1、播放拍好的關於葉坪的小視頻。

2、展示實踐活動圖片。

3、整體談談學習的感受和收穫。

三、實踐彙報,展示成果

1、第一組:“紅色文化集錦組”小組實踐活動彙報。

(1)揭示主題,結合圖片彙報採訪過程和實踐經歷。

(2)齊聲朗誦詩歌:《葉坪》、《訪葉坪》

  • 葉坪
  • 作者:郭沫若

彈樣豐碑如巨筆,以天為紙急書空。

無產階級需專政,世界人民要大同。

蘸血淋漓終古在,獻身慷慨萬夫雄。

爾來無數接班者,高舉紅旗毛澤東。

  • 訪葉坪
  • 作者:周南

葉坪樟樹尚扶疏,一代偉人有故居。

曉去田園詢家事,夜研馬列著新書。

從容連破三圍剿,寧靜常籌一統圖。

正論如山量似海,終教革命上通途。

(3)品味故事,交流感受。

生1:經歷百年滄桑的謝祠,永遠銘記著這一天——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代表全國人民民主政權的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在這裡誕生了。從此,黑暗的中國露出了一線曙光,逐漸走向光明大道。

生2:大廳依舊是當年的陳設,鮮紅的黨旗,陳舊的汽燈,簡陋的辦公條件,木板床,豆油燈,長條凳……這些陳設無不顯示出革命先驅清廉簡樸的戰鬥生活。正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了席捲全國的革命鬥爭,開拓了通往光明和勝利的道路。

生3:祠堂的南面是幾處普通的四合院,在這裡設立了中央蘇區的金融、郵政、通信等系統,中國革命脈搏的每一次跳動都是從這裡開始的。遮護這些小屋的是一棵棵參天嶙峋、枝繁葉茂的老樟樹,日日夜夜守護著這一塊紅土地……

生4:祠堂的北面是紅軍檢閱臺,當年的閱兵場,正是在這片草地上,中國工農紅軍接受了第一次檢閱,邁出了堅定自信的步伐,走上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生5:與閱兵臺遙遙相對的是一座彈形的紅軍紀念塔。塔身像一枚蓄勢待發的火箭,直指天空,又像巨人手中緊握的利劍,披荊斬棘。

生6:“踏著先烈的血跡前進”這九個大字鑲嵌在廣場上,它以一種堅定的信念告誡著後人,要時刻記得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激勵著我們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2、第二組:“課程資源探究組” 小組實踐活動彙報。

(1)結合圖片和文字資料彙報實踐過程。

(2)各活動小組彙報成果。

小記者採訪團:

①結合圖片彙報採訪過程。

②展示活動資料。

  • 葉坪村位於瑞金城東6千米處,在綿江東岸的一片沃土之上。
  • 葉坪保存的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築物共有16個,其中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7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9個。
  • 1931年11月至20日,在瑞金葉坪佔地約500餘平方米的謝家祠裡召開了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代表有610人。
  • 1931年12月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葉坪成立,毛澤民任行長。發行了五分、一角、貳角、伍角、一元五種紙幣。
  • 蘇區的兒童教育蓬勃發展,列寧小學星羅棋佈,遍及每個村莊屋場。男女兒童上學平等,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據江西、福建、廣東三省統計,有列寧小學3052所,學生89710人。另外,為了掃盲,還開辦了很多補習班、夜校、半日制學校、識字班、俱樂部等。據1934年統計,三省開辦補習夜校6463所,學生94517人。
  • 1933年5月,中央政府在葉坪舉行了第一次體育運動會,160多名運動員參加運動會。
  • 瑞金人民為紅軍長征作出了重大貢獻:當年參加革命的有49000多人,其中參加長征的31000人。紅軍長征後,參加打游擊的18000多人,為革命捐軀有名有姓的先烈17166人,其中長征途中犧牲的10842人。

③根據我們的採訪,你們能解決問題嗎?請搶答(大屏幕出示問題)

  • 我們從市區騎自行車去葉坪革命舊址採訪,平均每分鐘行250米,需要幾分鐘到達葉坪?如果7:50出發,幾點鐘能到達?
  • 在葉坪革命舊址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個,一共有()個。
  • 在一蘇大會場兩側有兩盞汽燈,用於開會照明,當時汽燈每盞1元9角5分錢,買兩盞燈可以怎樣付錢?
  • 當年參加革命的有49000多人,其中參加長征的31000多人,剩下的參加打游擊,有多少人參加打游擊?

工作人員實踐團:

(1)結合圖片介紹實踐團參加實踐工作情況。

(2)解決問題。

生1:我在售票點當售票員,我瞭解到2004年,我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3.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7億元。2005年,我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64.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2億元。

①根據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意義的問題?怎樣解答?

②你估計2006年能接待接待海內外遊客多少人?實現旅遊收入多少元?

生2:我在旅遊紀念品櫃檯當售貨員,一位從深圳來參觀的阿姨買了紅軍服裝80元,一頂紅軍帽15元,一雙草鞋18元,還買了一尊銅像188元,她給我300元夠嗎?

生3:我是參加管理人員的實踐工作,舊址內政治保衛局門前有一塊長方形空地,長24米,寬22米,現在圍繞這塊地四周每隔2米植樹種上一棵柏樹,一共要植多少棵柏樹?

生4:我參加的是景區管理人員實踐。由於遊客較多,很多遊客在一蘇大會場認真參觀時,經常一不小心腳會跨進天井裡。為了確保遊客的安全,我們計劃在長6米,寬3米的天井裡鋪上木板,我們應該買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每平方米木板12元,一共需要多少錢?

生5:工作人員要給圖書館舊址門前的一塊長430釐米,寬220釐米的空地上鋪上長27釐米,寬14釐米的長方形青磚,請估一估大約需要青磚多少塊?

紅色小導遊團:

(1)介紹導遊實踐經歷。(展示圖片,遊客簽名紀念冊,遊客留言本)

(2)交流導遊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生1:我帶了一個由15個大人,6個小孩組成的旅遊團,參觀葉坪舊址群的票價是大人25元,小孩半價,我買門票時該付多少錢?

生2:我來介紹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舊址,一蘇大會址佔地500餘平方米。1931年11月7日,蘇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這裡舉行。主席臺上有4張1米20釐米的凳子,臺下有同樣的凳子19排,每排4張。如果你來安排座位,當時參加會議的有610人,你會怎樣安排?

生3:公略亭是為了紀念在第三次“反圍剿”戰鬥中犧牲的紅三軍軍長黃公略而建的。亭子呈等邊三角形,你能在亭子內找出幾種三角形?預估長度,算一算面積是多少?

生4:現在映入我們眼前的是“紅軍烈士紀念塔”。這座塔是1934年1月建成的,磚石結構,形似炮彈。塔身嵌滿小石塊,正面用七塊青石板刻著“紅軍烈士紀念塔”隸書銘文。塔的基座呈五角形,塔前的草坪上用建築塗料鋪著“踏著先烈的血跡前進”幾個大字,遊客朋友們你有辦法測出塔的高度嗎?

觀光旅遊團:

生1:在銀行舊址的金庫裡,我們發現陳列著一把算盤長40釐米,寬20釐米,你會介紹算盤的用處及使用方法嗎?

生2:來到紅軍塔前的廣場,我們開展了一次步測比賽。從檢閱臺到烈士塔,小明走了三次,第一次82步,第二次83步,第三次77步,已知他每步長65釐米,檢閱臺到烈士塔大約有多遠?

生3:我們參觀了毛主席的辦公室兼臥室。在長4.2米,寬3米,高2.8米的房間裡,陳列著一張長2米,寬1.2米的床,一張長1.2米,寬4分米的辦公桌和一把高背椅子,還有一盞煤油燈。你能列舉有關數據說說當時主席的生活嗎?對比你現在的臥室,你有什麼感想?

生4:我們最後參觀了廣場北側的碑廊,長長的碑廊裡留下了很多領導的題詞,反映了黨和國家對瑞金髮展的關心。碑廊一共立起了55塊石碑,導遊介紹說每隔3米有根柱子,我數了數,一共有26根(含兩端),你能算算這個碑廊大約有多長嗎?

3、繼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集體交流實踐體會。

5、小結活動情況。

①評價實踐活動。

②激勵表現優異的同學。

課程開發  ▏參觀葉坪革命舊址群

一蘇大會址

四、拓展延伸階段

1、收集有關葉坪的資料,辦一期手抄報,或者開一個故事會。

2、用日記或者調查報告的形式寫一寫自己的實踐體會。

3、做一次瑞金葉坪的旅遊宣傳大使。

4、提出繼續研究的方向。


【實踐感悟】

1、加強合作,整合多方課程開發力量

參與校本課程開發,使教師由一名課程執行者變成了課程決策者,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和對實現自我價值的嚮往。教師之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教師與家長和社區人員的合作等方面都很重要。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開發出有價值的校本課程,實現課程資源的最大化共享。

2、集思廣益,充分挖掘利用課程資源

教師要善於挖掘身邊的課程資源,使其發揮更廣泛,更豐富的育人功能。在實踐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資源,包括圖書館、實驗室、旅遊景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還要充分藉助圖片、文字、電視、錄像、錄音、網絡等信息化資源,通過實踐課程,增長見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開發出富有特色的適合本校實際的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