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堂食”的好處

說說“堂食”的好處

說說“堂食”的好處

這幾天,“堂食”一詞連續進入哈密人的視線。

先是3月18日,伊州區區長帶頭下館子。相關報道中提到,可以“堂食”以來,各個餐廳的客流量逐漸增多。

過了兩天,哈密市長等領導也帶頭來到一家美食店就餐。相關報道也說,餐飲行業已全面復工,恢復“堂食”。

“堂食”一詞,《現代漢語詞典》中沒有收入。百度說,“堂食”可以追溯至唐代,《唐國史補》載,“每朝會罷,宰相百僚會食都堂,故名。”就是領導們在辦公大廳裡享用公務餐。有人認為,如今在疫情低風險地區,消費者可以到營業餐廳現場用餐,故而借用了“堂食”一詞。其實不然,“堂食”也稱“堂吃”,我國南方早就在用,與之相對應的是“外帶”或者“外賣”。你到餐廳去買飯,服務人員會問:“堂吃還是外帶?”對待堂吃者,所有食品都裝入陶瓷餐具裡;如果外帶,熱熱的皮蛋瘦肉粥盛到帶蓋子的塑料盒裡,剛炸好的油條則裝入塑料袋中。

我愛堂食,不喜歡吃外賣,主要原因就在於此。熱騰騰的食品裝到塑料容器裡,吃的時候總覺得有點塑料味兒,叫人心有不安。堂食就不一樣了,餐廳裡的盤子碗碟,和家裡的沒兩樣,有的比家裡的還精緻,而且還是消毒餐具,讓人更放心。堂食不僅為填飽肚子,同時也是享用美餐。遇上特別可口的,還可讓服務員再加一份。

堂食,令人開心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可以帶著家人、約上同事朋友一塊去吃,邊吃邊聊,既享用了美食,又交流了信息,增進了感情。當然,如果在餐館和老朋友不期而遇,更是“意外收穫”。前面提到的哈密市長、伊州區長下館子,就是帶著同事一起去的,同時與餐館老闆有所交流,飯吃了,餐飲服務業復工復業的第一手資料也有了。

在當前,提倡堂食,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恢復市井煙火氣,促進消費,帶動就業,再現餐飲市場的繁榮景象。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條堂食見聞。上星期,我和家人在伊州區北京路(原來叫北郊路)上的一家大飯店堂食,飯店比原來更加講究衛生,座位安排十分寬敞,提供消毒紙巾,每人兩雙筷子,其中一雙公筷。服務質量上乘,收費反而優惠,老闆的目光裡一直流露著感激之情。

哈哈,我想其他餐廳大抵也是這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