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一青年為新四軍送去1萬兩黃金,最後結局如何?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他是一名記者,但真實身份卻是一名特工。他為國家貢獻了1萬兩黃金,但最後卻被當成叛徒,直到去世之前才得以平反。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特工葉文津。

70多年前,一青年為新四軍送去1萬兩黃金,最後結局如何?

▲左一為葉文津

葉文津出身於東莞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自小就是一名神童,20歲的時候東渡日本留學,並且在此期間加入地下黨,成為一名諜報人員。歸國之後,葉文津憑藉自己日本留學的背景,以及自身的寫作功底加入了《新中國報》成為了一名記者。《新中國報》雖然是汪偽政府的喉舌,但是他恐怕做夢都想不到,這家報社從社長到主編再到主要記者,其實都是地下黨的成員。

葉文津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配合《新中國報》的社長,給新四軍提供物資。在他擔任記者的時候,他先後找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借”五千元軍票“用來辦報紙”。然後他把這些錢中的絕大部分都悄悄轉送到蘇北的新四軍手中,幫助新四軍解決了糧食問題。

70多年前,一青年為新四軍送去1萬兩黃金,最後結局如何?

▲汪精衛劇照

此後,葉文津因為文章寫得好,被汪偽政府調到上海市公用局事務科擔任科長。在這段時間,葉文津到處和自己的日本同學“聯誼”,籠絡了大量日本軍官。

有人說抗日戰場上,國軍的失敗主要是因為民國政府貪汙。事實上,日本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日本國內經濟困難,這些位於戰場後方的基層軍官為了發財,也幹起倒賣軍火的生意。葉文津就是這樣搭上了日本人軍火倒賣的線。

他通過和日本人進行交易,利用日本人的運輸網給新四軍運輸了大量軍火。根據後來的統計,他一共給新四軍轉運了50多噸軍火、20根金條以及數千美金。

70多年前,一青年為新四軍送去1萬兩黃金,最後結局如何?

▲葉文津中轉日軍物資的地方

只不過這還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在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當時我軍和國軍雙方在爭奪日本遺留下來的軍火物資。為幫助新四軍能拿到這批物資,葉文津利用自己和日本軍官的私人關係,將日本人留下的五卡車的機槍、手槍、子彈、雷管、炸藥一股腦都送給了新四軍。

一個星期之後,日本海軍有一大批軍用物資想要轉手賣出去,這批物資的數量雖然沒有那批卡車機槍多,但是裡面有大量的鋼盔、無線電臺、高爆炸藥等高級軍需品。那些和葉文津相熟的日本軍官都覺得,與其便宜外人還不如便宜自己人,於是他們又低價把這批武器轉給葉文津。就這樣,上海駐日部隊所有的遺留物資都到了新四軍手中,這批物資的價值相當於一萬兩黃金。

70多年前,一青年為新四軍送去1萬兩黃金,最後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使用的金條

1949年,新中國建立,葉文津被命令秘密潛伏進臺灣。和從前一樣,人脈是葉文津最大的武器,他在民國政府中也有不少好友。在好友牽線下,他又策反國軍上尉飛行員江富考。江富考起義之後,直接開著一架裝滿美式半自動步槍的C-46重型運輸機投奔祖國。

隨著葉文津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他的身份信息在我軍內部也越來越機密。這也導致我軍其他情報部門只知道他表面的身份是臺灣報紙的記者,以及前汪偽政府的高級官員。1955年5月,葉文津在中國南寧採訪,當地軍警以為他是特務而將其逮捕。

70多年前,一青年為新四軍送去1萬兩黃金,最後結局如何?

▲新四軍手中的日軍裝備

此後,他被當成間諜和汪偽政府走狗被關押了整整二十年。一直到20年過去,刑期結束之後,他才找到自己的老上司為自己平反。從某種角度上說,只能證明我軍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也難怪國軍和日本人在諜戰方面都不是我們的對手。雖然葉文津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好在最終他還是能以一名愛國者的身份名留青史。

很多人都只知道潘漢年、袁殊、李克農這些高級間諜長官,但是他們的諜戰戰略之所以能成功,靠的就是葉文津這樣優秀的戰術執行者。沒有這些人的存在,再優秀的戰略也不可能變成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