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9歲不喜歡學習樂器,要不要逼他去學?

單單鳳良雅樂


我家小孩的鋼琴班上,有個小男孩,每次學鋼琴都遲到幾分鐘,到了教室門口臉上還掛著眼淚,到教室門口了,拖著不進教室,藏在家長的身後,怎麼拉都拉不出來。


家長往往很生氣,把小男孩使勁往教室內推,小男孩邊哭邊往後退:“我不要學鋼琴,我不要學鋼琴。”

有次閒聊,我問他家長:“這麼逼著學,會不會不太好?”

家長是這樣回答的,“我知道他不喜歡鋼琴,可小孩子嘛,哪裡懂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學,怎麼就我家的孩子學不了?”

可能,這代表了很多家長的想法,逼孩子學樂器,原因有三:

第一,別人家的都在學,我們家的不能落後;

第二,別人能學會,我們就能學會,勤能補拙;

第三,家長覺得學一門樂器總歸是好的。

那麼,那個小男孩的鋼琴學得怎麼樣呢?

小男孩勉強學了一年,上課效率低,學得非常慢,學了一年,還不會視奏,也不會和絃,只能勉強的,斷斷續續彈完簡單的譜子。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明白,培養孩子音樂素養的重要性,但也要視情況而定。

這位家長若是真心想給讓孩子學點樂器,我想給你三點建議:

第一,讓孩子挨個試試不同的樂器。

樂器試聽課一般是免費,孩子不喜歡鋼琴,但可能對葫蘆絲感興趣;對彈奏樂器不感冒,也許對打擊樂器就很有痴迷。

第二,換點別的音樂興趣班。如果孩子確實不喜歡樂器,音樂素養課,舞蹈班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選孩子感興趣的培訓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感興趣才能學得好,總是帶負面情緒學東西不太好。

最後想說,若是家長自己對樂器感興趣,那就大膽的學起來吧,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沒準你就學成了。

希望你放鬆心態。


小鹿成長堂


你好,我是@熊寶老師,我的兒子今年9歲,學了架子鼓一年。今年的1月,我們停下了學樂器的腳步。不再繼續學架子鼓,這是我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為什麼我在學了一年後放棄了呢?因為我這一年的經歷告訴我,不能逼孩子去學

您的問題是要不要逼孩子去學。說明孩子是不情願的,是沒興趣的。基於這種情況,我說說不要逼孩子學的理由。

家長陪學,費時費力

現如今,不管孩子學習什麼,都不僅僅是孩子的事。我兒子學架子鼓的一年,我每節課都坐在旁邊旁聽。為什麼我要旁聽呢?因為樂器需要練習,除了上課時間,都要在家自己練習。有樂器基礎的家長還好,像我這種什麼樂器都沒接觸過,連樂理都不懂的媽媽,兒子練習的對不對,我真的不知道。所以我要跟著聽課,然後才能督促他練習。

如果您逼著孩子去學,那您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精力、足夠的耐心堅持下去呢?

沒有興趣走不長遠

樂器不比其它,一年兩年學的都是皮毛,出不了效果。在我家這種三線小城市裡,一般都是讓孩子考到業餘幾級後,就不再繼續學下去。

我的一位同事,她的女兒今年五年級,12歲。學習鋼琴6年,今年打算考鋼琴業餘10級。同事很高興的和我說,終於要考10級了,考完就解放了。我問她為什麼不繼續學下去,她說“姑娘早就厭煩了,撐到現在不錯了。”您看,沒有興趣,早晚都是停下學習的腳步。

我的兒子也是如此,幾節課後就對架子鼓沒有了新鮮感,提不起興趣了。

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都越早越好

前兩天和朋友散步,聊到我把兒子架子鼓停掉的事。她告訴我“你及時結束架子鼓課程,真的是很明智的決定。”我問她為何,她說了她兒子學習電子琴的事,讓我恍然大悟。

她兒子今年高一,在三年級時被她逼著去學電子琴。當時她想,一個孩子總要會樣樂器吧,不能什麼都拿不出手。於是和孩子商量後選擇的電子琴。可是在陪學的過程中,她總是嫌棄兒子學的慢,覺得他沒有天賦,也不努力。孩子慢慢的不想學了,她越逼的緊,孩子越學的慢。結果就是一氣之下不學了。本來事情到此結束,可是今年她愛人給孩子買了一架電子鋼琴,因為她愛人說高中學習壓力大,買回來哪怕瞎彈彈,也能放鬆心情。

疫情期間,她兒子除了學習,竟然自學成才,學會了電子鋼琴,現在彈的一手好曲子。只是自己在網絡上看看視頻,自己練習,也照樣會了。她說“隨著年齡增長的,還有學習能力。”

家長看著別家孩子這會那會,開始焦慮。可是有些學習並不是越早越好。只有讓孩子想學,他早晚都會學會。

結束語

不要逼孩子學,也不能逼孩子學。家長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說現在還小,未來可期。就是不會樂器又如何,難道他就沒有好前途了嗎?與其逼迫,不如費些心思培養他的興趣。

我是 ,教育無小事,期待你的評論。


熊寶老師


為什麼讓他學樂器?為什麼要學音樂?

如果這個理由足夠說服你自己,那麼就逼他學。

我的也是男孩,其實不愛學習樂器,不過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有引導+逼,學習了小提琴,幾年堅持下來,沒那麼不喜歡,也算不上特別厭煩。

不過,學什麼樂器還是由他自己選的,當時要求選一樣樂器,必須學會五線譜,他選了小提琴。

大多男孩子自主喜歡某樂器不多,而且練習總是枯燥無味,但是音樂學習就是在學會才能體會美好,不要求有什麼大作為,或和人有攀比,就是有了音樂的常識,對於以後審美、娛樂都有益處。

不覺得“逼”孩子學習樂器是多不應該。不過如果孩子實在很反感,需要調整隻能是家長。溝通,引導是主要方式,“逼”是針對孩子偷懶時需要一種監督方式。

不過分強求,積極引導,適當教育。


指間課堂


既然不喜歡樂器,何必要強逼呢?

各種文體藝術既可以豐富小孩子的課餘生活,又可以陶冶小孩子的情操,其作用毋庸質疑。但是,選擇哪種形式,則需要根據小孩子實際情況和意願來。有些家長喜歡跟風,把小孩子的特長當成炫耀的資本,看見這家孩子彈鋼琴拿獎,在表演中出盡風采,於是強迫孩子學鋼琴;看見那家孩子小小年紀,畫技過人,又帶著孩子去學畫……一來二去,孩子也只是邯鄲學步,勞而無功。

所以,先要與孩子交流,問問孩子想學什麼,如果孩子喜歡繪畫,就讓他繪畫,喜歡足球,就讓他踢足球,喜歡捏泥人,就讓他捏泥人。如果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則可以給孩子兩到三個選擇,幫助孩子瞭解各自的特點,這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嗎?當然,還有一點,要讓孩子知道,一旦作出選擇就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並能從中體驗到快樂,才是持久的學習動力。


一笑老莊屈李


可以逼但不要逼的太緊,兒童的自我約束力最弱,懶惰是人的天性,所以要有適當的規則約束,也就是你說的逼。其次更應該誘導性培養他對樂器的熱愛,可以找一些與樂器有關的視頻或電影,讓孩子觀看後立即有一種我要成為這樣的人。也可以重點培養孩子幾首曲子,等孩子練熟悉後,鼓勵其在親朋好友面前演奏,或錄製短視頻,人人都渴望得到鼓勵和認可,這樣下來孩子的興趣就會高,學習也事半功倍!


油菜花Uncle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該這麼去處理:

首先,家長注意觀察一下,孩子是因為貪玩還是對這個樂器不感興趣。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盲目按照自己自己的意願做事,特別是有的家長把孩子實現自己的工具,那就可不能去,應該針對不同情做不同的處理。

其次、針對貪玩不願學任何東西的孩子,家長應該多陪陪孩子,潛移默化引導、開導孩子學知識、練本領的重要性。這是家長切記多說教,因為孩子小,一些東西他根本不懂,家長最好引導觀看一些有益的活動,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情趣,慢慢他就會從物質貪玩,趨向對知識 技能的關注,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愉悅感!興趣愛好慢慢就形成了。

第三、如果孩子對別的知識,技能學習可以,就是對這個樂器不想做,那麼,我建議家長,行行出狀元,不要非讓孩子在這天路上吊死。如果是為了將來高考升學找捷徑,也逼著孩子去做,也沒有效果,還浪費時間,條條大道通羅馬。

悉心傾聽淺見,不知可能幫助到您!





悉心傾聽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孩子任何興趣,只能引導,而不是壓迫。壓迫的,學了也學不尖。引導的,學得快樂而輕鬆,也容易拔尖。


恆心看教育


逼這個詞本身就有反義

如果你領導逼你做你不喜歡的事情

相比你壓力也會很大

教學不是一朝一夕

先確定孩子的興趣點,培養長久的持之以恆的愛好

更容易些

找對領域、培養愛好,持之以恆

看看你身邊的人有保持長達10年以上的愛好

他肯定做的要比周圍人更好精,更卓越


博傲教育杜sir


為什麼要強人所難?

就是你是男孩的父母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啊!

勞神又傷財、費力不討好、自己生氣、孩子不開心、凡事不能強求,強扭的瓜不甜啊!


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隨便,各有利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