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豆乾怎麼做?

五哥57982284


大家好我是良人傑哥 一名餐飲從業者

下面我們一起來聊聊豆乾的歷史,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製品的國家,據說豆腐起源於漢代淮南王劉安。

豆乾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保留了與豆腐一樣的營養,但在口感上卻多了一股嚼勁。市場上豆乾的種類比較多,有厚的也有薄的,有口感嫩的也有口感硬一些的,有帶五香味的也有什麼味道也沒有的。

超市裡袋裝的滷豆乾品種也好多,作為“煲劇”的零食,大人孩子都喜歡吃。其實滷豆乾做法還比較簡單,家裡若有現成的老滷水,可買些豆乾回來,取出一部分滷水自己來滷。此外,超市裡還有一種濃縮型的滷水汁,直接按上面的比例兌水滷,也比較方便。

我們在家裡不經常做滷菜,每回的滷水都是新做的,滷完葷菜類食品後,有滷水多,我一般會用來再滷些豆乾、腐竹之類的豆製品。因為滷煮過肉類食材後,這滷水的味道會比第一道還要好,倒掉就覺得可惜了。

前幾天買了些鴨胗來滷,滷完後又去超市買了些豆乾,打算把剩下的滷水重複再利用。豆乾,我買的是薄薄的,我們也叫它醬幹。有的醬幹有五香味兒,但這種沒有,豆腥味倒是挺重,用來滷著吃挺合適的。

在家裡配製滷水,香料一般會備有八角、花椒、桂皮、香葉、陳皮這幾樣基本的,就這幾樣基本香料滷出來的菜味道也是不錯的。

香料的用量大約為:每1000克滷水(包括投入的食材分量)所用香料的總量不超過12克。香料的用量不要過多,多了就會出現濃重的中藥味,適得其反。而且像桂皮、丁香、香茅草、肉蔻等味道較為刺激或易出苦味的香料,在其中的佔比需要小一些。

花椒、香葉、陳皮這三樣我正好用完了,所以就換成了家裡現有的材料:八角、桂皮、小茴香籽、胖大海、甘草。

滷豆乾用的滷水,之前先滷了鴨胗,這裡就囉嗦說下滷鴨胗的過程,因為在滷煮鴨胗時,有些細節是需要注意一下的,這樣才能保證後面的滷水乾淨無異味。

【滷鴨胗】

【主要材料】:鴨胗650克

【調 味 料】:八角7克、桂皮一塊、小茴香籽3克、甘草3克、羅漢果2個、生薑一塊、冰糖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食用鹽適量、花雕酒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鴨胗先在清水中浸泡約1個小時,清洗乾淨。冷水下鍋,煮至水開。加入適量的花雕酒煮至酒氣消散,撈出用流動的水清洗乾淨,待用。

2、製作香料包。準備一個空的茶包,將零碎的香料放進去,這樣做可避免香料附在滷煮好的食材上面,影響口感和外觀。

3、鍋中放入香料包以及剩餘的香料、冰糖、老抽、生抽、食用鹽,倒入適量的清水,先大火煮開,再以小火煮5分鐘。

4、把鴨胗放進去,調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至入味即可。若要口感軟爛一些,時間上可適當延長。煮完後,用滷水再浸泡一會兒,會更入味些。

5、滷好後,直接切片擺盤,或是作另外的處理都可以。

【Tips】:煮香料時,若怕香料味太重,在小火煮的那5分鐘裡可以把鍋蓋打開,讓香味散掉一些。

——滷水要重複再利用,那麼滷煮過程中就有需要注意的問題——

【保證滷水的乾淨】

大部分動物性原料在滷製前都得經過預製,因為有的原料帶有不少血汙,有的原料有較重的異味。

氽水是滷製前排汙除味的常用方法。所謂氽水,即將生鮮原料投入水鍋內加熱,燒至原料半熟或剛熟,撈出再滷製。特別是對異味較大的牛羊肉、內臟、野味等原料,水量要大,冷水下鍋,原料隨著水溫的逐漸增高,內部的血汙、腥味便慢慢排出,還可適量加入蔥、姜、料酒等調味品以去腥增香。

鴨胗氽出血沫後,用流動的水再次清洗乾淨後,再放入制好的滷水中。這樣的滷水在滷完鴨胗後乾乾淨淨的,沒一點煮鴨胗的血沫和異味,後面再用來滷豆乾,味道會特別的好。

【滷煮的過程當中,先大火,後小火】

當鴨胗進入滷鍋滷製後,除了添加適量的調味料外,關鍵還要掌握好滷製的火候。在火力運用上,一般是原料下鍋時用大火,燒開後轉入中、小火或微火,使滷汁始終保持微沸狀態。

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鴨胗製成後外熟裡生、外酥裡硬。如果一味用旺火,滷汁激烈沸騰,原料反而不易熟,且易使肉質老化。另外,滷汁沸騰時不斷濺在鍋壁上,形成薄膜焦化後落入湯中,黏附在原料上,影響成品的質量。

滷完鴨胗後,沒再想滷別的肉類食材,剩下的就用來滷豆乾。有現成的滷水,那麼滷豆乾的過程也就比較簡單了。

【滷豆乾】

【主要食材】:豆乾700克

【配 料】:滷水(之前的滷水中已放了調味料,所以這裡就不再放了)

【製作方法】:

將豆乾清洗乾淨,瀝乾水,直接放滷鍋裡開火滷。

用大火先燒開,小火煮30分後,關火,別急著撈出來,放鍋裡浸泡3—4小時,會更加入味好吃。這種豆乾的口感要緊緻一些,煮久了,口感會松,所以用小火煮30分鐘,剩下的用滷水多浸泡,這樣口感上仍然緊緻,而且還很入味。

浸泡完後,取出切塊擺盤。

【Tips】:

1、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如果滷水還要作其它的用處,那麼就不要全部用來滷豆乾,只取部分就好了。因為滷製過豆製品的滷汁易酸敗,所以按需要量舀出滷汁,用多少取多少,而且滷完後所剩的滷汁也不可倒回原處。

2、若是喜歡滷煮的食材成品顏色深一些,也可以多放一點老抽。

若是有興趣,還可以把滷好的豆乾接著再處理一下,這樣會更受孩子的喜歡。

【主要食材】:滷好的豆乾適量、肉餡少量、香蔥少量

【配 料】:料酒適量、食用鹽適量、蠔油1/2勺、滷水2勺

【製作方法】:

1、往剁好的肉餡裡調入適量的料酒、用筷子往順時針方向不斷地攪拌,再加入食用鹽和蠔油,仍然是順時針方向攪拌均勻。

2、香蔥洗乾淨,切下蔥白部分,綠葉部分放一邊,待用。將蔥白切碎,拌入肉餡中。

3、切滷好的豆乾切成合適大小的塊,在一塊上面鋪上適量的肉餡,將另一塊滷豆乾蓋在上面,用香蔥的綠葉部分(儘量挑長的)將夾好肉餡的兩塊滷豆乾捆好。

4、全部處理完後,一份份擺好在盤中,澆上兩勺滷水,放蒸鍋上蒸15分鐘。若想味道濃厚一些,可以把豆乾放在鍋內,澆上適量的滷水再滷煮一會兒,最後大火收汁。

綜上所述,在家做滷豆乾還是比較簡單的,若僅是單純地滷豆乾,別的什麼都不滷,那麼僅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香料的用量:每1000克滷水(包括投入的食材分量)所用香料的總量不超過12克。香料並非是越多越好,多了反而容易適得其反。像桂皮、丁香、香茅草、肉蔻等味道較為刺激或易出苦味的香料,在其中的佔比需要小一些。

二、加入滷湯內的香料,需用紗布包起,以防散入湯汁,粘到滷製成品上,影響口感和外觀。

三、滷煮的火力運用恰當:用大火先燒開,再用小火煮30分後關火,再放鍋裡浸泡3—4小時,讓豆乾更入味。

注意了這三個方面,就能在家中輕鬆地做出好吃的滷豆乾,用來當菜或是當“煲劇”的零食都是很不錯的。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謝謝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烹飪方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贊,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


良人傑哥


用料:

香乾300克
白糖1茶匙
幹辣椒少許
紅燒醬油2湯匙
草果少許
南姜少許
丁香少許
八角少許
豆蔻少許


1.

備好調料

2.

香乾切成小塊

3.

鍋內倒入500毫升清水,把豆乾,香料和醬油一起加入

4.

蓋上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燒

5.

燒至出香味開蓋加入白糖轉大火收汁

6.

最後收成留3分之一汁水後熄火出鍋

7.

滷豆乾成品圖

烹飪技巧

1.這些調味料都是平時滷菜用的,裡面可以依照自家的喜好調換。2.1茶匙白糖是提鮮味的,豆乾有一點苦味,加入味道更佳。


菩提大院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製品的國家,據說豆腐起源於漢代淮南王劉安。

豆乾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保留了與豆腐一樣的營養,但在口感上卻多了一股嚼勁。市場上豆乾的種類比較多,有厚的也有薄的,有口感嫩的也有口感硬一些的,有帶五香味的也有什麼味道也沒有的。

超市裡袋裝的滷豆乾品種也好多,作為“煲劇”的零食,大人孩子都喜歡吃。其實滷豆乾做法還比較簡單,家裡若有現成的老滷水,可買些豆乾回來,取出一部分滷水自己來滷。此外,超市裡還有一種濃縮型的滷水汁,直接按上面的比例兌水滷,也比較方便。

我們在家裡不經常做滷菜,每回的滷水都是新做的,滷完葷菜類食品後,有滷水多,我一般會用來再滷些豆乾、腐竹之類的豆製品。因為滷煮過肉類食材後,這滷水的味道會比第一道還要好,倒掉就覺得可惜了。

前幾天買了些鴨胗來滷,滷完後又去超市買了些豆乾,打算把剩下的滷水重複再利用。豆乾,我買的是薄薄的,我們也叫它醬幹。有的醬幹有五香味兒,但這種沒有,豆腥味倒是挺重,用來滷著吃挺合適的。

在家裡配製滷水,香料一般會備有八角、花椒、桂皮、香葉、陳皮這幾樣基本的,就這幾樣基本香料滷出來的菜味道也是不錯的。

香料的用量大約為:每1000克滷水(包括投入的食材分量)所用香料的總量不超過12克。香料的用量不要過多,多了就會出現濃重的中藥味,適得其反。而且像桂皮、丁香、香茅草、肉蔻等味道較為刺激或易出苦味的香料,在其中的佔比需要小一些。

花椒、香葉、陳皮這三樣我正好用完了,所以就換成了家裡現有的材料:八角、桂皮、小茴香籽、胖大海、甘草。

滷豆乾用的滷水,之前先滷了鴨胗,這裡就囉嗦說下滷鴨胗的過程,因為在滷煮鴨胗時,有些細節是需要注意一下的,這樣才能保證後面的滷水乾淨無異味。

【滷鴨胗】

【主要材料】:鴨胗650克

【調 味 料】:八角7克、桂皮一塊、小茴香籽3克、甘草3克、羅漢果2個、生薑一塊、冰糖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食用鹽適量、花雕酒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鴨胗先在清水中浸泡約1個小時,清洗乾淨。冷水下鍋,煮至水開。加入適量的花雕酒煮至酒氣消散,撈出用流動的水清洗乾淨,待用。

2、製作香料包。準備一個空的茶包,將零碎的香料放進去,這樣做可避免香料附在滷煮好的食材上面,影響口感和外觀。

3、鍋中放入香料包以及剩餘的香料、冰糖、老抽、生抽、食用鹽,倒入適量的清水,先大火煮開,再以小火煮5分鐘。

4、把鴨胗放進去,調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至入味即可。若要口感軟爛一些,時間上可適當延長。煮完後,用滷水再浸泡一會兒,會更入味些。

5、滷好後,直接切片擺盤,或是作另外的處理都可以。

【Tips】:煮香料時,若怕香料味太重,在小火煮的那5分鐘裡可以把鍋蓋打開,讓香味散掉一些。

——滷水要重複再利用,那麼滷煮過程中就有需要注意的問題——

【保證滷水的乾淨】

大部分動物性原料在滷製前都得經過預製,因為有的原料帶有不少血汙,有的原料有較重的異味。

氽水是滷製前排汙除味的常用方法。所謂氽水,即將生鮮原料投入水鍋內加熱,燒至原料半熟或剛熟,撈出再滷製。特別是對異味較大的牛羊肉、內臟、野味等原料,水量要大,冷水下鍋,原料隨著水溫的逐漸增高,內部的血汙、腥味便慢慢排出,還可適量加入蔥、姜、料酒等調味品以去腥增香。

鴨胗氽出血沫後,用流動的水再次清洗乾淨後,再放入制好的滷水中。這樣的滷水在滷完鴨胗後乾乾淨淨的,沒一點煮鴨胗的血沫和異味,後面再用來滷豆乾,味道會特別的好。

【滷煮的過程當中,先大火,後小火】

當鴨胗進入滷鍋滷製後,除了添加適量的調味料外,關鍵還要掌握好滷製的火候。在火力運用上,一般是原料下鍋時用大火,燒開後轉入中、小火或微火,使滷汁始終保持微沸狀態。

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鴨胗製成後外熟裡生、外酥裡硬。如果一味用旺火,滷汁激烈沸騰,原料反而不易熟,且易使肉質老化。另外,滷汁沸騰時不斷濺在鍋壁上,形成薄膜焦化後落入湯中,黏附在原料上,影響成品的質量。


滷完鴨胗後,沒再想滷別的肉類食材,剩下的就用來滷豆乾。有現成的滷水,那麼滷豆乾的過程也就比較簡單了。

【滷豆乾】

【主要食材】:豆乾700克

【配 料】:滷水(之前的滷水中已放了調味料,所以這裡就不再放了)

【製作方法】:

  • 將豆乾清洗乾淨,瀝乾水,直接放滷鍋裡開火滷。
  • 用大火先燒開,小火煮30分後,關火,別急著撈出來,放鍋裡浸泡3—4小時,會更加入味好吃。這種豆乾的口感要緊緻一些,煮久了,口感會松,所以用小火煮30分鐘,剩下的用滷水多浸泡,這樣口感上仍然緊緻,而且還很入味。
  • 浸泡完後,取出切塊擺盤。

【Tips】:

1、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如果滷水還要作其它的用處,那麼就不要全部用來滷豆乾,只取部分就好了。因為滷製過豆製品的滷汁易酸敗,所以按需要量舀出滷汁,用多少取多少,而且滷完後所剩的滷汁也不可倒回原處。

2、若是喜歡滷煮的食材成品顏色深一些,也可以多放一點老抽。


若是有興趣,還可以把滷好的豆乾接著再處理一下,這樣會更受孩子的喜歡。

【主要食材】:滷好的豆乾適量、肉餡少量、香蔥少量

【配 料】:料酒適量、食用鹽適量、蠔油1/2勺、滷水2勺

【製作方法】:

1、往剁好的肉餡裡調入適量的料酒、用筷子往順時針方向不斷地攪拌,再加入食用鹽和蠔油,仍然是順時針方向攪拌均勻。

2、香蔥洗乾淨,切下蔥白部分,綠葉部分放一邊,待用。將蔥白切碎,拌入肉餡中。

3、切滷好的豆乾切成合適大小的塊,在一塊上面鋪上適量的肉餡,將另一塊滷豆乾蓋在上面,用香蔥的綠葉部分(儘量挑長的)將夾好肉餡的兩塊滷豆乾捆好。

4、全部處理完後,一份份擺好在盤中,澆上兩勺滷水,放蒸鍋上蒸15分鐘。若想味道濃厚一些,可以把豆乾放在鍋內,澆上適量的滷水再滷煮一會兒,最後大火收汁。

綜上所述,在家做滷豆乾還是比較簡單的,若僅是單純地滷豆乾,別的什麼都不滷,那麼僅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香料的用量:每1000克滷水(包括投入的食材分量)所用香料的總量不超過12克。香料並非是越多越好,多了反而容易適得其反。像桂皮、丁香、香茅草、肉蔻等味道較為刺激或易出苦味的香料,在其中的佔比需要小一些。

二、加入滷湯內的香料,需用紗布包起,以防散入湯汁,粘到滷製成品上,影響口感和外觀。

三、滷煮的火力運用恰當:用大火先燒開,再用小火煮30分後關火,再放鍋裡浸泡3—4小時,讓豆乾更入味。

注意了這三個方面,就能在家中輕鬆地做出好吃的滷豆乾,用來當菜或是當“煲劇”的零食都是很不錯的。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謝謝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烹飪方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贊,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

笑笑的麥子


滷豆乾是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深受大家喜愛。色澤金黃,質地柔嫩,冷食更佳。滷豆乾熱量,每100克熱量為146.80大卡,碳和水化物12.74克,蛋白質14.36克。應為是滷製品油量少,是瘦身人事的最

愛。



材料有 ,白豆乾1000克,幹辣椒1小把,香葉5片,花椒一下把,八角5棵,桂皮一塊,生薑1塊,草果2個,當歸1節,白寇3個,小茴香籽一把,丁香5個,鹽2勺,味極鮮醬油6勺,水適量,冰糖10克



1.將白豆乾洗乾淨瀝乾水份後,用刀切小塊備用。

2.熱鍋放入適量的油燒至七成油溫,放入去好的豆乾中火炸。

3,將豆乾表面炸至起泡,撈出瀝乾油份備用。

4,熱鍋燒油,倒入所有的香料,小火炒出香味。

5.放入炸好的白豆乾翻炒均勻。

6,加入2勺鹽,6勺味極鮮醬油,再加入冰糖,翻炒均勻。



7.鍋中加入適量的開水沫過豆乾即可。

8.中火慢燉十分鐘左右,轉大火收汁兒。

9.裝入盤中即可



美味的豆乾就好了,謝謝大家。


嗯呵哦切


食材明細

豆腐乾500克、八角3克、花椒20克,醬油50克,鹽2克,胡椒粉2克。五香粉10克。桂皮10克。黃酒50克。白砂糖30克味精1克。姜25克,花生油100克

滷五香豆乾的做法詳細步驟

1. 小鋁鍋中放入清水1500克上火燒開,下精鹽,味精,紹酒,胡椒粉,白糖15克,醬油,薑片,花椒,桂皮,八角,五香粉,燒沸後改用小火燒至其微開。

2. 炒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花生油10克,下白糖15克炒之,待糖泛起大泡,再泡起小泡,並由深紅變成紫紅色時衝入少量開水,即成糖色,倒入滷湯中即成;

3. 將豆腐乾對角切兩刀,成4塊小三角形塊;

4. 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180度時,分散投入三角豆腐乾塊,炸成淺紅色撈起瀝油;

5. 放入滷湯內煮30分鐘離火,用原湯浸泡,涼後食之。

滷五香豆乾的做法小貼士

製作要訣:

1. 滷好的豆乾,不要離原湯,可在原湯中浸泡入味;

2. 滷豆製品的滷湯不易久存。如浸滷豆乾存入時間較長,可每24小時加熱煮沸一次。

3. 炒制滷湯的糖色,最好用白糖。


小檸檬a


滷煮豆乾:滷豆乾有2種快速調製方法:

1、用現成的滷肉的老滷水取一部分出來稀釋,再加糖、鹽、雞精、味精、幹印度辣、油和勻即可;

2、取清水+老抽+香葉、八角、茴香、木香、白芷、三奈、桂皮、丁香等適量+鹽、味精雞精、白糖、幹印度辣椒、油等調味即可滷豆乾。

以上兩種方法,把滷水燒開後→放入豆乾→燒開後關火→泡製1個小時即入味;




第一小吃光頭韋歌


做法一

主料

豆腐乾、滷汁,輔料。

做法

1、豆腐乾買來後要清洗後焯一下水。去除豆腥。

2、再進行醃製。即用鹽水稍醃一會兒方便入味。

3、小的豆腐乾不用醃。口味淡的人大概是不需要醃的。

4、取適量清水倒入鍋內,放入滷汁。

5、煮幹。將已製成的滷水燒沸時再加入豆腐乾煮,水位應剛好沒過豆腐乾。

6、這時用砂鍋煮最好,大約20分鐘左右,取一豆乾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7、煮時怕豆腐乾著色不均,可輕輕翻動。煮的時間長些較好吃。

8、若有五香粉等粉類調料,則需豆腐乾煮得九成熟後放入。 [1] 

做法二

主料

豆腐乾500克

調料:

醬油50克,鹽12克,大蔥10克,八角5克,白砂糖25克,香油10克,姜5克,花生油65克

做法

1.將豆乾洗淨,切成邊長2釐米的菱形塊。

2.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210度時,將白豆乾塊逐塊投入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瀝乾油。

3.取淨鍋上火,加清水250克,精鹽,醬油,白糖,八角,蔥段,姜塊(拍松),大火燒沸,改小火滷約15分鐘,至滷汁略有稠濃時淋上芝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4.宜選用色白且細嫩的白豆乾。

5.油炸豆乾要恰到好處,以金黃色為度;過火則色深,欠火則嫩軟易碎。

6.以小火滷至入味。

特色:

色澤金黃,質地柔嫩,冷食更佳。

做法三

原料

豆腐乾8塊、八角、桂皮、茴香、草果、肉扣、糖色、鹽、姜蔥、幹辣椒、香菜徑、熟白芝麻適量。

滷製做法

將味料八角、桂皮、茴香、草果、肉扣、糖色、鹽、姜蔥、幹辣椒等用上好上湯一起調入滷湯,把豆腐乾放進去、滷製入味(小火煮30分鐘左右),關火等湯涼後把乾子出鍋,切片放入一碗中,加香菜、熟白芝麻拌勻裝盤即可。

糖色:用油炒白糖,糖有些糊色了加熱水,一般是做滷菜才用這方法,它會使滷菜的顏色好看,肉質發亮,不同於上色的滷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