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的玉米螟怎麼防治?防治燈怎麼買?

喜歡果樹的盼盼


玉米螟,又叫玉米鑽心蟲,在我國有亞洲玉米螟和歐洲玉米螟之分,幼蟲會蛀莖稈,影響養分運輸,嚴重時莖稈會遇風折斷。玉米螟不僅危害玉米,也能危害高粱、穀子、水稻、向日葵等多種作物,是一種世界性害蟲,危害很大。一般來說,玉米螟每年發生數量與幼蟲越冬基數、氣候條件、品種抗蟲性、栽培管理技術和天敵的數量有關。

今天我們就係統闡述一下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防治關鍵時期和方法

  • (1)幼蟲越冬期

農諺有云:“滅蟲先滅娘,擒賊先擒王 ”,玉米螟幼蟲一般寄生於玉米秸稈越冬,為了減少蟲源,可以對秸稈實施粉碎還田、堆放高溫燜制至腐熟等措施,並且這些操作需要在第二年春季越冬幼蟲化蛹之前完成,保證降低幼蟲越冬基數。

  • (2)玉米螟產卵期

玉米螟具有遷飛性,趨光性,喜光性等特性,可以在通過燈光引誘和水池淹滅誘殺成蟲,儘量將玉螟成蟲在產卵之前消滅掉。

防治方法:在6月末至7月末,每隔100米設置一盞燈,下面是直徑1.5m圓形水池,池水深8-10cm,水中再加入50g洗衣粉。或者購買交流電殺蟲燈直接殺蟲。

  • (3)玉米喇叭口期

玉米螟的初齡幼蟲喜食玉米心葉期心葉,可以看到葉片上一排排孔洞,心葉或生長點被啃食後,玉米無法繼續生長,危害很大。幼蟲鑽入莖後,會影響玉米養分及水分運輸,植株長勢弱,莖稈易折斷。

防治方法:在玉米喇叭口內投入藥劑,是防治春玉米第一代和夏玉米第二代玉米螟的最好方法。可以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兌水進行噴霧或噴心,殺滅幼蟲,減少心葉和莖稈損傷。也可用呋喃丹灌心,效果較好。

  • (4)玉米孕穗期

  在玉米孕穗期,玉米螟幼蟲會啃食幼穗,影響玉米穗發育,使玉米穗無法授粉和生長。

防治方法:採用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兌水,對穗口處進行噴施,殺滅幼蟲。 

  • (5)灌漿期

一旦玉米螟幼蟲進入雌穗,會啃食花絲,影響籽粒灌漿,造成壞粒、缺粒。這個時期是玉米螟造成危害最為嚴重的時期,需要加強防治。

防治方法:在灌漿期前期,使用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兌水對穗口處再重噴施一遍,兩次間隔期要在7天以上,儘量防止幼蟲鑽進雌穗內部。

玉米從出苗到成熟都很容易受到害蟲的危害,當5、6月間雨水充足、相對溼度高、氣候溫和時玉米螟更是高發,其中心葉期和穗期是防治玉米螟的關鍵時期。

2、生物防治方法

  • (1)農諺有云:”玉米螟一代明顯,二代陰險,三代就怕赤眼卵“,因此在玉米螟蛾產卵的盛期,可以通過釋放赤眼蜂殺卵。

  • (2)“防治玉米螟,喇叭口施藥效果靈”,在玉米心葉中期,用白僵菌顆粒劑施入玉米心葉喇叭口中滅殺幼蟲效果顯著。

  • (3)在玉米螟成蟲發生期,可以利用黑光燈或性誘劑進行誘殺。


綜上,前期預防和施藥最佳時期的掌握是玉米螟綜合防治的關鍵;依靠科學,及時有效防治,就能夠控制玉米螟危害的發生。

另外,利用殺蟲燈防治趨光性害蟲,有一定的先進性,又實用、安全、環保和高效,對於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據筆者所知,購買殺蟲燈有多重途徑,既可以到電商網站購買,也可以像當地農技站諮詢購買,或者由農技站統一購買安裝。所以建議先到農技站諮詢,在根據提供的產品信息,個人購買或者統一交由農技站採購。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還有問題我們可以繼續討論分析。關注三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咱們共同進步!


千魚千尋


玉米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玉米鑽心蟲,蛀食蛾科害蟲,一年發生一代,老熟後在玉米莖內、葉鞘內、葉片上化蛹或入土作繭越冬,在來年溫度升高時又危害作物。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即蛾子)四個階段,以幼蟲取食危害玉米。

成蟲飛行能力強,有趨光性,因而可以其趨光性在晚上誘殺,白天會潛藏在玉米田的雜草等處,晚上會到玉米植株上交尾產卵,卵塊多在玉米中下部的葉背中脈兩側,因而在用藥劑噴霧防治時,要集中對葉背及下部葉片全面噴灑,可有效滅除蟲卵,降低基數。利用成蟲趨光性,可設置高功率汞燈誘殺或灼燒殺滅,減少產卵,降低蟲害。


幼蟲孵化後先群集在卵殼附近,隨後分散蛀食植株幼嫩部位,有些會吐絲飄移在鄰近植株上蛀食危害。幼蟲有趨糖、趨溼和怕光性,因此常選擇潛藏在較陰暗潮溼、含糖量相對較高、組織幼嫩的部位取食危害,所以,在以後的防治上,可利用幼蟲的趨糖、怕光性,用糖醋液加藥劑誘殺幼蟲,設置黑光燈趨避幼蟲。

玉米螟主要以幼蟲蛀食危害玉米,當玉玉處於心葉期,幼蟲就進入心葉危害,隨著雌穗的抽出,又會蛀入莖稈或穗部,雌穗抽絲後,發生的幼蟲又會危害花絲,以後蛀入雌穗或莖稈危害,老熟後又在莖內、葉鞘內或葉片上化蛹。

危害程度:從玉米心葉期開始,可適成心葉部千瘡百孔缺失,光合減少,光能合或降低,莖稈蛀食危害,營養輸送受到抑制,還易被病菌侵染,也易遇風折斷,雌穗蛀食,玉米籽粒漿減少,會造成顆粒癟小,產量降低。

所以,玉米螟的防治,也是玉米種植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應引起重視,若蟲害嚴重時,同樣會適成玉米產量降低。


玉米螟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三個關鍵防治時期:

藥劑防治:

1,玉米播種前消滅越冬蟲蛹:

在玉米播種前結合整地,消滅越冬的蟲蛹,每畝用40%甲基異硫磷或50%辛硫磷300克,加水2.5千克攪勻,再用幹細沙拌成毒土30千克,攪拌均勻後撒施地表,結合整地耙耱,讓毒土和土壤混勻,可有效殺滅越冬的玉米螟蟲蛹。

2,玉米心葉末期防蟲殺蟲:

在玉米心葉末期,可用1%1605顆粒劑每株1.5克左右,撒入心葉喇叭口內預防或殺幼蟲;也可用5%甲基異硫磷顆粒劑和細爐渣按1:5拌爐渣,每株2克撒入心葉內;還可用1.5%辛硫磷顆粒1:15拌細爐渣,每株1克撒入心葉,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滅除效果。

3,玉米穗期藥劑保護:

在玉米抽穗時,用50%敵敵畏8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抽雄的心葉。在雌穗吐絲授粉結束後,用50%敵敵畏800倍液,將藥液弄幾滴在花絲基部,燻殺玉米螟幼蟲。

誘殺防治:

再看看防治玉米螟燈怎麼買這一問題,玉米螟成蟲(蛾子)有趨光性,並且能飛,用亮光高功率燈可引誘成蟲飛去,下面再掛糖醋和敵敵畏的混合液,受燈光引誘,飛離較近時會灼燒翅膀或灼傷,掉在藥液中後會被毒死。

而玉米螟幼蟲有負趨光性(怕光),按道理用黑光燈較好,但它又不會飛動,因而對玉米幼蟲來說,不管是黑光燈還是亮光燈,對它都不起任何作用。


由於燈光能誘殺的玉米螟只有成蟲(會飛的蛾子),所以,買燈時要選用亮光高功率燈,既能引誘飛去,還最大程度的能灼燒翅膀或灼傷肉體,掉在藥液中毒死,所以買亮光高功率燈好。

(注:圖源網絡)


基層農人


【慶雙與三農同行】玉米中的玉米螟怎麼防治?防治燈怎麼買?──以藥物防治為主,燈光誘殺為輔。詳情請看下文。

●玉米螟蟲的生活史:

在玉米栽培中,螟蟲(俗稱鑽心蟲)對玉米的為害是最嚴重的。玉米螟蟲成蟲把卵產在玉米的葉片上,卵孵化後幼蟲先啃食玉米的葉片,然後鑽進玉米植株稈內以及玉米穗(棒子),老熟後的蟲體成繭滿身紅褐色。老熟後的螟蟲在繭內羽化成成蟲後,飛到玉米的葉片上又開始產卵,這就是玉米螟蟲的生活史。

●玉米螟蟲的為害特徵:

玉米螟蟲一年要發生幾代,在玉米育苗移栽後不久即可發生為害。成蟲將卵產在玉米幼苗的心葉中,卵孵化後幼蟲隨即蛀入植株體內,有些螟蟲甚至爬到玉米稈的基部從基部蛀入。在螟蟲為害嚴重時,一株玉米的稈內蛀進幾十條螟蟲,從蛀孔排出大量的糞便。玉米植株受害後,輕者影響生長,重者遇風吹即可折斷。而有些玉米植株的生長點受害後,又會從受害處的下部植株節間萌發新的植株,成叢生長,形成一株玉米上長出多個細小的玉米植株,造成玉米絕收。而蛀進玉米穗(棒子)的螟蟲,把玉米粒成排蛀食,甚至可把整穗(棒子)的玉米粒蛀食光。

●玉米螟蟲的藥物防治:

在玉米苗移栽後,可用毒死蜱乳劑對水噴灑在玉米的心葉上,也可以用辛硫磷乳劑對水噴灑在玉米的心葉上,殺死螟蟲的幼蟲。以後根據螟蟲發生的情況,用以上藥物對水噴霧殺滅,把螟蟲消滅在幼蟲階段,以免蛀進稈內和玉米穗(棒子)內。

在玉米喇叭口時,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顆粒丟進喇叭口內,藥物借雨水和露水溶化後,被玉米植株吸收傳導到植株各部位,殺死玉米的螟去。

●燈光誘殺螟蟲的成蟲:

用黑光燈等誘蟲燈具,安放在玉米地中,夜晚開燈,誘殺螟蟲的成蟲,減少蟲口數量,降低螟蟲對玉米的為害。

防治玉米螟蟲,應以藥物防治為主,燈光誘殺為輔,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慶雙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長最主要的害蟲之一。種植玉米的農戶們基本每年都會遇到玉米螟的危害,然而年年做防治措施,效果並不理想。那麼如何正確科學的防治玉米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一些防治建議。

玉米螟俗稱箭桿蟲、玉米鑽心蟲等,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蟲,可造成玉米產量損失5~15%。因其發生隱蔽,在大規模發生後往往會造成防治困難,減產嚴重。

一、為害症狀及識別

幼蟲頭部深黑色,體黃白色至淡紅褐色,體背毛片明顯。以幼蟲取食玉米新葉、雄穗、鑽蛀莖稈和雌穗,致使葉片出現排空(明顯的識別特徵)、雄穗折斷、折株、果穗被蛀等為害狀。

二、玉米螟的發生特徵和規律

影響玉米螟發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種。

(1)環境因素:玉米螟喜歡高溫高溼的環境條件。一般6~9月發病較為嚴重。玉米螟的生長各階段皆適宜在溫度20~30°左右、相對溼度在60%左右繁殖發育。

(2)管理不當:錯誤的栽培管理,往往直接影響玉米的生長髮育。

(3)越冬殘蟲:蟲口基數大,越冬基數越多,也就影響了來年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三、玉米螟的科學防治建議

防治時間:一般我們選擇在幼蟲的三齡前進行防治。越冬期的玉米地,玉米螟的幼蟲往往潛伏在玉米杆和穗軸中,等待發育時機的到來。所以這時的防治,更多是起到預防的效果。心葉期要重點進行防治,因為這時玉米螟已經開始蛀食花葉。

(1)滅越冬幼蟲:在玉米螟冬後幼蟲化蛹前期,處理秸稈(燒柴)。

機械滅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來壓低蟲源,減少化蛹羽化的數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蟲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餘的秸稈垛按每立方米2兩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噴一個點,噴到垛面飛出白煙(菌粉)即可。一般垛內殺蟲效果可達80%左右。

(2)滅成蟲:因為玉米螟成蟲在夜間活動,有很強的趨光性

所以設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等誘殺玉米螟成蟲,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誘殺7月末結束,晚上太陽落下開燈,早晨太陽出來閉燈。不但誘殺玉米螟成蟲,還能誘殺所有具有趨光性害蟲。

(3)滅蟲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內吸收其營養,致使玉米螟卵破壞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滅玉米螟蟲卵來達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達20%後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時期,約6月末到7月初、隔5天為第二次放蜂期,兩次每畝放1.5萬頭,放2萬頭效果更好。

(4)滅田間幼蟲:可用自制顆粒劑投撒玉米心葉內殺死玉米螟幼蟲。

以上就是玉米螟的防治措施。然而選擇抗病蟲害較強的品種,也是最基礎的減少病蟲害發生率的方式。


木原園


大家好,我是牧豆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玉米螟是玉米生長過程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玉米一整個生長週期中都存在。玉米螟會減少玉米的產量,挫傷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下面我給大家解答玉米中的玉米螟如何防治。


玉米螟防治方法

  1. 我們可以根據當地玉米螟蟲害歷史,找到防治玉米螟的關鍵點,例如在玉米螟的繁殖時期,消滅玉米螟的幼蟲以及蟲卵。
  2. 我們可以選擇玉米螟的天敵進行防治,但是這些天敵不能對玉米造成傷害,例如白僵菌、黑卵蜂等,可以有效消滅玉米螟的蟲卵。這些天敵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有著生態環保的優點。但是這些生物的使用期間,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農藥。
  3. 我們可以利用玉米螟的趨光性,在玉米螟活動範圍內,放置振頻式殺蟲燈,可以誘捕玉米螟成蟲。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購買性誘劑,在玉米螟交配時期使用,減少玉米螟的交配。這樣蟲卵減少了數量,玉米螟的性別比例也失去平衡。
  4. 種植玉米需要合理密植,然後平時做好玉米的田間管理,做好科學施肥,及時排水澆水。然後種植戶需要保持土壤的疏鬆透氣性,平時注意使用藥劑來預防,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玉米螟發病的時候,種植戶就噴灑藥劑進行治療。

其實除了上面這四種防治方法,科學輪作、玉米收穫後秸稈還田等方法也是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的。我看了問題,有人問防蟲燈在哪裡買,其實這種東西在網上都可以買得到。我建議為了有保證,最好是諮詢可信的人,從他們那裡購買。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牧豆人,我們下一個問題見。


牧豆人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長最主要的害蟲之一。種植玉米的農戶們基本每年都會遇到玉米螟的危害,然而年年做防治措施,效果並不理想。那麼如何正確科學的防治玉米螟呢?

玉米螟俗稱箭桿蟲、玉米鑽心蟲等,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蟲,可造成玉米產量損失5~15%。因其發生隱蔽,在大規模發生後往往會造成防治困難,減產嚴重。

一、為害症狀及識別

幼蟲頭部深黑色,體黃白色至淡紅褐色,體背毛片明顯。以幼蟲取食玉米新葉、雄穗、鑽蛀莖稈和雌穗,致使葉片出現排空(明顯的識別特徵)、雄穗折斷、折株、果穗被蛀等為害狀。

二、玉米螟的發生特徵和規律

影響玉米螟發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種。

(1)環境因素:玉米螟喜歡高溫高溼的環境條件。一般6~9月發病較為嚴重。玉米螟的生長各階段皆適宜在溫度20~30°左右、相對溼度在60%左右繁殖發育。

(2)管理不當:錯誤的栽培管理,往往直接影響玉米的生長髮育。

(3)越冬殘蟲:蟲口基數大,越冬基數越多,也就影響了來年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三、玉米螟的科學防治建議

防治時間:一般我們選擇在幼蟲的三齡前進行防治。越冬期的玉米地,玉米螟的幼蟲往往潛伏在玉米杆和穗軸中,等待發育時機的到來。所以這時的防治,更多是起到預防的效果。心葉期要重點進行防治,因為這時玉米螟已經開始蛀食花葉。

(1)滅越冬幼蟲:在玉米螟冬後幼蟲化蛹前期,處理秸稈(燒柴)。

機械滅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來壓低蟲源,減少化蛹羽化的數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蟲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餘的秸稈垛按每立方米2兩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噴一個點,噴到垛面飛出白煙(菌粉)即可。一般垛內殺蟲效果可達80%左右。

(2)滅成蟲:因為玉米螟成蟲在夜間活動,有很強的趨光性

所以設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等誘殺玉米螟成蟲,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誘殺7月末結束,晚上太陽落下開燈,早晨太陽出來閉燈。不但誘殺玉米螟成蟲,還能誘殺所有具有趨光性害蟲。

(3)滅蟲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內吸收其營養,致使玉米螟卵破壞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滅玉米螟蟲卵來達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達20%後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時期,約6月末到7月初、隔5天為第二次放蜂期,兩次每畝放1.5萬頭,放2萬頭效果更好。

(4)滅田間幼蟲:可用自制顆粒劑投撒玉米心葉內殺死玉米螟幼蟲。

以上就是玉米螟的防治措施。然而選擇抗病蟲害較強的品種,也是最基礎的減少病蟲害發生率的方式。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vlog的玖兒


玉米螟也鑽心蟲,是玉米普遍發生的一種蟲害,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 。其中,黃淮流域發生普遍,危害最嚴重 。玉米螟防治時間,玉米螟什麼時候防治效果最好?

玉米螟防治時間應在3齡之前,最隹時間是在大喇叭囗期,危害時幼忠集中在心部進行灌心,時間大約下7月上 、中旬 。

5月以來玉米主產區氣溫接近常年,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對玉米螟越冬幼蟲化蛹和羽化較為有利 。

6月中下旬北方春玉米主產區一代玉米螟越冬幼蟲進入產卵階段,一代幼蟲陸續孵化危害,北方春玉米也將陸續進入拔芽期,是玉米螟防治關鍵時期 。

由此看來,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是玉米螟防治關鍵時期 。

那麼,玉米螟應該怎麼防治呢?

一 管理防治:

1 越冬幼蟲羽化以前,處理玉米越冬寄主的莖稈,消滅越冬蟲源 。

二 選育抗蟲品種。

2 生物防治:

1 玉米螟蛾產卵期釋放赤眼蜂殺卵 。

2 玉米心葉中期用白僵菌顆粒劑施入心葉喇叭口中殺幼蟲 。

3 成蟲發生期利用黑光燈或性誘劑誘殺 。

三 藥劑防治:

1 1.5%辛硫磷顆粒劑按1:15拌土,每株1克撒入心葉 。

2 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15%茚忠威乳油1500倍噴霧,下午噴藥,重點噴施部位在心葉 。










小何在鄉村


防治燈淘寶上就有賣,國惠照明,專業做玉米燈,感覺這個好用

玉米螟防治時間應在3齡之前,最佳時間是在大喇叭口期,危害時幼蟲集中在心部進行灌心,時間大約在7月上、中旬。

5月以來玉米主產區氣溫接近常年,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對玉米螟越冬幼蟲化蛹和羽化較為有利。

6月中下旬北方春玉米主產區一代玉米螟發生發展氣象等級較高。6月中下旬玉米螟越冬幼蟲進入產卵階段、一代幼蟲陸續孵化危害,北方春玉米也將陸續進入拔節期,是玉米螟防治關鍵時期。

由此看來,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是玉米螟防治關鍵時期。

那麼,玉米螟應該怎麼防治呢?

1. 管理防治:

(1)越冬幼蟲羽化以前,處理玉米越冬寄主的莖杆,消滅越冬蟲源;

(2)選育抗蟲品種。

2. 生物防治:

(1)玉米螟蛾產卵盛期釋放赤眼蜂殺卵;

(2)玉米心葉中期用白僵菌顆粒劑施入心葉喇叭口中殺幼蟲;

(3)成蟲發生期利用黑光燈或性誘劑誘殺。

3. 藥劑防治:

(1)1.5%辛硫磷顆粒劑按1:15拌土,每株1克撒入心葉;

(2)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15%茚蟲威乳油1500倍噴霧,下午噴藥,重點噴施部位在心葉。


星聞雜誌社


防治時間:一般我們選擇在幼蟲的三齡前進行防治。越冬期的玉米地,玉米螟的幼蟲往往潛伏在玉米杆和穗軸中,等待發育時機的到來。所以這時的防治,更多是起到預防的效果。心葉期要重點進行防治,因為這時玉米螟已經開始蛀食花葉。

(1)滅越冬幼蟲:在玉米螟冬後幼蟲化蛹前期,處理秸稈(燒柴)。

機械滅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來壓低蟲源,減少化蛹羽化的數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蟲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餘的秸稈垛按每立方米2兩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噴一個點,噴到垛面飛出白煙(菌粉)即可。一般垛內殺蟲效果可達80%左右。

(2)滅成蟲:因為玉米螟成蟲在夜間活動,有很強的趨光性

所以設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等誘殺玉米螟成蟲,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誘殺7月末結束,晚上太陽落下開燈,早晨太陽出來閉燈。不但誘殺玉米螟成蟲,還能誘殺所有具有趨光性害蟲。




走街串巷小李


玉米螟是玉米生產中最常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種玉米害蟲,每年不僅造成玉米大量減產,還影響玉米商品性,造成玉米後期穗腐病發生,玉米螟分佈比較廣泛,世界玉米產區都有!我國玉米螟每年都有發生,輕重不一,種植戶對此害蟲深惡痛絕,雖然也想盡辦法進行防治,但效果並不理想,筆者從事玉米生產多年,進行了歸納,現將玉米螟防治辦法提供給大家,僅供參考!

玉米螟俗名“玉米”鑽心蟲!每年造成玉米減產10%左右,前期發病隱蔽,往往發病後,後期防治困難,造成玉米大量減產,是玉米生產中的大敵!

一、玉米螟的特徵及病株症狀:

玉米螟幼蟲頭部黑褐色,體背毛片明顯,幼蟲主要以吃玉米新葉片、玉米雌雄穗、玉米頸杆為主,造成玉米葉片有明顯被蟲吃咬的空洞,雄穗、頸杆有折斷、果穗被蟲蛀等現象!

二、玉米螟的發病情況

玉米螟喜歡高溫環境,一般每年在6—9月份發病,越是乾旱年份,發病越嚴重。

3、玉米螟防治建議

1、消滅玉米螟越冬幼蟲,全面清理玉米地殘留的玉米秸稈和雜草,進行焚燒處理,採取機械滅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壓低蟲源,減少化蛹羽化的數量,全面清除幼蟲!

2、殺滅成蟲,玉米螟有很強的趨光性,可以利用射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誘殺,7月底結束!對殺滅成蟲很有效!(具體方法請看殺蟲燈使用說明書)。也可以利用性誘劑誘殺成蟲!

3、殺滅蟲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內吸收其營養,致使玉米螟蟲卵破壞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滅玉米螟蟲卵達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釋放赤眼蜂2—3次,每畝釋放1—2萬頭!

4、消滅田間幼蟲,可以藥物噴霧:於幼蟲三齡前,葉面噴灑2.5%氯氟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或75%拉維因3000倍液等藥劑!

5、選擇相對抗蟲玉米品種(非轉基因)!

防治燈可以在淘寶上買的到!你可以去查一下,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採購!(如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