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省完成P2P行政核查,北上廣深是希望,持牌經營是方向


13省完成P2P行政核查,北上廣深是希望,持牌經營是方向

據資管黑板報統計,已有山東省、湖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河南省、河北省、雲南省、甘肅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等地完成其區域內行政核查,並先後公告取締轄內不合規網貸機構,化解P2P存量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13省市先後公告取締轄內網貸機構,但北、上、廣、深、杭等中國金融最發達的地方並未對P2P一刀切,這些更具發言權和代表性的省市對P2P更加包容,P2P的未來在這些地方,在業內人士看來,P2P網貸平臺不會全部消失,符合要求的合格機構將持牌經營。

3月22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網絡借貸風險大幅壓降目前在運營的網貸機構比3年前減少了90%,一批非法集資案件得到了查處,市場的秩序不斷好轉。
一波又一波的監管重拳頻落地,旨在促使互聯網金融行業快速出清,進行行業洗牌,保障互聯網金融行業長期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2019年1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佈了《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將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餘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據資管黑板報統計,已有山東省、湖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河南省、河北省、雲南省、甘肅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等地完成其區域內行政核查,並先後公告取締轄內不合規網貸機構,化解P2P存量風險。
2019年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宣佈取締轄內網貸機構P2P業務。公告稱“湖南省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進行P2P網貸行業專項整治,至今未有一家平臺完全合規通過驗收。其他開展P2P業務的機構及外省在湘從事P2P業務的分支機構均未納入行政核查,對其開展的P2P業務一併予以取締”。
2019年10月18日,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發佈“網絡借貸行業風險提示函”,內容提及:當前,P2P網貸行業正在進行風險專項整治,至今未有一家平臺完全合規通過驗收。未來山東金融局將對全省範圍內未通過驗收的P2P網貸業務全部予以取締。
P2P網貸借款人要遵守合同,按時還款,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網絡借貸平臺上形成的是直接借貸關係,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款義務,否則會對借款人信用造成不良影響。
2019年11月8日,重慶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公告稱,重慶市沒有一家機構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所有P2P網貸業務也未經過金融監管部門審批或備案。同時,對重慶市其他機構開展的P2P網貸業務一併予以取締,任何機構未經許可不得開展P2P網貸業務。P2P網貸機構的業務終止,不影響已經簽訂的借貸合同當事人有關權利義務。
2019年11月16日,河南省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河南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確定了河南省第一批擬註銷網站備案編號的網絡借貸平臺名單,通報稱,2016年以來,河南省網絡借貸行業一直在進行專項整治,至今未有一家平臺完全合規通過驗收,外省在豫從事網絡借貸業務的分支機構也均未在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備案。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網站發佈《網絡借貸行業風險提示》稱,經該省網貸應對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會商會審,目前沒有一家機構業務完全合規。按照整治要求,即日起,對該省業務不合規網貸機構及省外未經許可的網貸機構在川開展的P2P網貸業務,全部依法依規予以取締。公告稱,P2P網貸業務的終止,不影響已經簽訂借貸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和義務。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網絡借貸平臺上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依法依約履行還款義務。

2019年12月13日河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對河北省內開展P2P網貸業務機構行政核查結果的公告》公告,公告顯示根據行政核查結果,並經省網絡借貸風險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商,全省未有一家開展P2P網貸業務的機構完全符合“一個辦法三個指引”有關規定。對行政核查不完全合規以及未納入行政核查的所有開展P2P網貸業務的機構均屬違規經營,全部依法依規予以取締。網貸機構業務的暫停或者終止,不影響已經簽訂的合法借貸合同中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2019年12月19日,甘肅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發佈《關於公佈甘肅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市場退出機構名單的公告》。
甘肅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稱,甘肅省內至今沒有一家網絡借貸公司完全合規通過驗收,外省在甘從事網絡借貸業務及分支機構均未在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網貸公司的業務終止市場退出不影響已經簽訂的借貸合同當事人有關權利義務。由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網絡借貸平臺上直接借貸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本付息義務,出借人有權繼續主張債權。

2020年1月山西省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山西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聯合發佈公告,山西對15家在營P2P網貸機構進行了行政核查,結果顯示15家在營機構P2P業務均不符合“一個辦法三個指引”有關規定,山西省其他開展P2P業務的機構及省外在晉從事P2P業務的機構均未納入行政核查,現對其開展的P2P業務一併取締
公告強調,P2P網貸機構網絡借貸業務終止,不影響已經簽訂的借貸合同當事人有關權利義務。在網絡借貸平臺上直接借貸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本付息義務,出借人有權繼續主張債權。。
2020年2月消息,經過多輪整治檢查顯示,雲南省省無合規P2P網貸機構,全省納入整治的211家P2P網貸機構必須全部依法退出市場。省外P2P網貸機構,未經許可或備案不得在雲南省開展P2P網貸業務。機構退出不影響投資人已經合法簽訂的借貸合同約定的合法權利和義務。投資人和借款人在中介平臺上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當依法依約履行尚未清償的借款本息的還款責任及義務。對借款人存在惡意逃廢債務、惡意轉移財產、虛報融資信息資料等行為,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融資資金,將依法依規加大聯合懲戒力度,涉嫌違法的依法打擊。


2020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發佈“網絡借貸行業風險提示函”顯示,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持續開展網絡借貸(簡稱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截至目前,註冊在該區的21家網貸機構均未全完符合“一個辦法三個指引”要求並通過驗收。其他在蒙開展網貸業務的機構均未經該區金融監管部門審批或備案。
根據內蒙古網絡借貸行業風險提示函顯示,網貸機構停發新標,不影響已簽訂借貸合同的借貸雙方有關權利義務,已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
2020年3月15日,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網絡借貸行業風險提示函》稱,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陝西省持續開展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截至目前,註冊在陝西省的19家網貸機構均未完全符合“一個辦法三個指引”要求,並均未通過省互金整治辦和省網貸整治辦檢查驗收。外省在陝從事P2P業務的分支機構均未納入行政核查,所有開展網貸業務的機構均未經金融監管部門審批或備案。
陝西金融局稱,網貸機構停發新標,不影響已簽訂借貸合同的借貸雙方有關權利義務,已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網絡借貸平臺上形成的是直接借貸關係,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款義務,否則會對借款人信用造成不良影響。

2020年3月17日,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官網發佈吉林省網貸機構取締公告,根據國家P2P網貸機構清理整頓“一個辦法三個指引”有關規定及相關文件要求,現對吉林省納入整治範圍的14家存量網貸機構全部予以取締。
此外,該通報還補充稱,P2P網貸機構的取締,不影響已簽訂的借款合同當事人有關權利義務,已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出借人有權繼續依法主張債權。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本付息義務,存在惡意逃廢債行為將會對自身信用造成不良影響。
2020年3月18日,黑龍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官網發佈一則由黑龍江P2P網絡借貸風險應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簽發的“網絡借貸行業出清公告”。公告稱,截至目前,註冊在該省納入整治範圍的32家網貸機構均不符合國家頒佈的“一個辦法三個指引”有關規定,未通過驗收。
公告同時提及,網貸機構的業務終止,不影響已經簽訂的借貸合同當事人有關權利義務。由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網絡借貸平臺上直接借貸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係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本付息義務,出借人有權繼續主張債權。
13省市先後公告取締轄內網貸機構,但在業內人士看來,P2P網貸平臺不會全部消失,符合要求的合格機構將持牌經營。畢竟北、上、廣、深才是中國金融最發達的地方,也是金融最多元化的地方,更是具有發言權和代表性的地方,P2P的未來在這些地方。

P2P行業的風險整治還將持續一段時間,P2P風險出清是對行業的不合規業務或者不合規平臺的出清,不是對整個行業的出清,對於合規發展,有持續運營能力的平臺,部分良性運營的機構將迎來新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多次提及未來P2P機構需持牌經營,不符合規定的機構最終還是要退出網貸行業。P2P轉型的方向仍然受到廣泛關注,P2P機構持牌經營或成行業另一個重要方向,並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