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在以前,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养狗,鸡可以下蛋换钱,补贴家用,这也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逢年过节还可以杀鸡改善生活。狗可以看家护院,狗还不挑食,十分好养,剩饭剩菜都给他吃。那时候感觉挺好,现在农村养鸡养狗的已经不多了,也没有以前热闹了。


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那时候还经常听到一些俗语,有一部分都是关于这些家畜的,比如今天讲的这句:“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鸡不能养过六年,狗也活不过那年。在古人眼里,如果他们活得太久,就会成精,就像电视剧中聊斋里说的那样,有可能会给人间酿成大祸。


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在民间有这个说法,那就是鸡活久了成精,狗活久了成妖。这些说法在今天我们看来,那就是一个笑话,可是古人对此却是深信不疑。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这样的传说,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白蛇传,讲述的就是千年蛇妖报恩的故事。这些都带有一点神话色彩,也夹杂着一点迷信,不过这都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望。


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而关于狗不能活过八年,在民间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本叫做《易妖》的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大户人家,在此为了介绍方便,我们就姑且称他为陈员外,他子孙满堂,陈员外养了一只白狗,跟随她多年,由于他年事已高,这只狗正常陪伴在她的左右。陈员外特别喜欢这只狗,走到哪里都带着他。可是陈员外年事已高,后来不幸去世,他的家人厚葬了他。


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可是当家人忙里忙外的安葬完老人以后,一直跟随老人的俄那只白狗也就消失不见了,不过大家都在悲伤之中,也就没有在意这只白狗的去向。不过时隔一年之后,这位陈员外突然又回到家中,家人都十分诧异,又高兴又害怕的,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又活过来了呢?只见陈员外说:是一位道士路过他的坟墓的时候,点化了他,他才活了过来。


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家人对他的话也没有怀疑,又开始过上了以前正常的生活。话说这一日是陈员外的大寿,亲朋好友都很高兴,来给陈员外祝寿,席间喝了不少酒,陈员外也喝醉了,瘫坐在摇椅上睡着了。可是不一会,摇椅上的陈员外,却变成了他家原来的那只白狗,一下子把大家吓得没有了醉意,酒醒了一大半,这狗成精了,这还了得,于是趁着他酒醉未醒,就把他乱刀砍死,又用火把他焚烧了。


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啥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于是后来人们就认为,不管是狗还是什么别的家禽,不能养的时间太久,因为时间久了,他们就会通人性,甚至还会成精,给人间带来一些祸事。不过这样的事情放在今天,我们是不会相信的,毕竟这都是传说,没有一点科学依据。不过通过这句俗语,我们从中能受到一点启示: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一旦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发生反常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该引起注意,多加警惕,避免祸事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