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唐 歐陽詢 宋拓皇甫誕碑

宋拓唐皇甫誕碑,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皇甫誕碑》,于志寧制,歐陽詢書,唐刻,宋拓,裝裱成冊,共32頁,每頁縱30.2釐米,橫16.4釐米。

有張祖翼、朱翼盦等題簽,鈐有“翼盦鑑之”、“盧江劉健之鑑藏石墨”等印4方。為“參綜機務”之“務”字未損本。

此碑文28行,行59字。篆額陽文12字。碑文內無年月,據前人考之,為高祖武德時立,又謂貞觀初立,宋時尚在咸寧鳴犢鎮。碑陰有宋皇祐三年(1051年)刻“復唯識廨院記”。碑側原刻花紋,宋時右側已刻題名。以後移至西安府學文廟。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餘君房督學作亭覆之,至二十四年亭圮,此碑中斷,損數十字。現藏陝西省博物館碑林。[1]

此碑書法用筆、結體及字形具有北齊風格,骨氣勁峭,法度嚴整。明王世貞說:“率更書《皇甫君碑》,比之諸碑尤為險勁。是伊家蘭臺發源,然蘭臺《道因碑》,筆筆帶批(隸法),得之家學也。”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歐陽詢書法好帖不止九成宮,此篇成就不亞於九成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