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不是你賺不到大錢,而是不懂分享經濟

如今市場營銷的方式五花八門,最為火熱的就是所謂的分享經濟,個人認為就是利用互聯網平臺,將社會閒置資源進行重新組合,通過大數據計算,對供給方和需求方實現高效匹配,從而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那麼分享經濟又是如何盈利的呢?接下來,從分享經濟的3個行業深度來給解析:

第一,共享交通

這個很好理解,我們見過的摩拜單車、滴滴打車、共享租車等項目,就是利用了分享經濟的原理,但是盈利模式各有不同。

1,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因為行業的特性,沒有實現盈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ofo小黃車的“滑鐵盧”,創始人和團隊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點,最後還面臨鉅額的用戶押金賠償。

2,共享汽車。

滴滴打車不同,一開始雖然也是燒錢,但是經過幾年的發展,滴滴已經完全佔領了中國市場,並打敗了優步,實現了壟斷市場,最終依靠抽取司機的佣金提成,以及平臺的廣告收入,以及金融衍生服務,實現了多元化的盈利。

3,共享私人飛機。

這個大家很少聽聞,它就是Jet Smarter公司,與共享汽車不同,這家公司整合了私人飛機,因為私人飛機的使用率比較低,每次飛行都會出現很多空位,而且購買和運營私人飛機的費用也是非常高的,與此同時,用戶搭乘普通航班也有諸多不方便,比如機場的案件和候機時間太長,高峰期買不到票,這時候,很多私人飛機共享平臺就運用而生了。

第二,共享金融

互聯網催生了共享經濟的發展,共享經濟的模式必然會誕生共享金融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共享金融就是把線下金融的資源重新整合,不斷優化,實現供求雙方的直接交易,從而推動全世界金融行業的諸多變革,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從嚴格意義上來看,這家公司並不是銀行,但是它的資金運作規模,遠超中國任何一家國有銀行。

所以說,共享金融是一種現金的方向和理念,是一種適應後工業時代和消費者主權社會的式,那麼,共享金融又是如何獲利的呢?以共享金融裡面的眾籌模式為例,一般來說,按照回報模式不同,可以分為四類:

對不起!不是你賺不到大錢,而是不懂分享經濟


1,回報式眾籌。

投資者投資項目,項目發起人承若項目成功後會向支持者發放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相當於我給你資金,你要為我提供產品或者服務。

2,股權眾籌。

投資者通過購買該公司的股份進行投資,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股權,這種回報方式是以股份、分紅或者利潤等為主,大多數公司會通過投資者佔股情況進行年底分紅。

3,債券眾籌。

這是按照約定的比例給予利息,解釋投資者可以收回本金,還可以得到承諾的利息。

4,捐贈眾籌。

這種眾籌主要是發起者通過平臺發起公益項目,進行資金或者實物籌資,投資者對項目進行無償捐贈。

第三,共享物品

在很多公共場合,都能看到共享KTV、共享按摩椅等項目,這類項目其實資本也是非常關注的,就拿按摩椅來說,這是一個能批量複製、具有高頻次消費、低單價的服務。

1,共享書籍

Chegg在線校園租書平臺是一個在線教科書租賃平臺,為全世界7000所大學提供教科書租賃服務。

2,共享珠寶

把過去賣珠寶的模式,改變為租賃模式,現在用戶只需要交納5萬元的押金,用戶就可以選一個價值5萬元的珠寶帶回去,如果不喜歡還可以歸還,重新挑選,只需要交納3%的清洗和維護費用。且一年後,用戶還可以退回押金,以及5%的收益率。就靠這個商業模式,這家珠寶公司,一年開了100多家分店,營業額從3000萬做到了15億。

3,共享按摩椅。

粗略的計算一下,比如你要去一次按摩體驗館,服務一次最低也要100元,而按摩椅使用半個小時,只需要20元,性價比很高,一般鋪設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比如在商場、機場、以及高鐵站隨處可見。

小總結:

近幾年,分享經濟浪潮席捲了商業經濟的每個角落,與消費者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似乎都被分享經濟的理念和行為所改造,毫不誇張地說:“分享經濟塑造了一種商業模式,塑造了消費者與消費者、商家之間的關係!”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時代的來臨,分享經濟還將迸發出新的生機,但是萬變不離其中,如果想靠分享經濟模式,吃到商業社會中的一杯羹,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可持續的盈利模式,要把消費者、商家、資源、場景、價值觀、社會影響力等多個方面考慮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