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成為“ 酒仙 ”的原由竟然是?

李白成為“酒仙”的原由

在古代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人喝酒和今天一點也不同,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小酒杯,並且也基本上不是一口就幹,但是古人卻是用的

大碗喝酒,連喝幾大碗都不醉。

而且哪個時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所謂的酒總是晶瑩透澈,古代的酒全都透明如水嗎?古代的酒是因為度數低嗎?那麼古代的酒又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度呢?

在我國古代,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為主要原料,所以也可以稱為“米酒”,在古代酒的過濾技術並不成熟,釀出的酒經過過濾之後,還含有不少的細微米渣,所以呈現渾濁狀態,當時稱為“濁酒”

李白成為“ 酒仙 ”的原由竟然是?

很多古代小說裡常有主人公抱起酒罈子豪飲的場面,基本都是喝的這種酒。

“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此說固然帶有神話色彩,卻也道出古人釀酒的歷史年深歲久。據傳,殷商人極嗜酒,紂王曾經“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

後世出土的殷朝酒器甚多,證明彼時飲酒之風大作。然而,酒又何止是殷朝人特有的嗜好呢?歷朝歷代,貪杯豪飲之人不乏少數,這在古代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可窺一斑。

唐人常喝的酒,有很大一部分是酒體顏色發綠的獨酒。平民百姓都喝得起。濁醪、白醪,都是濁酒。

第一眼看上去,通常有點發綠,唐詩經常可見“綠酒”或“酒綠”,白居易詩中所云的“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說的就是這種廉價綠醅酒,“燈紅酒綠”一詞也由此而來。

李白成為“ 酒仙 ”的原由竟然是?

我國古人還曾長期飲涼酒,不過,到了唐代,飲溫酒之風漸盛。用小火爐的文火燙酒,既可滅菌,亦能保留醇香。如果新釀之酒未經濾清,酒渣就會浮在面表,其色微綠,細小如蟻,故稱作綠蟻酒。

此酒在釀造過程中,細菌與微生物悄然混人,它們便是讓酒呈現綠色的“元兇”,不過還有個說法是因為釀造過程加入了草藥。綠蟻酒價格低廉,因而比較親民。

但是,並非所有綠色的酒都是下品酒,魏徵所釀的醹醁[rú lù]與翠濤就是綠酒中的極品。李世民還曾親自賦詩一首稱歎:

醹醁勝蘭生,翠濤過玉薤。

千日醉不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

蘭生即漢武帝宮中的百味旨酒,玉薤是指隋煬帝時期的名酒。據說時至今日,魏徵故里還傳頌著一支歌謠:

天下聞名魏徵酒,芳香醇厚譽九州。

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盅能消萬古愁。

李白成為“ 酒仙 ”的原由竟然是?

酒體顏色呈綠色,與唐人在酒名中慣用的“春”字相得益彰。唐代以春為名的美酒數不勝數,諸如金陵春、羅浮春、竹葉春、曲米春、梨花春、若下春、石凍春、土窟春、燒春、九壇春、松醪春、富水春、含春王,以及拋青春等,尤其是拋青春的美名,灑脫地氣衝霄漢,同時又淡然得異乎尋常。

唐代韓昌黎先生有詩云:“百年未滿不得死,且可勤買拋青春。”青春的滋味,有著微醺時的飄飄欲仙,更多的是酩酊大醉後的酣暢淋漓之感。

酒的演變

綠酒只是唐代濁酒的一個縮影,在接下來時間裡,釀造的工藝逐步精進,酒的顏色也變了。

通過一遍遍蒸酒,加酒麴和澄清過濾的反覆操作,得到了清澈醇香的相比濁酒稍微高一點度數的上等酒,彼時稱作“白酒”、“清酒”

不過,這可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白酒,白酒是元代之後的事兒了。這清酒就比較高級了,李白就愛喝清酒: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唐代還有琥珀色的美酒。若是制酒環境較佳,釀酒師在釀造時較為用心,如此,酒麴與酒液的純度能得以較好地保持,開封后的美酒濃膩粘稠,呈現華貴典雅的琥珀色,這可是酒中極品了。

李白成為“ 酒仙 ”的原由竟然是?

唐詩中的“酒光紅琥珀,江色碧琉璃,“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皆為此。

唐代尚未出現蒸餾工藝,他們的酒酒精度偏低,所以這些酒並非我們想象中那般辛辣。從度數來看,應該比現在超市裡賣的米酒度數要低,通常是十度以下,那感覺就跟我們今天喝啤酒差不多。

因而,酒仙李白假如有機會與現代人拼酒豪飲,或許不少酒徒都能輕而易舉將他灌得東倒西歪。可以說,彼時的牛飲考驗的是胃容量, 並非肝功能。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來,那是由於調醒中的酒精液度達到20%以質,酵母菌就不再發酵,因此釀造酒的酒精含量般在18%左右。

古代談酒的濃烈程度也有所不同,一宿即可能成的酒稱,這就是“小人之交甘若醴”中所謂的醴,其味甘甜,酒勁不足。

比醴稍加醇厚的酒叫做,唐憲宗曾把一種名日“換骨醪”的美酒視為上品。

而歷時較長,經過多次加工的酒叫做。有學者認為,酎與春酒實屬一物,春酒就是冬釀製,夏始成之酒。

但是,“春酒"這概念尚有爭議。在漢代,春酒釀成後,天子用於敬獻宗廟,是為“飲耐”之祭。漢初規定,每年在長安舉行獻耐、飲耐之時,各諸侯王國要按封國人口貢獻黃金助祭。

漢武帝統治時期,天子以各諸侯國所獻耐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佳為由,王國遭到削縣,侯國被免國,這就是史上重創分封制的“酎金奪爵”

李白成為“ 酒仙 ”的原由竟然是?

無論怎樣,這些釀的濃烈依然不及後世的白酒。明代李時珍語道破天機: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之,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甄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

李時珍所謂的燒酒,“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即今天人們所熟知的白酒,採用蒸餾法所制。經過蒸餾提純後的酒,酒精含量可達60%以上。

所以,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歲月,古人所飲之酒並非清透如水,清亮剔透的高濃度白酒是元代以後的事了。烈性白酒產生之初,人們並不習慣,甚至被視為“有大毒”,“飲之令人透液而死”。但是,時下已然是烈性酒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