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隨心,心念一轉,萬物皆轉,心路一通,萬路皆通”,這話有道理嗎?

龐健40


有道理,人生主要是心的改變與個人思想觀念的改變,比如我們沒有去學習道德經時,認為道德經是古代人寫的,和現在人有什麼關係?

可當我們去了解學習了道德經,才發現老子寫的道德經太好了,每一句話,每一篇都是一個人生怎麼樣處世生存的哲學問題。

所以,人隨心走,心隨境走,境隨識走,認識與學習的越多,瞭解就越多。

畢竟我們做為普通人都是腦袋與認識決定屁股,心裡怎麼想事,實際就會怎麼做事的。

聖人是轉境不轉心,我們凡夫是轉心又轉境。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人隨心走,心隨境走。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首先我先表示,我不否定其他人的觀點,我也有我的觀點,但只代表我個人。我認為這段話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本體自性清靜無染,就象一面鏡子似的,但這面鏡子可以在無常的時間內把你的形象反應岀來,但隨著你的變化也會變化,甚至消失。這個小物質世界就是你心念的反應,就象住房一樣,你建什麼樣,住什麼樣房,初心元初無物。六祖惠能說: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我自本心萬物無,

一切皆由心造出。

相由心生是法語,

心造快樂心造苦。

著相生情心即動,

心隨境變離開主。

離主追物是妄念,

招來煩惱沒幸福。

要想隨心得快樂,

快找大王修頓悟。

修得人心換本心,

紅塵化成極樂土。


大王2639


萬物隨心,心念一轉,萬物皆轉心路一通,萬物皆通。這話有道理嗎?

一個人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納萬物,心容萬物,心生萬法。題目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這是佛家修行人的至理名言。主要強調的是心法合一。心念合一。心行合一。中國古代心法大家王陽明說,叫做知行合一。作為一個修行人來說,起心動念,就干擾了修行,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識得真心,大地根本無寸土。不識心,才認為地大物博。實際上,天地與我同根。萬物皆我一體。佛家認為,一切諸法所生,唯一真心所現,為什麼心念一轉?為什麼心路一通,萬物皆通?因為心念是不可思議的,是非常奇妙的,一念中具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即形容時間很短促。因此說,法無定法。法外無法,法即非法,我心為法。心法通了,則萬物皆通,萬物皆轉,一通則百通。應該說是佛家的上乘心法。


慈音1


萬物隨心,心念一轉,萬物皆轉,心路一通,萬物皆通。

萬物隨心,意思是說一切事物都隨自己的內心變化而變化。

心念一轉,萬物皆轉,意思是說只要自己內心的念頭一轉變過來,外在的一切事物皆會隨著心念變化而變化。

心路一通,萬物皆通,意思是說只要自己的思考方向,思維模式正確,那麼萬物的規律性和變化的法則也會很快掌握住。

如果從哲學角度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形態會影響到物質的發展變化和規律。也就是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從這個角度看,那顯然命題是有失偏頗的。因為萬物與心念就是物質與意識的相互關係。很顯然,萬物決定心念,而心念會反作用於萬物。這是萬物與心念的辯證唯物主義關係。當然這是較一般哲學論而言。

在佛教哲學的體系中,心與物的關係在佛教經典中有描述。比如在《華嚴經》中就說到: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去觀法界的體性。皆由心造而已。

在《華嚴大疏》《三藏法數》等經典中都有說到依報與正報的相互關係。簡單的說,正報乃是正實果報,心身者是也。而依報乃是身心之外的所有萬物。言依報隨著正報轉。若正報常轉,則依報也會隨之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只要心念一轉,外在的一切事物和人都會隨之變化而變化。然依報若是有所變化,也會影響到正報。

而心路一通,萬物皆通一句,可以理解為只要你具足正知正見,依理而悟,萬事萬物的道理與變化規律沒有不通達的。所謂一念通達念念通達,一門通達則門門通達。萬法不離其中。

所以佛法裡講:一念具足三千界。六祖慧能在《壇經》也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也是對本文主題的最好詮釋了。











妙香芳開


分情況來看

如果你說的“心”是你問問題的這個心,是這個能聽能看能知覺的心,那這句話就得分析分析。這個心叫意識心,是妄心,妄心是不能轉物。這個心不管怎麼轉,萬物也不會轉,反過來這個心是隨物轉的,所以我們會追逐好看的,好聽的,好吃的,心隨著這些慾望在轉。當遇到逆境,不順心境,心又隨著升起煩惱,嗔恨,嫉妒等。當然當煩惱升起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樣不好,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讓我們能暫時脫離煩惱,這樣我們感到念頭通達了,我們可以說心路通達了,但這也是狹隘的,因為只是這一路暫時通了,並不能萬路皆通。而這樣雖然念頭通了,但並不是轉物,只是意識心從一種態度變成了另一種態度,物還是物,事還是事,該解決的問題還得想辦法解決。總之,意識妄心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但它沒辦法轉物,萬物隨心,並不是隨妄心。

第二種情況,如果你說的“心”是佛教中說的“萬法唯心”的心,那這個“心”是指的實相真心,並不是我們當下能知能覺的心。那麼這句話就能說得過去了。萬物隨心隨的就是這個心,“心念一轉”相當於“一念悟即佛,一念迷即眾生”中的“一念悟”,意思是用意識妄心頓悟入實相真心,即開悟明心,這時便能“萬物皆轉”(上邊“一念悟即佛”不是指成就佛果,而是指自性佛)這樣也是心路一通,萬路皆通。


曠劫精勤


這句話說的非常對,心念一轉,萬路皆通。

其實一個人所有的一切都是靠你的心轉,佛家有句話叫做,相由心生,念由心轉。

你的穿衣打扮,你整個的相貌,是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變化著,一切的心念都寫在你的臉上,寫在你的相上,他騙不了別人。

你是一個大度的人,你是一個萬事能看開的人,那麼你的臉上充滿著陽光,充滿著光亮。

你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你是一個視財如命的人,你是一個對所有的物質都貪濫的人,你的臉上也寫著狹小和狹隘。

所以這句話說的特別好,心念一通,萬路皆通。

如果你的心念不通,即便天下都是你的,你也不會開心快樂。

你還有更大的貪心在等著你。

如果你的心念通了,你稍微擁有一點,你就覺得無比的快樂。



王燁藝述匯


有,佛家講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每個人看到的東西其實都是自己內心映射出來的,舉個例子,同一個人,喜歡他的人看他就好看,不喜歡他的人就不好看,難道這個人會變嗎?不是的,是自己的心在變!再舉一個例子,在車上睡覺,在家裡睡覺,為什麼車上噪音那麼大還能睡著,家裡有點噪音就睡不著了,因為心,心接受了那個環境!


國學社


通者,無所不通也。


俺來也81


萬物隨心,心念一轉,萬物皆轉,心路一通,萬物皆通。

這段話只是在說,人有啥不如先有個好心態!人的好心態能最大限度地改善自己的一生,性格決定命運。但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撼動不了的,二者不可唯一是尊。


芳緣緣方圓


正則心現,勢出心見,馭需正念,勢分兩邊,中正盡顯,大道賢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