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上期小松推送了“老底子松江人常去的米店,你一定有印象”,帶你瞭解松江老字號“周公記米店”的歷史。

與大家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米店了,本期我們繼續從周公記米店說開去,跟著小松繼續瞭解松江居民買糧的變遷。↓↓↓


從周公記米店說開去(下)

朱菊芳

周公記米店後來改為黑魚弄糧站,劃片供應糧站地段的街道居民和企業單位的購糧。為方便就近購糧,松江城廂設有東門、平橋、岳廟、長橋、馬路橋、塔橋、倉橋多家糧管所、糧站,農村集鎮居民亦有指定糧站購糧。其中馬路橋糧管所糧站業務量更大些,因為是糧站與糧管所設在一起的,還要受理計劃供應之外的申購、審批,如三班倒的工廠企業、事業單位,值夜班的職工要供應宵夜飯,要按實際需求申報計劃,經由指定糧管所審定後再向糧站購糧。

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70年代起,松江縣各糧站都安裝了半自動發米機(《松江糧食志》插圖)

本人的工齡比較長,在多個崗位工作過,與糧食行業職工的接觸甚多,還有小時候的同學在米廠工作的、居住在同一小區同一幢樓層的鄰居在糧食行業工作的,有的不只是面熟相識,都互相叫得出對方的尊姓大名,退休後遇見時還會拉拉家常、問安道好。


糧食計劃供應直至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後期到實行市場經濟後才被取消。說來也怪,以往實行定量供應,基本有保障,但總是有餓吼吼的感覺;計劃供應取消了,餓吼吼的感覺也消失了。這歸功於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能填飽肚子的其他副食品、瓜果、蔬菜、畜牧水產等產業都發展了,進入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年代。

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計劃經濟時代松江流通過的部分糧票(《松江糧食志》插圖)

糧食問題解決了,馬路橋糧站作為商業網點,仍舊銷售糧油,存在過一段時間,老職工們包括剛退休的職工依然服務在櫃檯上,接待購糧拷油的顧客。在中山西路地塊拓寬改建為華亭老街時,門店遷至人民北路人樂小區東大門內側,東面外牆上掛上銅鑄“松江區糧油貿易公司經營部”的招牌。因為店內服務員都是即將退休和已經退休的同志,因此小區居民都把它叫成“老人店”。

久而久之,“老人店”的稱呼傳開了,也出名了,不瞭解的人聽了就與《新民晚報》和電視廣告常播放的老年鞋呀、老光眼鏡呀、老年服裝呀這類廣告聯想起來。其實不是,它仍是以經營糧食大米為主,同時售賣一些雜糧、豆類和營養食品。

老人店規模不大,只是雙開間門面,但品種之多不亞於一些小超市,銷售的食品、副食品遠遠超過原來糧油供應站的品種。餅乾糕點、豆製品以及時令節日食品都會供應,如端午節有粽子,重陽節有重陽糕、米糕,春節有水磨年糕。還會有香菇、粉絲、鴨蛋、皮蛋等副食品,以及醬油、麻油、香醋、黃酒等調味品。在店堂中擺了一些散裝類餅乾,任顧客隨意挑選,不限數量,買多買少,悉聽尊便,一斤半斤二兩三兩都可以。

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位於人樂小區的“老人店” 李宏波 攝


周公記米店與國家糧油供應站再到老人店沒有內在的因果關係,在此所記的,是它發展變化乃至改革開放後一路走來的歷程。


資料:松江微歷史



米店、糧站、“老人店”,藏著無數松江人的購糧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