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管弦乐《泰山颂》之《攀登》美学分析

一、乐章简介

第四乐章的曲式结构与第一乐章相同,都是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该乐章的首尾部分都用“泰山”主题构成,旋律音调的重复手法再次应用于其中。中间部分是引出的新的旋律音调,并采用关系调及同宫系统调等转调手法组织音乐的发展演变。

在具有山东民间打击乐特色的战鼓隆隆声中,唢呐群吹出了宏亮的“泰山”主题,它似乎向人们宣告:攀登泰山顶峰的进军号角吹响了!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二、美学分析

随之而来的是“泰山”主题的变体,也就是由高音唢呐所演奏的“泰山”主题的变体。从该乐章的第9-24小节,可以看出,这个貌似“泰山”主题的变体与“泰山”主题最大的区别,在于节奏和速度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在这里乐队以果断的节奏和进行曲速度,在b 羽调上奏出,表现了登山者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豪迈气概,这种节奏和速度的改变,是整个情感的一次升华,把整首乐曲的情绪逐渐推向高潮:

6 2.3 |16 53 |6. 5 |6. 0 |6 2.3 |16 56 |3. 2 |3. 0 |2. 32 |1 12 |3. 1 |

23 5 |6.5 61 |2. 3 |76 53 |6. 0 |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又一阵欢腾热烈的击鼓声后,乐曲巧妙地转入其关系大调(D 宫调)上:

7 6.7 |5 6.7 |6. 5 |6 - |7 6.7 |5 6.7 |3. 2 |3 - |3. 6 |1 12 |3 21 |2 5 |6 6 |

5 35 |1 . 2 |1 - |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在乐曲的发展变化中,作者继续运用了我国民间乐曲中所特有的调式、调性转换手法,使乐曲的表现力大为丰富,它仿佛描绘人们在风光秀丽而又崎岖蜿蜒的山途中满怀信心地前进着,尤其是当旋律转入上方四度的G 大调时,更使人产生这种联想。

最后,乐队全奏“泰山”主题,在这里它不仅与第一乐章的音乐遥相呼应,加强了全曲的统一、整体感,而且由于这一主题在以上各乐章中不断地变体出现,它的再现很自然地形成全曲的最高潮,体现出攀登者经过艰难险阻和风风雨雨,终于登上泰岳顶峰的豪情壮志。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泰山再高,有志者都是能攀得上去的,这是本乐章的中心思想。正如作者的诗句所述:

沉浮数千载,

风雨摧不衰,

再攀新征程,

自有英豪在。

这四句诗,对该乐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作了生动、形象的概括。“泰山”主题及其变体的再现是整首乐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作曲家运用这个最能表现泰山气魄的主题在多个乐章中运用,使乐曲既准确地塑造了“泰山”的形象,又流露出浓郁的民族风格,民间音调的运用,更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音乐的吸收与运用。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泰山颂》这部作品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青睐与喜爱,并成为代表山东向建国30周年的贺礼,与整首乐曲主题旋律所流露出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分不开。《泰山颂》的问世不仅结束了山东没有能够代表山东地方特色的大型民族器乐作品的历史,而且在体现山东民间音乐文化与鲜明的时代精神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但推动了山东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发展,也使山东悠久的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传播,为以后的器乐乃至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组曲概述

《泰山颂》在乐曲的发展变化上,作曲家主要运用了我国民间乐曲中所特有的调式、调性转换手法,如:在第一和第三乐章中主要运用了同宫系统的转调手法,第二乐章运用了同主音转调手法,而在第四乐章中则是同宫系统转调之后上四度模进把旋律转向G官调,最后因再现第一乐章的“泰山”主题而回归到乐曲开始的d羽调,从而加强了全曲的统一、整体感,使得乐曲在最后形成了全曲的最高潮,体现出人们克服了攀登泰山时的艰难,最终登上泰山的喜悦心情,象征着中国人民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坚定决心。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在调式、调性的安排上,该曲主要采用宫调、徵调和羽调,在表现“泰山”主题时,作曲家采用了小调色彩的羽调式,这在遵守传统的同时,也彰显了作曲家不拘一格的创作特色,使得乐曲的表现力大为丰富。

在《泰山颂》的创作中,作曲家不仅大胆吸收民间音乐元素,而且各种民族乐器的性能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其创作技法不仅注意了西洋与传统相结合的作曲原则,而且使得整部作品在和声、旋法的运用以及民族调式调性的处理手法上都作出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这与作曲家所具备的创作才能和他所积累的丰富的民间音乐知识密不可分。但是,这种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绝不是简单的几条民间旋律的演示,而是将其深刻地融汇在自己的音乐语汇中。

《泰山颂-攀登》讴歌了中国人民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下文已作诠释

音乐学家乔建中对金西在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一向珍爱民间旋律,并把它们视为音乐创作的珍贵的种子,他特别善于抓住某些特性的音乐材料,但在运用它们时,却惜墨如金十分谨慎、从不滥用。”

一部优秀的器乐合奏作品,除了要有特点鲜明的主题以外,配器也是让整个作品更富有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作曲家为了更好地突出山东地方特色,运用了传统的曲式结构,再现性原则贯穿始终,并且充分发挥了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性能,特别注意了各组乐器之间的交替与呼应。由此可见,《泰山颂》的配器就在各个乐章中较好地发挥了各乐器组的性能,完美地表现了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