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怎樣選種催芽?

手機用戶61941778840


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在栽種過程中不會出現缺苗。

同時,催芽過程中,可淘汰病爛薯,有利於全苗壯苗。催芽方法: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並保持在20℃左右的溫度和經常溼潤的狀態下,為了保持溼潤,可以在馬鈴薯表面蓋上用稻草編織的草蓆,在草蓆上撒上水,種薯經10天左右即可萌芽。

催芽時,種薯用0.1%-0.2%的高錳酸鉀液浸種10-15分鐘或用2%硫脲浸種20分鐘,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土豆怎麼種植

1.切塊催芽。

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幹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

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釐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

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幹。當芽長到長0.5~1.0釐米時,開始播種。

2.整地開溝。

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釐米,小行40釐米。

3.播種蓋膜。

春分到清明為最佳期,在此應該特別提出的是:脫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釐米。播種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順溝噴灑,防止地下害蟲。有機肥可直接撒如溝內或整地時撒入;化學肥可劃入溝內或撒在種塊之間(注意不能與種塊直接接觸)。

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4.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

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衝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釐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5.合理施肥。

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據實驗,每增施1公斤硫酸鉀肥,可增產土豆100~150公斤。

今天介紹了土豆催芽的方法以及種植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影小太陽


土豆怎樣選種催芽?

選擇優良品種種植是提高土豆產量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耕作水平和商品薯的用途,選擇適合作當地栽培的優良品種。品種確定後就要精選塊莖,並不是每一個土豆塊莖都符合播種的標準。因此在播種前必須進行塊莖選擇,這是土豆高產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同品種的塊莖形狀、皮色、肉色、芽眼深淺都不一樣。要逐個選擇色澤新鮮、健壯、綿羊病斑、綿羊蟲眼,表皮嫩薄光滑、形狀整齊、芽眼較淺、發芽均勻、幼芽短壯、綿羊受凍的幼齡塊莖。塊莖不要過小,一般以50—70克為好。過大用種量大,浪費種薯。過小有緣不足,將來長出的幼苗瘦弱,影響產量。

對過大的塊莖進行切塊,減少浪費,切塊有打破休眠的作用,對秋播塊莖有一定作用。切塊要切成塊,不能切成片。每塊留有幾個芽眼,切大塊莖時,最好基部切下食用,上部切成幾塊作種。60克左右的可以縱切分成兩半。100克左右的可以一刀切開縱斜切法。150克左右的可以把基部切下食用,上部斜切。切好後放在通風處攤開晾乾,使切口癒合,以防感染病菌,然後播種。

土豆催芽可以提早出苗,苗壯而整齊,提早成熟,提高產量。在播種前半個月將休眠期沒有過的土豆塊用2—3PPM的九二0溶液進行浸泡5—10分鐘,合作用0.05—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6—48個小時。將經過處理的種薯塊放在15—18℃及相對溼度70%的溫床合作溫室內,鋪一層溼沙,放一層種薯,連放兩層覆蓋上溼沙,再蓋上草簾保溫保溼,一般一個星期左右,等芽長1釐米左右,使土豆塊見光變綠後就可以播種。


老周說三農


50g左右的種薯可從頂部到尾部縱切成2塊;70-90g的種薯切成3塊,方法是先從基部切下帶2個芽眼的1塊,剩餘部分縱切為2塊;100g左右的種薯可縱切為4塊,這樣有利於增加帶頂芽的塊數。對於大薯塊來說,可以從種薯的尾部開始,按芽眼排列順序螺旋形向頂部斜切,最後將頂部一分為二。


農家食品


土豆催芽

(1)催芽時間:播種前20—25天切塊後催芽。

(2)催芽方法:分室外催芽與室內催芽兩種,催芽溫度15—20度為宜,嚴格控制溫度不超過25度。

①室外催芽,採用陽畦進行催芽,陽畦底部距地面40釐米。每300斤種薯約需陽畦2平方米,切塊前3天整好陽畦,提前升溫。薯塊堆積厚度不能超20釐米,從陽畦北面倒入薯塊,距陽畦南端40釐米不宜放置薯塊,薯塊上部蓋草簾或沙子,噴灑適量溫水,保持草簾或沙子潮溼即可(注意草簾應在畦外灑水,以防漏水爛種)。草簾上部蓋薄膜。在催芽過程中,視草簾或沙子潮溼情況,可適量噴灑1-2次溫水,以保持適宜的水分。15天后,分揀出芽長1釐米以上的薯塊在陽畦內單獨存放練芽,不再繼續蓋草簾。達不到標準的可繼續催芽,20天后,揭開草簾見光練芽。

②室內催芽:如室內溫度適宜,可在室內散射光下催芽,室內溫度低時,可在塑料棚內催芽,將種薯排到棚內,上蓋2-3釐米潮溼沙子,催芽過程中,及時檢查,出芽1—2釐米後,輕輕扒出薯塊,播前3—5天放於散射光下低溫練芽。

(3)薯塊運輸時使用筐或紙箱裝運,切忌使用編織袋、麻袋等袋子,以免損傷薯芽


燕子的生活故事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第一:催芽

想要種植土豆的話,就需要在種植之前5周左右就需要給土豆催芽了,為什麼要催芽呢?主要作用就是讓它成熟的時間縮短,提高產量,在種植的過程中不會出現缺苗的情況。

先把土豆從中間切成四塊,每塊至少有一個芽,切得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切到芽,切好以後,放入菌靈劑中進行殺菌處理,如果沒有的話,側可以用木灰加水來代替,等土豆塊晾乾以後,就需要給土豆催芽了。先準備一個盒子,底下鋪一層土,再把土豆以此擺好。

上面在鋪一層土,再用棚膜覆蓋放在溫暖潮溼的地方,催芽期間,澆兩次水就可以,一旦芽眼開始發育,你就可以把土豆直接種植到土壤中,但不用把土豆種的那麼深,只需要將他們放入7釐米即可,間距為40釐米。

第二:做好保溫工作

種好以後,上面不需要再鋪一層土,只需要準備好厚厚的乾草,將乾草覆蓋在放置好的出芽種薯上,注意上面需要用樹枝壓好,為了防止乾草被風吹走,再鋪乾草之前,需要先澆透水,不食用土壤覆蓋而使用乾草覆蓋的好處是,你可以看到土豆苗探出來。還可以控制任何想要生長的雜草,如果是大產量的話,就需要用土來進行覆蓋了

第三:澆水

馬鈴薯的澆水時間是不是固定的,要按照出苗的情況,和當地的天氣來定馬鈴薯一生中需要水的關鍵時期只有兩個播種期和開花期,在進入盛花期的時候,是莖葉生長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要多澆水,如果這個時候缺水,可能就會導致馬鈴薯減產百分之三十左右。在生長期間,土壤的溼潤度以及田間的水量,保持在70%左右為宜,出芽以後則根據土壤溼度來決定這個時候的土豆需水量並不多,接下來就是盛花期,土壤水分和田間水要保持85%左右。

第四:施肥

馬鈴薯的施肥規律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比例為1:0.4:2還有馬鈴薯是喜鉀作物,具體施肥量為畝產1500公斤左右的地塊。每畝施肥1500-2500公斤,高產地區的施肥量可以適當增加,追肥要早施,要結合馬鈴薯的生長期進行合理的使用。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山裡姑娘阿妹


根據馬鈴薯塊莖的分類和特徵,選種時,應選擇薯形整齊、符合本品種特性、薯皮光滑細緻柔嫩、皮色鮮豔等特性的塊莖。淘汰那些薯形不整、尖頭、裂口、變長、變圓、畸形、表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眼凸出等不良性狀的塊莖。如塊莖已萌芽,則應選擇芽粗壯者,淘汰幼芽纖細或叢生的塊莖。

馬鈴薯種薯大小以50~160克為宜。如種薯過大,雖可獲高產,但因種量增大,成本增加;種薯過小,植株長勢弱,生長量小,則會降低產量。每畝用種量一般在125~150千克。

1、選擇時間

我們在給土豆進行催芽之前,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一般來說,土豆催芽之後不能保存太久,而催芽本身也需要時間,因此我們最好選擇在播種之前的20-25天左右進行催芽的工作,以便於播種時能夠趕得上。

2、室外催芽

土豆催芽的方法之一就是室外催芽法。我們需要先準備離地40釐米的陽畦,然後倒入切成塊狀的土豆,覆蓋上草簾或者沙子。在催芽的過程中,要保證草簾的溼潤,因此可以用薄膜包住,及時補水,等待15天后出芽。

3、室內催芽

如果室內的溫度比較適合,也可以在室內進行催芽,在散射光照射的環境下,將薯塊攤開,覆蓋上2-3釐米厚度的潮溼沙子,在催芽的過程中及時檢查,出芽1-2釐米後取出薯塊,播種前3-5天放在散射光下進行練芽。

4、注意事項

在催芽的過程中,我們要保證覆蓋物處於一個比較潮溼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出芽順利,但覆蓋物不能直接澆水,否則容易使水滴直接澆到薯塊上引發腐爛。催芽完成後取出和運輸時,都要注意不能使用麻袋,以免碰斷薯芽。





火鳳凰tt


1.切塊催芽。

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幹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

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釐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

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幹。當芽長到長0.5~1.0釐米時,開始播種。

2.整地開溝。

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釐米,小行40釐米。

3.播種蓋膜。

春分到清明為最佳期,在此應該特別提出的是:脫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釐米。播種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順溝噴灑,防止地下害蟲。有機肥可直接撒如溝內或整地時撒入;化學肥可劃入溝內或撒在種塊之間(注意不能與種塊直接接觸)。

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4.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

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衝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釐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5.合理施肥。

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據實驗,每增施1公斤硫酸鉀肥,可增產土豆100~150公斤。

今天介紹了土豆催芽的方法以及種植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歐婉


挑選種皮光滑,而且在色澤上面也是比較鮮明的那種,土豆表皮有龜裂的不能夠當種子,其次有畸形或者是有病斑的這類也是不可以要的,因為選的這些土豆就算是種植到土地下面也是沒法發芽的。

我國的氣溫相差比較大,不同的地區土豆種植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我國大部分的地區土豆是在每年的10-12月份進行種植,當然如果一年四季這個地區的溫度都相差不大,就可以四季種植。

在我國南北地區的種植時間不同,比如說東北地區,是在4-5月種植土豆。湖南、山西一般在在2、3月和8月種植兩季,浙江地區在1、2月和9月一年兩季種植,土豆的種植時間基本上是由種植地區的溫度決定。

擴展資料:播種時要按照一定的間隔進行栽種,土豆在地下的生長需要足夠的空間,空間不足會導致土豆的個頭小,並且產量低。

施肥:馬鈴薯的施肥要遵循四個原則,即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在栽種的時候要施一次基肥,肥料儘量以農家肥為主,注意肥料不能直接接觸到種塊。

田間除草要特別小心,不要撥動土豆的根部,尤其是在花期,如果根部鬆動輕則降低產量,重則導致整株壞死 。發芽是預防馬鈴薯栽培中病害和高產的重要措施。播種前的繁殖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種植期間不會出現幼苗短缺。

同時,在發芽過程中,可以消除病害馬鈴薯,這有利於所有苗壯幼苗。發芽方法:將種薯用沙子分層,厚度約3-4層,並保持在約20℃的溫度並經常溼潤。為了保持溼潤,你可以用稻草將它編織在馬鈴薯表面。稻草墊,灑在墊子上水,種薯可以在大約10天內發芽。

發芽時,種薯用0.1%-0.2%高錳酸鉀浸泡種子10-15分鐘或用2%硫脲浸泡20分鐘可以提高發芽效果。

擴展資料

病害防治

馬鈴薯晚疫病俗稱“火風”,是馬鈴薯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在我國馬鈴薯產區普遍發生,流行的年份常造成2 ~ 4成減產。

1、症狀

晚疫病可發生在葉、葉柄、莖和塊莖上。葉部病斑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生,產生圓形或半圓形暗綠或暗褐色大斑,邊緣不明顯。在空氣溼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可擴及葉的大半以至全葉,並可沿葉脈侵入葉柄及莖部,形成褐色條斑,使葉片萎蔫下垂,最後整個植株變為焦黑,呈溼腐狀。

2、防治方法

應採用以推廣抗病品種,選用無病種薯為基礎,結合消滅中心病株、藥劑防治和改進栽培技術等綜合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利用抗病品種控制晚疫病效果較好,但不能持久。播種前精選種薯,淘汰帶菌塊莖;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合理灌溉;馬鈴薯生長後期進行培土;在流行年份,收穫前兩週割秧,可避免薯塊與病株接觸,降低薯塊帶菌率。







九獅山下的亦白


 土豆適應性廣、栽培簡單、產量高,有著很好的經濟效益,在北方已經有大面積栽培。那麼種植土豆如何選種呢?下面是為你整理的種植土豆選種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土豆選種方法

  1、深耕整地

  馬鈴薯適合砂壤土種植,深耕可使土壤疏鬆,透氣性好,並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為馬鈴薯的根系充分發育和薯塊膨大創造良好的條件。馬鈴薯的鬚根穿透力差, 土壤疏鬆有利於根系的生長髮育,根系在土壤中發育得愈好,植株生長勢愈強,產量愈高,特別是對前期生長比較緩慢的品種尤為重要。

  2、肥料準備

  馬鈴薯是喜肥作物,尤喜有機肥。按照無公害生產標準和肥料施用準則,有機肥既可以提供全面的營養,又可以改善土壤物理結構。一般施有機肥15~30t/hm2(或農家肥 75t/hm2左右),過磷酸鈣750kg/hm2、硫酸鉀600kg/hm2、尿素150kg/hm2。

  3、催芽

  春播需種薯1800kg/hm2左右。要挑選出符合品種特徵、完整、無病蟲害、無傷凍、表皮光滑、顏色好的薯塊作為種薯。播前催芽可以淘汰病薯,幼芽髮根快,出苗早而齊,發棵早,結薯早,有利於高產。北方地區一般採用室外催芽,選擇背風向陽處挖寬1m、深50cm 的催芽溝,按室內催芽方法將切塊擺放在溝內催芽,溝上搭小拱棚以提高溫度,17:00蓋上草苫保溫,8:00 揭去草苫提高溫度。切塊要求:每千克種薯切50塊左右,每塊以25g左右為宜,切塊大小要一致,至少每塊上要有1個芽眼。換塊時切刀用酒精或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切口離芽眼要近,可刺激早發芽,利於早出苗。

  4、播種

  適時播種對植株的生長髮育有重要影響, 是取得高產的關鍵環節。

  (1)土壤10cm 深處地溫達到8-10 ℃時播種;

  (2)馬鈴薯春播出苗時要避免霜凍,一般根據當地終霜日前推20~30 d為適播期;北方一般在4月20日左右播種;

  (3)應把薯塊形成期安排在適於塊莖形成、膨大的季節,平均氣溫不超過23℃,日照時數不超過14h,有適量降雨。多雨地區要實行小整薯播種,避免田間爛薯,造成減產。

  5、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目的在於運用科學、綜合的農業技術,為馬鈴薯植株創造良好的生長髮育條件,是促早熟高產高效栽培的重要環節。

  (1)馬鈴薯的田間管理,應突出一個“早”字,總的要求是前期早發、中期穩長、後期晚衰。

  (2)管理的重點是,前期及時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後期注意排、灌,防止病蟲害。馬鈴薯齊苗後應及時人工除草。

  (3)追肥宜早不宜晚,苗出齊80%後,進行第1次追肥,施尿素225kg/hm2左右,追肥後要及時灌水,現蕾期進行培土、澆水。開花初期薯塊進入迅速膨大期,結合除草進行第2次培土、澆水,植株封壟前培完土,防止塊莖外露變綠,可視植株長勢決定第2次追肥,一般不追肥,若需要,可少量追施尿素,約150kg/hm2。

  土豆種植管理技術

  一、除膜培土。當土豆地上部的莖稈和葉片達到30釐米左右的高度,土豆現蕾前後,塊莖開食膨大時,外界的氣溫穩定在30℃時,要及時拔除;壟間的雜草,並在土豆根部培土兩次。通過培土可以提高土豆產量,防止土豆塊莖青皮病的發生。

  二、澆水施肥。土豆塊莖膨大需要充足的水肥供應,當塊莖有核桃大小時可結合澆水追肥,土豆屬於喜鉀性作物,對鉀肥的需求量較大。在澆水時畝追施氮鉀肥20公斤,隔10天再追肥一次,連續追肥兩次。

  三、防止害蟲。土豆進入生長中後期,主要蟲害有蚜蟲和蠐螬兩種害蟲。蚜蟲以危害葉片,吸食土豆葉片的汁液,並且還極容易傳播土豆病毒病,明顯影響土豆的產量。選用10%的吡蟲啉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用藥兩次。蠐螬是土豆生產中一種常見的害蟲,主要啃咬土豆塊莖,造成產量下降,商品性變差,影響種植收益。防治方法是,選用辛硫磷灌根,每畝用藥1~1.5公斤,在傍晚前後結合澆水灌根,可起到明顯的防治效果。




農民小小胡


想要給土豆催芽,我們就要注意時間的選擇、室外催芽法、室內催芽法和注意事項等。在播種前20-25天左右切塊進行催芽,放入陽畦中,覆蓋潮溼草蓆,或在室內將薯塊覆蓋潮溼沙子,運輸時注意不要碰斷薯芽。

土豆催芽怎麼做

1、選擇時間

我們在給土豆進行催芽之前,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一般來說,土豆催芽之後不能保存太久,而催芽本身也需要時間,因此我們最好選擇在播種之前的20-25天左右進行催芽的工作,以便於播種時能夠趕得上。

2、室外催芽

土豆催芽的方法之一就是室外催芽法。我們需要先準備離地40釐米的陽畦,然後倒入切成塊狀的土豆,覆蓋上草簾或者沙子。在催芽的過程中,要保證草簾的溼潤,因此可以用薄膜包住,及時補水,等待15天后出芽。

3、室內催芽

如果室內的溫度比較適合,也可以在室內進行催芽,在散射光照射的環境下,將薯塊攤開,覆蓋上2-3釐米厚度的潮溼沙子,在催芽的過程中及時檢查,出芽1-2釐米後取出薯塊,播種前3-5天放在散射光下進行練芽。

4、注意事項

在催芽的過程中,我們要保證覆蓋物處於一個比較潮溼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出芽順利,但覆蓋物不能直接澆水,否則容易使水滴直接澆到薯塊上引發腐爛。催芽完成後取出和運輸時,都要注意不能使用麻袋,以免碰斷薯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