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創業,不代表它沒有經營風險

低成本創業,不代表它沒有經營風險

創業者的先行優勢:時間就是成本。

時間所耗費的成本,遠比你預想的要多得多,這在我服務過的創業者的案例中,已經得到各種充分驗證,我印象最深的是,

2005年,當時我給公司提案一個新項目,只需要100萬的啟動資金,保守估計可以在2-3年內創下預估2-3個億的市場營收,當然這是在公司已經具備了很多資源可再用的情況下的可行方案,後來由於一些特殊原因這個提案擱置了。

一年以後當公司重新啟動這個項目方案時,100萬已經成為零頭了,最後老闆用了2000萬來啟動,當然運營策略,也從輕資產運作轉變成重資產配置,最後這個項目也取得了成功的,短短兩三年就創造了行業類目TOP前三的佳績。

低成本創業,不代表它沒有經營風險

再說另一個我親自參與的公司,我發現每次我們新項目進入市場不到3個月,就會出現很多山寨產品,或是除了商標不一樣以外幾乎長得一模一樣的商品,就擺在你公司產品的旁邊,他們以更低的成本和價格,來和我們競爭,可是我們卻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原創沒有保護,這對於在研發上或是產品創新上,花費時間和成本的創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因為你花費了高額成本,可是競爭對手只需要依葫蘆畫瓢,快速複製你的東西,就可以來和你爭市場賺利潤。

這樣的局面,讓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只有做產品的思維,公司需要更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我很感謝我的公司聽從了我關於轉型的建議,編制更高預算給產品研發團隊、產品專利、核心技術專利等,並開始注重商業模式轉型與升級,將可行的商業模式變成現金流。

低成本創業,不代表它沒有經營風險

雖然當新產品推出,進入市場幾個月後,同樣的出現各種山寨產品。如果要維護市場,和這些侵權者打官司,這需要具大的財力和人力,還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最後獲勝的幾率也只有60%。

我們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和成本,也不希望通過訴訟來解決問題,因為我們已經先進入了市場,哪怕只是提前3個月或者6個月,我們已經佔領了核心的渠道。儘管山寨產品便宜些,我們仍然能夠保證自己的市場地位。

我的老闆,是個比我經驗還豐富的創業者,當我們擁有多項專利發明時,他認為只要在競爭對手出現前,有半年的時間來保證公司先行優勢,就能保證市場經營成功。

事實證明,我們的決策和先行思維是正確的。

當然,這裡有兩個點是需要特別注意:

低成本創業,不代表它沒有經營風險

一、最成功的創業者,並不是自己去發明一種商業模式

別理解錯了!不是讓你跟著別人的腳步走,而是讓你學習別人的商業模式,在已經成型的模式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點加以創新。

我們很多創業者會很固執,覺得我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非要走出一條新路子,絕無僅有,最後往往沒走到半路就慘敗逃之夭夭。

記住!如果有很多人用這種模式做生意,並有無數證據證明這種模式有巨大的優勢,那麼,你就可以大膽去做,你甚至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比如盲目過度擴張而失敗的情況,你就能很好的避免。

低成本創業,不代表它沒有經營風險

二、便宜沒好貨

這不是貶義詞。每個創業者的夢想,都希望自己可以投最少的資金,做最大的生意。

但不要陷入“廉價”的陷阱,去幹一些簡單的“小事”,比如一個廉價的模式,甚至不需要什麼啟動資金。如果確定這是一個不好的模式,就不值得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好比如,Costco超市進入上海,就有朋友決定開始做自己的生意,他的生意很簡單,就是給個人工作室或小規模的公司提供Costco目錄上,比市場價格低的商品,他準備從Costco進貨,然後適當加價以不高於市場的價格再賣出去。

再比如,我遇到很多的小規模的創業者們,他們常自稱自己就是個體戶,早期他們都是白領上班族,發現自己公司的商品,都是來自一些特定品類的生產集散地,比如南通生產被套,江陰生產保暖內衣,嘉興生產毛衣......

於是,這些公司的員工們,就幹起了和公司一樣的生意,紛紛“下海經商”,剛開始他們還賺得到一些利潤,但簡易的模式和大量產品同質化,也讓他們很快發現了問題。

你可以便宜3塊,競爭對手可以便宜5塊,財大氣粗點的為了“消滅”你,甚至以虧本10塊20塊或更多來吸引流量,只為了打敗你,這個簡單的生意很快就到了瓶頸。

所以,低成本起步,並不意味著這就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低成本創業,不代表它沒有經營風險

奔跑吧,創業者

今天是2019年最後一個月第一天,即將過完的這一年,你的事業(工作)狀態怎樣,年終總結是否有很多的感觸?2020年,讓我們重新出發,向著更好的明天前進!

我是 ,一個溫柔又“兇狠”的職場女魔頭。曾經在上市公司、外資企業工作15+年。歡迎和我做朋友,一起探討職場那些有趣的事,談理想談創業談賺錢更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