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2003年10月,一檔名為《鑑寶》的節目橫空出世,節目是以老百姓們的收藏品為對象,採用專家團隊現場直播鑑定的形式,讓大家近距離、直觀地看到各種沒見過的寶貝。一時間,全國各地的觀眾拿著自家的“鍋碗瓢盆”來了,有些是真寶貝,有些就是贗品了。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但並不是每一樣國寶都有那麼好的運氣,能夠被人們發現、收藏,並且公之於眾,青銅器、陶瓷、兵器這種“大樣”一點的舊東西,就算不懂文物的百姓也能猜到是寶貝;可字畫就沒那麼好運了,不但容易爛掉,還容易被人當成“廢紙”扔掉。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一張“廢紙”,當年它差點被人當垃圾掃掉,幸虧它遇到了一個有眼光的人,保護了它3年,後來經過鑑定,成了無價之寶,它究竟是什麼呢?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萬育仁,上海博物館文物小組的成員,這天他在清理博物館倉庫裡的垃圾,擦一擦櫃子啥的,突然,他在角落的廢紙堆裡看到了什麼東西,專業精神提醒他那可能不是廢紙,他快步走過去把它撿了起來,細細一看,是“書聖”王羲之的《上虞帖》!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但我們都知道,現今世界上沒有發現一幅王羲之的真跡,我們平時看到的“真跡”大多是唐代的精品臨摹本,確實是非常遺憾。萬育仁當然也知道,所以他覺得這份《上虞帖》應該是假的,才被人扔在這裡,他又把它放回廢紙堆了。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第二天,萬育仁越想越不對勁,腦海裡全是《上虞帖》上的幾個字,他衝去倉庫再次撿起了它,而且把它交給了上海博物館的專家們來看看,但是專家們一聽說是倉庫廢紙堆裡的東西,就告訴他肯定是贗品,就沒有多看它幾眼,更別說鑑定了。

萬育仁拿著這幅沒人要的“廢紙”,左思右想,不管是不是贗品,寫得挺好看的,丟了怪可惜的。於是把它帶回家了,仔仔細細收好。就這樣過去了3年。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直到1975年,擅長古書畫的謝稚柳先生聽說這個事情,重新對《上虞帖》進行了鑑定,經過上海博物館科學實驗室的軟X光透拍,南唐內府的收藏印“內合同印”朱印和“集賢院御書印”墨印突然顯現了出來,所以這份《上虞帖》是唐朝摹本,這下它“揚眉吐氣”了一把,成了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為何說《上虞帖》是“請假條”呢?別急,我們來看看它的內容: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簡單解釋一下,就是王羲之本來想去見朋友,但是突然肚子疼,去不了了,真是非常遺憾!所以《上虞帖》還有個名字叫——《夜來腹痛帖》,所以這是王羲之寫給朋友的“請假條”。

清理垃圾時,他意外撿到一張“請假條”,珍藏3年,如今已是天價

多虧了萬育仁的發現和保護,這份珍貴的《上虞帖》才有幸出現在世人面前,不然它可能就跟真廢紙一樣,被回收利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