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清華畢業,妹妹北大在讀,母親坦言:小的時候要嚴管孩子3點

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而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教育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成長。當孩子從呱呱落地,到慢慢的牙牙學語,考試接受外界的信息時,父母都會對孩子的學習抱有一定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有一個不錯的成績,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


姐姐清華畢業,妹妹北大在讀,母親坦言:小的時候要嚴管孩子3點

對於陝西老陳家來說,大女兒陳清從清華畢業之後,小女兒陳波也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兩個女兒都考上國內頂尖的院校,對於老陳一家來說,都是最高興不過的事情了。而兩個孩子都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對村裡人來說,也是頭一遭,所以平時老陳家如何教育孩子,成為外界最好奇的事情,而陳媽媽則坦言,對孩子的教育,主要在3-6歲期間,需要嚴管孩子這3點。

1、在學習上自主安排的獨立性

在陳媽媽看來,從來沒有因為孩子是女兒而嬌慣孩子,尤其在孩子5歲開始,更是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

無論是起床上學,放學寫作業,還是平時的日常生活,陳媽媽一直鼓勵她們自己去安排決定日程,然後自己去完成那些看似細節,但是卻非常重要的安排。從上小學開始,孩子的假期生活主要是由孩子自主安排,陳媽媽不過是在孩子定完之後,確認無誤然後直接執行,在這樣的教育下,姐妹倆不僅在學習上有著極高的自主性,將日常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生活上也從不讓父母擔心。


姐姐清華畢業,妹妹北大在讀,母親坦言:小的時候要嚴管孩子3點

2、對於未來有著基礎的打算

陳媽媽認為,讓孩子學會擁有一個目標或者夢想,並且一直向著這個目標前進,是她教育孩子的第二點原則。

在3-6歲的時候,正是對世界有了基礎的認知,而且已經接受過系統的學校教育,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學著自己去規劃人生,然後一步步的實現目標。在每個學期開始的時候,制定一個想要達到的成績、名次,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實現,是姐妹倆打下紮實學習基礎,並且擁有極高的學習主動性的關鍵所在。

3、認真仔細的對待每一個問題

雖然從小到大,父母從來沒有給姐妹倆定下在學習上的硬指標,但是卻有一點不能犯錯,那就是因為粗心大意而導致丟分。


姐姐清華畢業,妹妹北大在讀,母親坦言:小的時候要嚴管孩子3點

陳媽媽一直教育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即便只是一個分值1分的小空,也要認真地答題拿到分數。在學習上的認真態度,對姐妹倆的學習有著極深的影響,而她們也一直保持著認真地態度,直至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很多孩子的好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父母反覆督促,反覆監管下,慢慢養成的。3-6歲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有不好的行為習慣的時候,要及時幫助改正,別讓那些壞習慣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障礙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