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

前些天跟母亲视频,母亲说,家里都收拾好了,被褥也拿出去晒了,香喷喷的,什么都收拾好了,就等我们回去了。母亲每年都会亲手把东西收拾好了,等着我们这些外出的孩子回去,每次都盼望得象个孩子期待大人们给糖果一样。母亲说家里养了十几只鸡,我们回家每天吃一只都够了,然后又说鸡下了几十个鸡蛋,我们回深的时候可以带着了,妮妮只爱吃家里养的鸡蛋,母亲每年都准备几百个鸡蛋,自己家养的,攒下的,或者邻居家里拿的,每次弄个桶或者盆之类的装着,让我们带回深圳,于是,我们每年回家,总是满满的一尾箱东西,又满满的尾箱的母亲让带的东西回深,末了,母亲在视频里说一句:你爸现在的工作是负责那十几只鸡的看守工作,放出去,赶回来,都是你爸在做的,然后年近八十的父亲在旁边哼了一句:对啦,我的工作就是看这十几只鸡,语气之下,当然有些不服,母亲于是给我使鬼脸,象个说错话的孩子一样。

家不大,估计连楼上楼下就七八十平方,三个房间两个厅,原来都是生产队规划后给父母的房子,也算是属于自己的房产,母亲是个爱干净的人,收拾得干净,整洁,去年我买了套方便的家具,母亲很是喜欢,说这样就方便了,大家回来的时候可以坐着舒服点,你们走了,我跟你爸就可以把桌子折叠起来,也不占多少空间,我常想,我们都不在家的时候,母亲和父亲应该是两人做好饭,很孤独的坐在桌上吃饭,两个菜,边吃边看电视,吃完饭,父亲会在那里研究他的彩票,戴着老花镜,每次很认真的把数字填下,寻找其中的规律,母亲是坐在那里看电视的,偶尔开心了,还会哼几首歌,无非也是什么英雄儿女和红星照我去战斗的主题曲,母亲四十多年来,会唱的也就那几首歌了,父亲母亲每天都很早睡,一般九点多就睡了,早上五六点起床,偶尔去家后面的果地,里面种了一百来棵的荔枝,还有十来畦的菜,母亲说种了很多菜,因为蒙同学喜欢青菜,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家婆,母亲把对儿子的爱也延伸到了儿媳妇身上。蒙同学不擅言词,也不会用语言来讨人喜欢,但是近年来回家帮母亲打下手,母亲心中是十分欢喜的。遇到能说会道嘴巴甜还能主动去帮母亲的女孩,母亲总是称赞。母亲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打动的人,讨她欢心可能她就连心都挖出来给你都行的那种人,我多少有点象母亲的样子。

家门前是一片种树的空地,椰子树,槟榔,芒果还有杨桃,还有些大叶桉树,以前是沙地,后来好象铺了些水泥地,每每回家,我都把车停在家门口,父亲有时从家里出来,步伐蹒跚,偶尔会绕着我的车,指着某个点问我:你看你这车怎么划到了?你的车这里怎么这么脏啊?父亲老了以后,开始也象妮妮一样,喜欢有人关注他的话语,希望有人关注他,不然总会说:哎呀,我老了,我说的话都没人听了….,年龄越大的父亲越来越象个孩子,以致母亲现在离开家一会儿,父亲都会满生产队的找她,妮妮回家,最喜欢的就是逗她爷爷:阿公,我没有给你在幼儿园报名哦…..,家里现在最小的两个孩子现在只有妮妮和父亲,如果说有人说话父亲会听的,可能只有两个人了,一是我妹,二是蒙同学。我常感叹岁月蹉跎,1986年的中秋,父亲还能把我从沙发上抱起来放在床上,手臂坚实有力,嘴里还念叨着:这小家伙,又重了,我都快抱不起来了。如今父亲手臂上的肌肉都已经松塌,至于力量,肯定弱了很多,至于抱动我的事情,也许只有下辈子了吧。

我家两兄弟加一个妹妹,妹妹是母亲认的干女儿,虽然是认的女儿,但是却比两个儿子更加照顾父亲母亲,但凡有个病痛,妹妹立刻开车来家,接上老头老太去医院,只要节假日有空,妹妹都会带上小太阳和女儿来家,或者给父亲母亲带点菜肉鱼什么的,过节拿钱,虽然不是亲生,比亲生更好,有时我常惭愧,远在他乡不能照顾父母,妹妹都已经把儿子的该有的责任全做了,虽然不常说,心里却是感激,父亲说,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你也一样要好好的对待你妹。我说,爸,你放心,这兄妹是一辈子的事情,虽然不是亲兄妹,但是感情已经胜过亲生的了,只要我有,只要她需要,我这哥哥一定会尽自己所有。妹很独立,能力也是很强的人,其实不需要我什么了,不过亲情在此,一辈子也不会断联系的了。

家有十四口人,父亲,母亲,哥一家四口,我一家四口,妹一家四口,哥两儿子,我两女儿,妹一男一女,在农场也算是人丁兴旺了,每年初二,都会拍个全家福,好象都成了惯例,只要父母健康,这样的时光我们还能维持个十数二十年,当然,谁也不知道未来,唯有珍惜这样的时光,儿女渐大,父母渐老,似乎谁也躲不过岁月的冲击,唯有珍惜拥有的,才是对生活的最好馈赠啊。

1月18日,自深圳上高速,往南600公里,上船,过海,海口美兰龙窝妻舅家住两晚,继续沿中线高速回家,两个半小时到家,想到母亲盼望的眼光,父亲的笑容,心中就有一种暖暖的渴望,如果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在年前去做的话,那就是带着妻子女儿,带着行李,一路向南狂奔而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