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值每次測量都不一樣,這是為什麼?


血壓值每次測量都不一樣,這是為什麼?


人體的血壓是動態變化的

正常人的血壓在一天中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是有一個生理性波動。無論健康人還是高血壓患者,大多數血壓都有晝夜變化的特點:隨著早晨覺醒起床而上升,日間處於較高狀態;晚上血壓逐漸下降,在深睡眠中降到最低。如果一天的血壓都是穩定不變的,或者是夜間血壓升高,都是不正常的。


在睡眠的影響下,人一天的血壓有2個高峰和2個低谷:高峰時間分別為早起6—8點和下午5—8點。中午l2點至下午2點以及凌晨1—2點為全天最低點,是兩個低谷期。一天中血壓波動幅度在20—30毫米汞柱,老年人的波動幅度較年輕人大,但應該都是在安全範圍內波動。


血壓變化程度最大的時間段是清晨,血壓會迅速上升到較高水平。因此,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和腦卒中特別容易發生在清晨和上午時段。有些人血壓波動超出了正常範圍,這就需要引起注意,並查找血壓波動原因了。


血壓值波動變化的原因

高血壓是一種長期、慢性的疾病,引起血壓波動有很多,包括心理的,生理的,環境、社會因素以及測量儀器等。


1、測量時狀態

血壓值的波動往往與人的活動有關,如吸菸、運動、沐浴、飲酒、緊張等,血壓值都會有所變化。雖然醫生檢查時測量血壓只測一次,但並非等於血壓就是恆定的。所以我們建議在安靜狀態下測血壓。對於一些運動後出現高血壓的病人,需要測量24小時動態血壓,測量的時候受試者保持正常生活狀態。


2、測量時間

如前所述,血壓在一天之內是有波動的。需要在安靜狀態下,連續3天選同一時間,每隔5~10分鐘測一次,連續測試3次,得出平均值,再綜合判斷是否可以診斷為高血壓,或者是高血壓患者是否需要調整藥物。連續測量讀數不一樣,反而顯示了測量血壓的客觀和準確。


3、短時間內反覆測量可能會引起血壓變化

短時間內反覆多次測量血壓,會導致手臂血管受壓迫,血液流通不暢,短期內血管彈性不易恢復正常,導致測量的血壓值不準確。大多數人測出來的血壓值會越來越低。如果本身有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堵塞症狀者,則可能越測越高。老年人血管彈性差,尤其容易引起多次測量值差別明顯。


4、血壓計因素

血壓計的使用方式是否正確,保養是否得當也會對血壓測量有所影響。經常有患者懷疑電子血壓計沒有汞柱血壓計準確,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經過校正的電子血壓計同樣是準確的,而含汞的血壓計卻因為重金屬的原因,並不是特別推薦,而且也需要專門機構定期校正。購買電子血壓計要選擇袖帶為上臂式的,尤其是老年人,如果用腕式血壓計會測量值偏高。袖帶尺寸要選擇合適的,測量血壓時手臂要平放在桌子上,保持上臂和心臟在同一水平。血壓計要定期前往醫院或者售後服務中心校準。


血壓值每次測量都不一樣,這是為什麼?


總之,如果發現血壓有波動,也不要驚慌,排除了上述影響因素後,要第一時間找醫生就診,切勿自行調整降壓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