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999起的Redmi k30pro?

勝利在招手


#k30 pro#為什麼紅米的發佈會開完,很多人都在揪著紅米K30 Pro不放呢;

先是60Hz刷新率被抓著不放,一遍一遍的吐槽;

接著又是跌摔測試中被人發現手機摔的方面、位置和友商不同;

還有就是低配版用LPDDR4x+UFS3.0,又被吐槽一遍;

其實這些被吐槽本來是很正常的,不管是普通消費者還是米粉,大家心中希望的是產品本身能達到大家的心理預期,希望產品做的好;

另外,你在任何一臺手機的評論下面,都能看到有說好有說壞的,這不奇怪啊,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那麼K30 Pro對得起它的售價嗎?我覺得大部分版本是對得起的,包括最低配的2999元,至少,紅米把配置驍龍865的手機價格,在這顆處理器正式亮相不到2個月,就把價格拉到了3000元左右,哪怕它“偷換”了一些配置;

我也對K30 Pro進行了吐槽,不外乎也是屏幕刷新率嘛,可你去看看隔壁IQOO3,也是60Hz刷新率,沒有K30 Pro這樣的待遇吧?按理說有一個在前面衝鋒陷陣了,後面的應該不容易在同一個地方引起話題了;

那到底是什麼讓K30 Pro被瘋狂吐槽呢?

我覺得這個鍋,就是紅米本身營銷的問題,不是產品的問題;

和其他手機做對比,很正常,突出自己的優勢嘛,以前開發佈會,誰都會拿iphone去對比一下,現在也都比比皆是;

可你見iphone的地位下降了嗎?它依然是高端機的代表、依然銷量不錯,依然品質被大多數人認可;

但你見過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結果自己產品出來和別人一樣的麼?這不就典型的找噴麼......

而且現在紅米的營銷真的火藥味非常足,還就針對一個友商;

原來看過一則別人編的故事:一個人去買轎車,第一家說,我家的車底盤比豐田的好,第二家說,我家發動機比豐田好,接下來跑了四五家,每家都說自己的比豐田好;

最後這個人去買了一輛豐田~都在和豐田做對比,說明什麼?說明豐田好唄~

而現在的手機圈裡,這個“豐田”可能是蘋果、可能是三星、可能是華為,但哪怕是在中端機當中,也肯定不會是紅米,至少暫時不會是;

但2999元的價格,我覺得還是有吸引力的,如果刨去這讓人反感的營銷的話~


初心數碼人


款產品只看參數和價格是很單薄的。尤其是重量級產品,需要放到歷史發展軌跡和市場體系裡看待。

K30pro在2999起售價格外,值得說道的地方還有很多。

1

2019年Redmi獨立後戰績:note7、note8系列,出貨均超過2000萬;k20pro也身披出貨500萬的榮光在上個月退役。

這兩款note系列和一款K20系列,一個成功幫助Redmi擺脫了過去紅米廉價低質的形象,另一個則意味著Redmi品牌在市場是被認可的。

過去一年Redmi的市場表現無疑亮眼,但他的問題也很明顯:Redmi雖然獨立運營,可仍然是一個活在小米之下的品牌,市場獨立性太差。

之前關於小米2019年表現裡寫的:

2019年戰略性放棄,用一年時間培養用戶期待。同時避免價格帶衝突,把性價比的路讓出來給紅米走。然後在2020年5G市場全面開啟時,爭奪高端市場。這就是紅米在過去一年裡表現搶眼最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新品牌沒有歷史包袱的束縛,另一方面能夠使用著曾經的性價比小米的資源。

某種意義講,2019年的Redmi,就是換了馬甲的小米手機。

說白了,Redmi2019年所謂的成功,就是接住了小米撤退所留下來的市場空白而已。小米9生命週期出貨沒超過300萬,小米9pro划水,CC9pro也沒打算認真賣,整個2019年小米品牌都在走過場。這才讓Redmi有機會站穩腳跟。

整個小米集團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大約是10%,如果Redmi繼續作為小米的替代品存在於市場,不管小米衝擊高端成功與否,天花板都隱約可見。

2019年Redmi“小米替代品”的市場策略很顯然是不可持續的。

要想打破桎梏,比起品牌在形式上獨立,更至關重要的是——讓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獨立。

2

其實對於k30pro,除了高刷新率以外,盧偉冰鴿了我們的還有挖孔屏。

19年年底發佈K30的時候,盧偉冰就已經煞有其事得表達挖孔屏會是新趨勢了。當時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是很高興的,因為面部解鎖很方便,我覺得很實用,而彈出攝像頭不利於面部解鎖。

結果他給我來了個彈出全面屏。

只是吐槽毫無意義。連普通消費者都知道高刷新率和挖孔的優缺點,他們更清楚非常。既然如此,那就不經要問:放棄高刷和挖孔的旗艦新趨勢,真的只是單純給米10讓路嗎?

當然不是。

我發現之前我們都對性價比有所誤解。所謂的性價比並不意味著減配和妥協,它的實質意義是同樣的價值卻更低的價格。這屬於一種市場策略,而不是對價格極盡地壓榨。

獨立Redmi絕不是單純地讓他接替小米性價比市場的。小米集團更需要Redmi自己成長起來,自成體系。以兩種不同邏輯的市場策略,和小米品牌一起完成雙品牌戰略。

這樣才能建立更多元立體的產品線來應對市場變化,要不然跟當初的紅米系列有什麼差別嘛?

3

我們從消費者層面來看看k30pro和米10主要區別在哪裡:

真全面屏

耳機孔

刷新率

雙ois防抖

HiFi音效

藍牙5.1

33W快充+4700電池

發現沒有,k30pro對比米10,在產品邏輯上其實更多是互有取捨,優劣各異:你是挖孔,我是真全面屏;你有一億像素,我就上雙ois防抖;你是對稱雙揚聲器,但我有耳機孔。

除此之外還有HiFi、藍牙、散熱、三明治主板等等,我們可以看到,K30pro是在努力製造差異化,而不是單純地為米10減配讓路。

缺失高刷新率很遺憾,但我們不能被60hz一葉障目,忽略了這些不同。

只有當我們以更加獨立的視角去看待Redmi和小米品牌。他們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有各自的消費者畫像和產品設計邏輯,那雙品牌戰略的戰鬥力才算是全部釋放。

到那時候我們甚至還可以想象一下Redmi使用雙旗艦的產品策略。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是建立在Redmi以獨立的品牌形象存在於市場,存在於消費者心智。

如果只是給小米讓路,那雙品牌戰略的意義就失去了一半。

所以說,去年k20pro是Redmi在實體市場中打了一場品牌獨立的關鍵戰,那麼今天k30pro則是將品牌獨立的戰場轉移到消費者心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