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華爾街反彈結束,歐洲市場下跌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美股週五下跌,因為一些先前還為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而歡呼的人們,發現了未來的經濟問題。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只是需求側,它是供給側和需求側兩邊同時作用。貨幣政策主要的影響還是在需求端。貨幣政策刺激有一個問題,放水放多了,把需求刺激起來,供應又跟不上,反而容易引起滯脹,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


金融市場進入流動性的恐慌,不得不把一些避險資產,包括國債、黃金都賣掉了,雖然避險資產已經稍微回來一點,但是整體上,大家已是極度恐慌的狀態。


資產價格的大波動,它肯定導致了很多金融機構出現問題,因為金融機構相當多的金融機構是使用槓桿的,槓桿很容易爆掉。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危機了,醫療危機、公共衛生危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但是後面可能還有很多更大的、更嚴重的次生災害,我們至少要做好思想準備。


如果考慮到全世界有150多個國家可能都面臨這樣那樣的衝擊,這個疫情至今沒有疫苗來解決,可能延滯的時間會比較久,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不排除有大蕭條的風險,也就是1929年一直到1936年,那麼長的一個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這個風險可能要關注。


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此刻全世界彷彿又站在了這樣的路口,石油價格跳水,美股熔斷,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彷彿發生了十年才有的鉅變。一切剎那間擾亂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合作。一場反全球化的思潮,馬上會高漲。限制外國人入境,驅逐大批外來人口,限制移民,會成為民粹最自然的反應。


疫情帶來的失業停工,反全球化的思潮,必定讓各國產業鏈大斷裂,經濟大衰退無法避免,接下來就看會不會演變成大蕭條了。


大蕭條會發生什麼?


大蕭條是二十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強度最大的經濟衰退。狹義的大蕭條是指1929-1933年之間的美國經濟危機,廣義上講,其是指1929年爆發於美國,並橫掃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導致“股市崩潰、銀行擠兌、投資與生產下降、失業率飆升”的全球性經濟大衰退。從國際視角看,各國蕭條的起點並不完全一致,但絕大多數在1930年起,持續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


1、股市崩盤:美國跌去90%。


早在1927年、1928年,德國、英國股市就已經崩盤。但通常,主流觀點將1929年的美國股市崩潰作為大蕭條開始的標誌。如圖所示,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整個20年代瘋狂上漲,由最低50點附近飆升至1929年9月的381點。隨後,形勢急轉直下,一路狂跌,幾無反彈。至1933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僅剩40餘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樣經歷了相似的波動軌跡。相較於最高點,1929年至1933年,股市跌幅近90%。


史無前例。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2、失業率暴增:接近30%


市場崩潰之前,美國失業率在3.5%附近。1929年蕭條爆發之後,失業率不斷連續攀升,至1933年已經高達25%。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蕭條期間,勞動力增長率與失業率增長水平嚴重失調。1929年至1930年,勞動力從4944萬增加至5080萬,增幅1.3%,而失業人口卻從155萬增長至434萬,增幅180%。失業率同時由3.14%上升至8.67%。不難判斷,失業率的飆升實際上是源自於市場需求的減少而非是勞動供給人數的絕對增加。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3、經濟大衰退:GDP平均下降20%-50%


蕭條期間,各國產出水平均出現巨大波動。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主要發達國家工業產出水平下降幅度在20%-50%之間。以美國為例,Wind數據顯示,其現價國內生產總值1929年為1040.6億美元,隨後,連年下降,至1933年底僅為570.2億美元,跌幅將近一半。從不變價GDP看,1929年為1.06萬億美元,1930-1933年分別下滑至9667億、9048億、7883億,蕭條期間整體跌幅26%。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無論發生什麼,世界終將繼續前行,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更多的是要考慮個人和家庭的風險,如果發生經濟大蕭條,我們該怎麼辦?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大蕭條時期,人們排隊領取政府的救濟,

牆上的廣告寫著:“全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沒有哪裡比得上美國”


大蕭條最直接的後果是大失業,據1932年9月的《財富》雜誌統計,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沒有任何收入,這個數字超過美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此外,還有1100萬農民在蕭條的美國農村苦苦掙扎。


工作將成為稀缺品,不論你學歷多高,能力多強,失業都可能降臨。不僅是單個成員,可能整個家庭都失去工作。這種大面積的普遍的失業,對於習慣了高就業率和超前消費的現代人是難以想象的。


在那時候的美國,200多萬人到處流浪尋找零工,有的是曾經的農場主,有的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是被解僱的高管,他們居無定所,到處遷移。某種程度上,他們是另一種城市裡的遊牧民族,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們逐“工作”而居。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這些領取救濟的美國人,他們原來都有體面的工作。


一旦發生大蕭條,一定要保住工作,哪怕是再平常再辛苦的工作,有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希望。


保住了工作,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據上次大蕭條的數據,美國社會的平均工資水平下降了56%。


人們的收入減少後,會想方設法控制開支,社會消費降低,消費降低後,大多數工廠效益變差,人們的收入會進一步減少,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當人們沒有了消費慾望,一切資產都會貶值。


當時,美國的平均批發價格較1926年下降了34.1%,房地產的投資下降了73%,直到60年代,美國的房地產投資才回到1927年的水平。


在大蕭條下,投資變得沒有意義,因為一切資產都在快速貶值,最值錢的資產就是錢本身。


負債將變得異常危險,收入在減少,用於抵押的資產在貶值,而你的債務不會減少半分。


以住房貸款為例,如果您在大蕭條之前買了一套100萬的房子,從銀行貸款60萬,大蕭條發生,當房屋貶值到50萬時,您的房屋價值就不足以擔保債務了,銀行可以要求您提供額外擔保,或者要求您一次性還清欠款,如果您都做不到,那您的房子可能會被以50萬不到的價格拍賣,拍賣完房子,您還欠銀行10萬。最後,您等於花了五十萬租了房子幾個月。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所以,儘量不要讓自己有負債。


在大蕭條下,所有人都要省吃儉用,收集優惠券、參加各類打折活動是基本操作,排長隊領取食物救濟也是生活必需,在大蕭條之初,一些美國人囿於原來的身份,並不願意領取政府救濟,但很快生存的壓力就迫使他們改變了態度。


為了儘可能的省錢,當時的人們連刮鬍子的刀片鈍了都要磨了後再用,家裡的燈泡統統換成25瓦的,專門排隊去麵包店買隔夜的麵包,母親的衣服稍稍改了後給女兒穿。


以上這種勤儉的生活方式或許很難讓現在的年輕人接受,但是不用擔心,生活的艱難可以改變一切。


最後如果你想問一下大蕭條買什麼能賺錢呢?


許戈財經直接給你答案吧:什麼都不買!


先努力讓自己活下去,最困難的時候還沒到來。


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