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他叫張雪,一位“85後”的年輕“繡郎”,出生於蘇州鎮湖的刺繡世家。傳統上刺繡屬於“女紅”,身為男兒的張雪卻在大學畢業後毅然投身於蘇繡藝術。他創新刺繡,《星空》《四季》等極富新意的刺繡作品屢屢獲獎;還做出蘇繡耳環、耳機、手錶等產品,與多個品牌合作,遠銷國外


01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的母親薛金娣

張雪的母親是薛金娣

擁有兩項刺繡國家發明專利的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

蘇繡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和母親

從小 張雪便習慣了在棚架前看大人幹繡活兒

母親一絲一線地構架了他的世界

繡娘工作量大 非常辛苦

母親曾因為用眼過度

兩個瞳孔變成了不一樣的大小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薛金娣刺繡作品


“ 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

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 ”

這句形容蘇繡的名句

被薛金娣恰如其分地詮釋

從事刺繡行業後

張雪常常觀摩母親的作品

對他來說

自己的技藝遠遠不及母親那般爐火純青

但這位如今遠近聞名的繡郎

卻走出了與母親不一樣的道路


02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創作中的張雪

就像這十年來大大小小的新聞報道所說的那樣

張雪 一個男生

大學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曾拿到英國利茲大學的Offer——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順理成章

事情的發展卻讓旁人覺得無法理解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拒絕Offer

放下與刺繡毫無關係的大學專業

在大多數同齡人離鄉闖蕩時回到小鎮

在職攻讀蘇州大學的藝術設計專業碩士

用“繡郎”的身份鑽研所謂“女紅”

他像一隻終於找到歸家方向的、

滿懷熱烈奔跑的幼獸

也許不必深究箇中緣由

只是他心裡的種子找到了合適的時節

自然而然地發芽了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家鄉鎮湖輝煌時有八千繡孃的美名

如今35歲以下的蘇繡手藝人不滿50個

技藝的傳承十分凋敝

對蘇繡感興趣的年輕人少

來學習的也無法堅持

張雪帶著心裡的使命感

用十年的時間繡出了一片屬於他自己的蘇繡藍圖


03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作品《星空》

這幅《星空》

是張雪最為知名的作品之一

不同於傳統蘇繡的山水鳥獸題材

《星空》現代的題材與審美

完全打破了人們對蘇繡的認知

張雪在這幅作品中展示了多種針法

一舉獲得江蘇省藝博獎金獎


看到星球的軌道,好像看到一圈圈銀線,立刻覺得,軌道可以用銀線以盤金繡的針法去表現。

看到太陽向周圍發散光芒,就像蘇繡裡面的集套針法……就這樣,一個個星球就對應不同針法,逐一表現出來了。


蘇繡傳統針法有9大類別、40多種

平日看到的蘇繡作品用到的不到10種

張雪積極嘗試不常用的針法

創新蘇繡作品

讓寶貴的文化遺產煥發新的活力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作品《佛》

他的《佛》同樣是一幅尤為特殊的作品

一個几案

一個小香

一炷香

香菸衝起 繚繞出一個草體“佛”字

几案他選擇了剪紙

不同材料和藝術手法與蘇繡的結合

也是張雪探索路途上的小嚐試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作品《四季》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作品《四季》之《春》

張雪的極簡風作品《四季》廣受喜愛

採取了比較具有特徵的代表物來表現四季變化

春是燕子,夏是蟬,秋是蓮蓬,冬是枯葉

作品藝術表現空靈、洞達、清雅、雋秀

意境在留白之中體現

並在構圖設計時做到畫面簡約

意蘊濃厚、色彩淡雅、針法疏密有度

使得作品整體色調潔淨雅緻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作品《皮卡丘》


蘇繡在各種題材上都能有精美呈現

薛氏刺繡為《大偵探皮卡丘》電影

定製了蘇繡雙面繡皮卡丘

在電影發佈會現場

由雷佳音贈送給了瑞安·雷諾茲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作品《見山》


受到蘇州博物館的主庭院片石假山的啟發

張雪設計出了一款名為《見山》的立體裝置:

用針與線來表現出立體視覺

將蘇繡的概念從二維平面引入三維世界

用張雪的話來說

就是蘇繡裡的一場“行為藝術”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蘇繡手錶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蘇繡耳機


張雪還嘗試了很多跨界合作

開發了一系列衍生品

比如將刺繡元素運用到耳機、手錶、微型傢俱中

讓蘇繡真正地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採訪實錄


匠匠:對於不瞭解蘇繡的朋友或初學者,您最想說些什麼?

張雪:其實相較於國外的刺繡,比如歐洲等地,我們國內的蘇繡出版書籍很少,一些教材對於喜愛蘇繡的初學者來說也比較晦澀難懂。蘇繡這種藝術,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很遙遠,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但像十字繡的受眾面就很廣,大家也覺得更容易上手。這兩年,我們努力讓蘇繡像十字繡一樣進入大家的生活裡,比如在線下的教學或線上的直播中,教大家做一些小小的DIY等等。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 張雪的線下DIY課程

匠匠:蘇繡相較於其他應用於工藝品的藝術形式,有哪些獨特之處?在創作各種題材作品的過程中,是否需要吸取各繡種所長或者維持風格的統一呢?

張雪:刺繡作品用緞面等織物作為載體,在藝術形式上來說與繪畫相通,更加平面化,在美感上也具有它的獨特性。不同的繡種的特點可以進行融合,要多去進行各種嘗試,我在創作《星空》的過程中就使用了法繡的手法。其實以民國為分界線,中國的刺繡是有很大的變化的。民國以後大量的西洋畫傳入中國,刺繡藝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啟發。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匠匠:這幾年各大主流媒體、自媒體對您進行了不少報道,其中不少是從“繡郎”切入,有沒有一些特別的感悟呢?

張雪:近些年我確實有一些新的感悟。對於蘇繡作品的創作,男性角度確實有別於女性視角,兩性對蘇繡的思考各有特點,創作各有所長。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都能為作品賦上別樣的感覺。這十年以來,大環境從對“男生從事刺繡行業”這件事充滿異樣眼光,到現在越來越寬容。有時候會想,自己能不能給對蘇繡有興趣的男生一些動力。我已經偶爾能從網絡報道中,看到其他地方出現像我這樣的“繡郎”。如果是因為我的話,我很開心。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匠匠:您有線下小規模的教學活動,現在線上產業越來越發達,也看到您從今年2月份起陸陸續續在淘寶上有直播活動,您對蘇繡技藝的線上教學、短視頻內容有什麼想法或計劃嗎?

張雪:前兩年我是不太想做直播、短視頻的,一是我不擅長,二是我認為線下手把手的教學更適合蘇繡。但後來微博上有很多不方便來上線下課的朋友給我留言,我才開始慢慢考慮線上的教學。去年我去錄了十節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的蘇繡慕課,非常詳細,疫情期間播出了,竟然反響還不錯,還有一些海外人士觀看課程。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丨雙面繡《事事吉利》


匠匠:看微博上看到,這場疫情讓您對刺繡和自己的關係有了一些思考,您有什麼想要分享的嗎?

張雪:這場疫情讓我更往內心看,而不是外在。對創作來說,我也更加偏重於精神世界,而不是實物。


那個放棄留學拿起繡花針的男孩——“繡郎”張雪


匠匠笑稱,張老師從各種意義上來說也是這個時代蘇繡的先驅了。張雪幽默地說:“還好是先驅,不是先烈。”

他說,有很多人小時候喜歡蘇繡、但長大後礙於生活不得不隱藏起自己心中的嚮往。他們的心裡都埋著一顆種子。希望自己能讓更多的種子發芽,帶領他們尋找更廣闊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