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八段錦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更多關於親密關係、情緒管理的內容,關注我~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01 想要一個家

闞清子在《我家那閨女》節目中談婚姻落淚上了熱搜。

她說自己身邊曾經有個工作人員,和她一起忙事業,但是到了三十歲,忽然覺得想要一個家,想要一個專屬的人,就拋下她回去結婚生子了。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本來八段錦對闞清子不熟悉,知道她的名字也是因為她參加過一檔綜藝節目,和小她幾歲的模特男友在裡面各種恩愛和小別扭,那時候她就是一副恨嫁的模樣,顯得有點“一根筋”,但是年輕的男孩顯然還沒有安定下來的準備。

後來才知道,其實闞清子演過不少一線的大戲,被贊演技好。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闞清子不過三十二,但“恨嫁”的印象,甚至蓋過了“好演員”的榮光,看著讓人有點唏噓,現代女性還是擺脫不了這樣的命運嗎?

好像整個社會還是這種觀念,女性過了二十七、八,無論在幹什麼,幹得多好,都要為婚姻讓路。

在一項調查中顯示,男性未婚率高於女性,但是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絕對差值在28歲之前不斷拉大,28歲以後就越來越小。

也就是說,28歲之前的女性結婚率遠高於男性,但之後就很快下降。不管是出於主觀還是客觀原因,在這個社會上,女性的婚姻受年齡影響是事實。

兩位以色列導演把視線投向了很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花了四年時間拍出紀錄片《中國剩女》。

片中的三個女性,一個是北京本地的電臺主播,一個是大學教師,一個是律師,都有不錯的職業,但因為沒有結婚,被統稱為“剩女”。

35歲的律師,因為長得普通,家在農村,還有5個姐妹,在相親的時候被嫌棄,回家還要被親姐姐羞辱,讓自己的孩子稱呼她為

“光棍姨”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女律師還在痛苦地堅持,而大學老師蓋琦,隨著年齡的增大,決定向現實妥協。出身高知家庭,40歲左右的她,和一個比她小、老家在農村的人結了婚。

並沒有諷刺農村或者姐弟戀的意思,只是說,這可能不是她曾經最想要相伴一生的人而已,但是為了能結婚,她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三位講述者有一個共同點,都超過27歲,27歲就已經成為大齡剩女的一個標誌。

女性只要超過27不結婚,就成了“原罪”。可這個時代,結婚就是美好結局了嗎?

全民看好的偶像夫婦結婚不到兩年就翻臉;名人、甚至素人出軌的新聞更是每隔幾天就能看到,如果還把婚姻當作幸福的必要寄託,靠譜嗎?

就像清子對面的女嘉賓所說,30著急嫁了,40離婚了又怎麼算呢?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02 “社會時鐘”

心理學把結婚、生子、升職、退休等等這類標誌生命的特殊時刻,稱為“社會時鐘”,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定義時間的“社會時鐘”,就是用來記錄生命中重要里程碑的心理時鐘

“社會時鐘”是由文化和自我選擇共同決定的,它更多反映了社會對我們的期望。

只有在與其他人比較的基礎上,它才能告訴我們是否在適當的時間達到了生命的主要基準點。比如,什麼時候該結婚。

這件事明顯是社會為女性敲響的鐘聲遠大過了女性自己內心的聲音,而對待外來鐘聲的態度,每個人卻不盡相同。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離婚的鄧文迪與年輕的肌男攜手在海灘漫步,身為女人,她比大多數男人還有錢、有人脈。

離婚?我不怕,不過是怎麼分財產的事;婚姻對象?根據需要就好了,年輕時可以找老的,老了又可以找年輕的,老孃愛咋樣就咋樣。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她也算改寫了女性傳統的“社會時鐘”。

對於西方社會上層和中層階級來說,20世紀中期開始,成年的“社會時鐘”相對統一了。

比如一個男人,在20歲出頭完成學業,隨後就業;25歲左右結婚;30多歲的時候,為了供養一個逐漸擴大的家庭要更努力工作。

女性也有一個設定的模式,但女性的模式大多集中在結婚和生孩子,而不是發展自己的事業。

中國也有類似的“社會時鐘”,但社會的變遷讓這種相對穩定的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更多的女性走向了前臺,並且不甘心只被婚姻定位。

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女人不再那麼傳統,像男人一樣看重金錢、地位和事業。不同的是,隨著女性自我發展的更多需求,她們獲得財富、地位的方式會有很多種不同的姿態。

有研究發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嚴重影響了女性在物理、數學、工程學領域才能的充分體現。

八段錦上學的時候,建築系女生和男生的比例是1:2,結構系就更離譜,整個班級二十多個人只有一個女生!活寶啊……

可最近再回學校,發現女生幾乎在所有的專業裡都超強碾壓男生,不論是成績還是數量。隨著角色的進化,在這些傳統以男性為主導的領域女性都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他已經展露才能的領域就更不用說了。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03 “超級個體”

古典認為,現代的成功人士都是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的“超級個體”:善於適應變化、有創造力和良好的心理復原能力。

沒有這些適應變化的能力,很難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裡活好;

沒有創造力,很難有自己的事業或者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

沒有良好的心理復原能力,遇到分手、婚變、失業等等重大挫折很難重新站起來。

如果按這個說法,女性在新時代的婚姻中也應該發展成“超級個體”,成為這樣的女人才能更好活著,遠比費盡心機選一個最對的人靠譜多了。

自己的生活自己負責,就算“嫁錯郎”,哪怕對的人慢慢變成錯的,也照樣可以活得精彩。

那麼,未來女性是不是隻有事業型這一條路呢?

發展心理學家赫爾森做過一項研究,實驗對象分別是21歲、27歲、43歲的女性。

他想觀察這些女性隨著孩子的成長和母親責任的減少,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不同的“社會時鐘”對女性有不同的影響嗎?

結果發現,有一類女性表現出特別積極的變化:她們逐漸發展為自律、有責任心的成人,並且越來越獨立和自信,也能更有效地應對壓力和不幸。

這類女性都是事業型嗎?並不是。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選擇什麼樣的“社會時鐘”不是人格發展的關鍵,關鍵是對所選生活軌道的用心經營程度和專注程度。無論是專注於家庭、還是專注於事業,這兩種女性都會有很好的發展;

而那些對事業和家庭都不怎麼關注的女性,幾乎沒什麼成長甚至還出現了消極的變化,她們的生活滿意度逐漸降低。

也就是說,選擇和誰結婚、什麼時候結婚、先考慮事業還是先成家、要不要為了孩子放棄工作等等,這些我們看來無比重要的問題其實都不是最需要擔心的,不會影響我們的幸福感。

真正的問題是,在你所選擇的路上,你能不能認真去活?

投入生活的專注力,遠比是否結婚對幸福的影響更大。

闞清子談婚姻:結婚還是拼事業,真正影響幸福的是這種能力

此外,不管“社會時鐘”如何變化,成年後我們有一個核心特徵不會變,就是和他人關係的發展和維持,我們需要不同程度的依賴、親密和支持的關係,需要友誼、愛情和親情。

無論是誰,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都是:認真活,勇敢愛。

· End ·

參考:《社會心理學》

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