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遊戲8小時不累,看書10分鐘就煩?讓“即時反饋”來告訴你原因


打遊戲8小時不累,看書10分鐘就煩?讓“即時反饋”來告訴你原因

01

最近參加了一個付費訓練營,每天特別積極地聽課寫作業。

跟以往的訓練營不同,以前只有在交錢報名的那一刻充滿鬥志和信心,好像已經把所有的知識學到手了,之後的課程都是想起來就去學一下,後來就逐漸忘了還有提交作業這回事……

難得的是,這次訓練營我的拖延症居然沒有犯,而且變得異常勤快,每天更新課程我都會第一時間去聽,邊聽邊記筆記,作業也能馬上動手完成。

其實這個過程是一點點轉變的,自己都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


打遊戲8小時不累,看書10分鐘就煩?讓“即時反饋”來告訴你原因

第一天聽完課,我還是卡在截止日期前30分鐘才提交,沒想到助教小姐姐很快給出了認真的批註,瞬間讓我信心滿滿。接下來的作業我沒有拖延,還提前一天就完成了任務,助教還是很快給出了細緻的點評,而且質量毫不含糊,不是吹誇張的彩虹屁,點評裡有肯定的表揚,也有中肯的建議,能看出來是在認真地批改。這個態度和效率讓我有點感動,之後的作業我每次都會提前完成,而且寫得更加認真,對助教的點評也越來越充滿期待。


02

直到最近在看幾本心理學的書,我才意識到,是助教小姐姐及時的作業點評治癒了我的重度拖延症,訓練營的這個環節其實巧妙地運用了心理學中的“即時反饋”

“即時反饋”通俗地講,就是在完成了某件事之後立刻收到一個結果反饋,可能是一句表揚,一個實物獎勵,也可能是一個改進的建議。

打遊戲8小時不累,看書10分鐘就煩?讓“即時反饋”來告訴你原因

有心理學實驗證明,即時反饋比延遲反饋所產生的激勵作用更大。

的確,我想起以往的訓練營,助教都是隔了幾天才給出點評,很多次看到點評我甚至已經忘了自己作業的內容了,因為沒有得到即時反饋帶來的滿足感,每個人都開始變得拖延,訓練營越到後期,能堅持完成作業的人就越少,這也不足為奇了。


03

其實仔細觀察,生活中還有很多“即時反饋”在偷偷發揮作用的例子。

當我們嗑瓜子的時候,不需要誰來提醒和監督,就能不知不覺把所有的瓜子都嗑完,其實這也是一種“即時反饋”。每磕完一個瓜子,就能吃到一個香香的瓜子仁,不斷享受到吃瓜子仁的快感,還有什麼難堅持的呢?

同樣地,各類短視頻APP,資訊類APP永遠刷不到底,永遠有新奇未知的內容等著我們去瀏覽,這種

及時獲取信息的愉悅感,讓我們像實驗中那個不斷尋找電擊刺激的小老鼠,這其實也是“即時反饋”在作怪。

打遊戲8小時不累,看書10分鐘就煩?讓“即時反饋”來告訴你原因

為什麼我們都覺得打遊戲很爽?不知不覺地就玩了幾個小時,反而越來越興奮,原因就在於遊戲的每個環節都能及時給予我們快感和成就感。不管是登錄即送的金幣寶箱,還是打怪通關後送的限量皮膚,甚至幹掉一個敵方時,系統那句first blood,double kill,都讓我們

大腦的快樂中樞不斷得到強烈的刺激。

再比如,我們常使用的效率類APP,以前這類軟件都是簡單的番茄鐘模式,而現在把APP做成了小遊戲的形式,利用了即時反饋對人的吸引力,把完成一個番茄鐘的過程換成了種樹的過程,建造城市的過程。每專注地完成一個番茄鍾,小樹苗就會變成一棵大樹,或建造出一座房子,隨著我們專注的時間越來越多,番茄鍾記錄已經形成了一片樹林,建成了一座虛擬城市,這個過程會讓人沉浸其中,非常有成就感。


04

可能你會說,如果我們的人生也是一場遊戲就好了。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正向的即時反饋,我們就能輕輕鬆鬆地堅持所有的好習慣,還不會覺得痛苦。

遊戲設置好了各個環節,達到每個小成就的時間非常短短,每走一步都有小小的收穫,幾分鐘就可以獲得一次成就感,而人生則不同。

人生沒有捷徑,很多真正有利於我們身心的事情都需要耐住寂寞,堅持很久才能看到成效,比如健身,比如學習。因為得到反饋的時間太長,我們努力了很久,短時間內卻享受不到結果帶來的快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得到積極的反饋,以至於還沒等到反饋,我們就洩氣了,堅持起來自然很痛苦。


打遊戲8小時不累,看書10分鐘就煩?讓“即時反饋”來告訴你原因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遊戲人生。

對,把你的人生當作一場“遊戲”。

把完成人生目標的過程設置成打怪通關的形式,將每一個長期的大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為每一個小目標的節點設置一個小小的自我獎勵,人為縮短目標的反饋週期。

每完成一個小目標,我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獎勵來激勵自己繼續堅持,以此不斷產生正向反饋,讓我們在收穫成就感的快感中不知不覺堅持下來,在打怪升級的快感中,看著自己越變越好,直到實現人生目標。


我是圈圈呀,一個熱愛閱讀和寫作的終身學習者,有一顆停不下來折騰的心,相信有夢想的人,永遠年少。關注我,一起變得更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