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新冠肺炎蔓延,英國為何不再堅持“群體免疫”策略?

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在歐美蔓延之際,英國在開始的時候提出了“群體免疫”的策略。但隨後不久,在專家和民眾的反對聲中,又不得不宣佈試試嚴格的隔離和封閉措施。為何英國不再堅持“群體免疫”策略?


應對新冠肺炎蔓延,英國為何不再堅持“群體免疫”策略?


首先,群體免疫的實質就是群體感染

其實,應對傳染病的“群體免疫”策略,是在針對疫苗接種而言的。就是通過對大多數的民眾進行疫苗接種,然後使這些接種疫苗的民眾產生足夠的抗體,從而對那些沒有接種的少數人,產生保護作用。

也就是說,由於民眾中的大多數人都具有了免疫力,傳染病就不會再繼續蔓延傳播;或者說蔓延傳播的速度會明顯的降低。

但是英國所提出的所謂“群體免疫”,其實就是群體感染。就是放棄對新冠病毒傳播的防控,讓其自由蔓延傳播。

然後讓大多數人都感染,等待其產生所謂的“群體免疫”。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全新的病毒,全體民眾在沒有疫苗接種的情況下,就會造成接觸病毒的人幾乎都會感染。而感染之後,如果身體素質好,就可能僥倖活下來;而還有不少身體素質不好的,就會在感染後病情加重而死去。


應對新冠肺炎蔓延,英國為何不再堅持“群體免疫”策略?


所以,英國的所謂“群體免疫”,其實就是讓病毒對民眾進行自然選擇,這種現象就是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存法則。

這其實就是對民眾,尤其是老弱民眾赤裸裸的“大屠殺”、社會達爾文主義。

在這個提議出來之後,有不少“有錢有勢”,覺得自己有優裕的條件,所以自己就不會感染的人,對這個策略鼓手稱讚。

但事實上是,面對新冠病毒,無論貧富,無論權勢,都可能會被感染。英國的皇室王子和首相都會被感染,還有誰能說自己不會被感染麼?而感染之後,誰又能保證自己是輕症,可以存活下來呢?

所以,一旦搞“群體免疫”,全世界將失控。


應對新冠肺炎蔓延,英國為何不再堅持“群體免疫”策略?


群體免疫策略,會對世界不利

如果英國真的實行了所謂的“群體免疫”,就會有大量的感染者出現。而且由於他們不對感染者進行控制,將會有大量攜帶病毒的人員流向全世界,英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病原輸出地。

除非他們把自己的國民困在國內,但那就成為一個人間煉獄……

英國認為,由於大部分感染患者會表現為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所以可以在不經治療或者對症治療後自限性痊癒。

因此他們決定,把醫療力量集中用於救治危重症病人。但張文宏教授指出了這項措施的缺陷:

1.輕症患者會驟然加重。一些輕症患者會突然病情加重至危重狀態,而危重患者救治極其困難。

2.一旦放任病毒自由感染,必然會導致重症患者迅速增多,若是醫院應對不充分,有可能會導致醫療資源的擠兌。重症患者也將得不到及時的救治。

所以,當英國的約翰遜首相提出“群體免疫”策略後,數百名科學家發表公開信表示反對。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這種自然淘汰的“冷血抗疫”方式發出警告。


應對新冠肺炎蔓延,英國為何不再堅持“群體免疫”策略?


反對潮之下,英國也開始實行了嚴格的隔離和封閉的措施——

即刻關閉全國所有酒吧、餐廳、咖啡廳;

要求3周之內英國人在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才可以離開家:

購買生活必需品

警察有權逮捕那些不配合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