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實體店鋪,熬過了疫情,卻輸在了這些小問題上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了很多實體店鋪一個措手不及。有一部分店鋪沒有扛過疫情,已經倒下了,隨著全面復工的展開,越來越多的店鋪開始了復工。

如果說疫情是第一道關卡,那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幾個話題,就是第二道關卡,無論店鋪有沒有復工,都希望你能讀完此文,對照一下,看自己的店鋪是否還有這些隱患,千萬不要扛過了疫情,卻倒在了小問題上。

問題一:手下無大將可用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是中國俗語,也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尤其是疫情爆發後,有多少老闆才猛然發現,自己缺少得力干將,不得不自己披掛上陣、手忙腳亂。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些現象正在很多連鎖企業身上上演。走了管理層或者招不到人,乾脆就讓底下的人頂上,甚至自己來做。這樣的方法不是不行,但是長久以往,你能身兼多職,你提拔上來的人能勝任嗎?臨危受命不是不行,但是同樣風險也大。

這樣的老闆雖然能力很強,但是在沒有大將的情況下,往往戰略清晰,戰術失誤。更可怕的是,在這樣的企業中,就像三國時候沒有人懷疑諸葛孔明一樣,老闆的旨意成了企業的發展方向,最終會給企業造成致命的危險。

為什麼很多老闆聘請職業經理人的同時,會著重培養自己的人才?因為沒有自己的大將,企業就沒有跨越發展的機會。

問題二:中層無能

比沒有大將更可怕的是企業的中層沒有思想、十分無能。根據培訓專家統計,中層無能的企業至少在中國佔據60-70%。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國企業平均壽命只有4-5年,卻不知道,80%的企業失敗都和中層無能有關。

連鎖企業的中層代表是哪些人呢?店長、督導、區域經理等這些人。這些崗位直接接觸前線,同時還起著與高層溝通,上傳下達的作用。如果這些層級出現了問題,後果則是:門店營業額下降,員工流失嚴重,門店服務問題增多,慢慢的也就離倒閉不遠了。

問題三:管理層只開會不決策

有激情的老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決策力。這個決策是既快又準。而要達到這個能力的核心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和重點。

無數沒有激情的老闆們天天主持會議,天天研究的同樣的問題,而天天都沒有結論。天天在開會,天天紙上談兵談兵,那你就一定是在給企業的衰敗注入基因。

問題四:忠言逆耳,老闆愛聽奉承

哪位老闆不愛聽奉承? 問題是,多數成功者能夠分清楚什麼是由衷的讚美,什麼是奉承。

喜歡奉承老闆的下屬一般有三個目的:一是從你那裡要拿到利益;二是要給你進讒言;三是要架空你。可以說,這樣人是不值得信任、也擔當不了大任的!

每個企業總出有那麼一兩人和老闆關係不錯的。有些是能力出眾,有些則是靠拍馬屁上位的。


能力出眾者可以得到員工的信賴,但是靠拍馬屁得到老闆信任的,往往也是店鋪的“禍害”,會導致員工人心渙散,出了事只會推脫。而一個愛聽奉承話的老闆,很可能就會養成偏聽的習慣,容易被人矇蔽。歷史上,那些亡國的皇帝都有小人的手筆存在。

老闆,希望你可以認真對照自己的店鋪,看看還存在哪些問題,將風險儘早扼殺在搖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