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救助管理站:戰“疫” 他們用行動詮釋民政人初心使命


一場疫情,給中原人口大市南陽的救助管理工作帶來巨大挑戰。由於毗鄰疫區,南陽採取的緊急響應措施格外嚴格。一條鐵鏈的牢固程度取決於其最薄弱的一環,能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外地返鄉因疫情管控無力解決食宿問題人員的救助安置工作,是決定南陽疫情防控工作質量的重要一環。


南陽每年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約1萬餘人次,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挑戰更大。全市各級救助管理機構緊急部署靜態管理、對新救助人員進行隔離安置、開展源頭預防等工作,每天出動巡查車輛58輛,每輛車大約要巡查6條線路,走遍流浪乞討人員經常出沒的每個角落,以及有家難回者可能的露宿點。為了救助一個個風雪未歸人,救助人員也成了風雪未歸人。


2月6日,南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經受的一次考驗令他們記憶尤其深刻。


當天19時,該站值班室接到熱心市民來電:南陽師範學院附近有一名五六十歲的流浪漢,精神狂躁,急需救助。救助人員劉亞平和段中元趕赴現場,只見此人一直躺在地上打滾,滿嘴胡言亂語,大家一時無法靠近。無奈之下民警只好強行將他控制住。段中元走上前去,先是勸他戴上口罩,隨後耐心詢問。


“你家是哪裡的?”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流浪漢唱了起來。


“看來,他能聽懂話!”段中元精神為之一振。


但在接下來半小時的詢問中,段中元僅得知其姓名為崔忠(化名)。


崔忠精神狂躁,難以對其測量體溫。無奈之下,民警再次將他強行控制住,段中元這才給他量了體溫:不發燒,體溫正常。由於不知道崔忠是否從重點疫區過來,段中元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救護車抵達後,醫生給崔忠做了檢查,確認其體溫沒問題,但因他患有精神疾病,暫時不能收治。南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條件受限,一時無法前來接人。段中元等人只好對崔忠進行全身消毒,而後用救助車將其送入南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崔忠正處於狂躁期,對洗澡、換衣非常不配合,而且力氣奇大,救助人員張贛和南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醫護人員花費了一個多小時才給他洗完澡,大家累得直接癱坐在椅子上。


做胸透時,崔忠依然不配合,好不容易拍了片,影像卻有些模糊。醫生判定其身體狀況基本正常後,同意接收。次日,醫生再次為崔忠做胸透,確認其未受感染,按規定對其進行了單獨隔離。至此,大家的心才放了下來。


疫情發生以來,南陽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杜東昇幾經周折,先後聯繫了5個救助安置點,發熱者安排在發熱門診;患有精神疾病者,送到精神病院;其他人送到隔離機構進行隔離。


最難辦的是,有的救助對象既有精神障礙又發燒,收治途徑十分有限。杜東昇反覆溝通、協調,最終確定了“身份審查—聯合會診—疫情排查—送精神病院治療”的救助程序,問題迎刃而解。


截至目前,南陽市救助管理站在疫情防控期間累計收救126人,全市累計收救182人,未出現一例疫情,有力地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