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拉球加力時總是下網怎麼辦?

直拍愛好者


我是第六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簡單瞭解下拉球技術:

拉球技術是乒乓球比賽中的主流進攻技術。其種類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包含很多,如:弧圈球技術,臺內球提拉技術,拉衝技術、中遠臺對拉、拉半出臺球、反手擰拉技術等等。其中,弧圈球技術又是拉球技術中的主流技術。

當今乒壇,想成為一流選手,就要掌握拉球技術。例如國手們幾乎都擁有爐火純青的獨門拉球技術,例如張繼科、樊振東的反手霸王擰,許昕的“天下第一正手”指的就是他的弧圈球技術,馬龍的反拉技術,波爾的小高調弧圈球技術等等。

其次,根據個人的心得體會,總結拉球技術要點如下:

第一,第六人認為拉球技術從大的範疇講,屬於上旋球技術。

不管是拉下旋球,還是衝上旋球,都是將球主動形成上旋球,很多時候,雙方會進入到中遠臺的對拉環節,憑的就是上旋球的相持和周旋能力。

第二,拉球技術說到家是將撞擊和摩擦相結合的技術,在手法使用上技巧性很強。

具體來說,拉下旋球時,要多體會向上摩擦的感覺,拉上旋球,要多體會撞擊的感覺。這種撞擊和摩擦的比例我們沒法定性,但是通過大量的練習,手上還是能建立起這種感覺的。

對於球體的撞擊和摩擦感覺絕非一日之功,撞擊帶來的更多是速度,摩擦帶來的更多是球體本身的旋轉。

以下動圖,很好的解釋了拉球時撞擊和摩擦的關係。

第三,面對不同旋轉的來球,在引拍高低、拍形控制和發力方向上是有講究的,我們結合起來分析。

為了製造過網弧線,提高命中率,在拉不同旋轉的球時,要求是不同的。例如,拉下旋球,可以適當的放低引拍位置,球越轉,引拍位置越低,在拍形控制上,拍面可以適當的打開後仰,在發力方向上,多向上、向前發力;拉上旋球或者不太轉的來球,引拍位置可以適當提高,發力以向前、向下為主,拍面可以稍微前傾一些。

案例分析:大家可以感受下,在拉下旋球時,專業選手的引拍和發力方向是怎樣處理的,向上、向前的發力感覺很明顯。

第四,學會用身體重心拉球,杜絕僅用胳膊大臂的甩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掄大臂拉球)

有些乒乓球經驗的球迷一定知道,重心交換在打乒乓球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右手為例,拉球前,重心先是在右腳,腳尖踩住地(切忌整個腳底都踩住地面),隨著蹬地-頂胯-轉腰-收臂等拉球動作的一氣呵成,重心在拉球結束瞬間轉移到了左腳。學會用重心拉球才是真正掌握了拉球的技巧,單純的掄大臂,嚴格意義上那不叫拉球,一不轉,二不爆!

注意,拉球時,重心的轉移和你的發力方向幾乎是同時同向完成的。

案例分析:下圖為王勵勤在訓練時的拉球動作,大家可以感受下他是如何用身體重心拉球的。從腿到腰跨再到上肢的發力,動作非常舒展充分,這球拉的相當勁爆!

第五,拉球時再觸球的那瞬間,要求手腕、手指的集中爆發力很強,有一種力竄板頭的感覺。

想提高拉球質量,要學會用手腕和手指的瞬間發力,拉球結束瞬間,有一種緊急制動的感覺。不管是拉弧圈球還是一般意義上的拉球,切忌不要平均勻速用力。

以上幾點是我總結的拉球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當然拉球技術還有很多技巧,在此第六人不一一贅述。

結合題目本身,我們來分析拉球加力總是下網的4點原因及解決方案

結合實踐經驗,第六人總結如下:

一,拉球下網可能是看不清旋轉類型,比如對方明明發的是下旋球,你當成了上旋球來拉,這個球你越是用力向前、向下拉,越容易下網。因為旋轉類型不同,在膠皮接觸到球時,球的反彈方向是截然相反的。

解決方法:判斷旋轉和理解旋轉是前提,看似一句廢話,真的很重要!如何看清旋轉?看對方觸球瞬間的發力方向,接觸球拍的位置、接觸球體的部位、板形控制等等。在掌握以上技巧的同時,多摸索多打肯定會漲經驗,沒有捷徑可走。

二,看清了旋轉,但是還是拉球下網,例如已經判斷清楚是個下旋球,但是拉球依然下網。原因可能是對旋轉估計的不足或者是拉球技術不過關。

如何破?具體來說,對於下旋球,我們在提拉練習的時候,可以考慮先把球掛起來,在用力手法上手腕手指多向上摩擦,製造過網弧線,前提球拉的弧線高一點沒關係,體會到這種摩擦感覺很重要。久而久之根據旋轉的大小再學著壓低弧線,這是解決拉球下網的一個很實用的方法。

三,拉球加力下網,有時候問題出在板形控制上。

板形控制在拉球過程中作用很大,用行話說如果壓拍太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板形前傾過多,這是拉下旋球最忌諱的,十有八九會下網。這個時候即便是上旋球,如果板形壓的太前傾,也會導致下網情況的出現。

拉下旋球可以適當的亮開拍面,通過這種板形的控制來抵消下旋,製造過網弧線,提高命中率。拉上旋球也要適當的前傾即可,個人覺得拍面和檯面呈45度角可以應付絕大多數上旋球。四,加力拉球下網,可能是你的擊球點太早了。

拉球是門學問,乒乓球的擊球時機可以分為:上升點早期、上升點晚期、最高點期、下降點早期和下降點晚期。不同旋轉要求的擊球時機是有區別的。

具體來說,業餘選手拉下旋球時,最好在下降前期來拉,能夠借上來球的旋轉,拉太早比如在上升早期往往會下網,這一點我們業餘選手跟專業隊是有很大區別的,人家專業的就是吃這碗飯的,幾乎可以在任何擊球點來拉下旋球。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回答我是認真的,拉球下網或許還有其他原因和解決方法,歡迎廣大球迷下方評論區一起交流心得,共同提高球技。


國球第六人


撞網是因為摩擦太多了,都是借力。拉球裹不裹就是穩定性的區別。你可以先正手攻球去找點,體會純撞擊發力。這樣拉球下網會有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