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這麼久了,又明白了一些道理!


宅這麼久了,又明白了一些道理!

1、不要去當哲學家

宅在家裡,思想難免會深刻起來,這不是好事兒。這就是一場疫情,只是把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或者沒有看清楚的東西,放大了給你看。別想太多了,哲學家還是留給天才去當吧,和我們普通人沒啥關係。

2、儘量少看標題黨的東西

咖叔做公眾號,為了吸引人眼球,也會用心想一個夠酷的標題。平時還可以,在疫情期間,本來心情就不會太好,再靠題目忽悠人,就讓人反感了。所以,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只要看第一段,不是那回事,就果斷退出。

3、專家的話要選擇性地聽

隔行隔山,如何防疫一定要聽專家的,而且必須是本行業的專家,像鍾南山、李蘭娟院士,這可是保命的事兒。如果是跨行業的專家,或者其他的所謂公知的話,就算了。人沒有萬能的,萬能的一般都不靠譜。

宅這麼久了,又明白了一些道理!

4、少關心點別人家的事兒

自己都被蚊子咬了,就別給別人撓癢癢了。你又沒和人家生活過,不知道人傢什麼情況、什麼需求,就少摻和了。因為很多新聞是有選擇性的,別試圖拿這個對比出什麼來。這都是虛的。

5、別在網上爭論什麼

即便是心裡不爽,也不要在網上爭論什麼。本來就不在一個頻道,整不出什麼你想要的東西,沒必要為這個生悶氣。還不如攢點精力,跟老婆理論幾句呢。

6、別去刷太多的信息

信息多了,就是垃圾。即便是有用的,你想看的,太多了,也沒什麼用。關鍵它又不是你能左右的,影響心情。還是看看書、聽聽音樂來的更安逸。

宅這麼久了,又明白了一些道理!

7、新聞和信息要按比例去看

各新聞和信息平臺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不能只看一個平臺,那樣容易產生偏見。最好是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性地看,這樣讓自己放輕鬆,也更對一件事有一個較全面的瞭解。

8、要給自己界定個範圍

我們都是普通人,好好掙錢過日子就好了。別太把自己當回事,竟想那些大問題。你也整不明白,就是整明白,也沒人聽你的。最好給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做一個界定,別太越權了,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9、一定要小看一些人

老祖宗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一定都對了。這世界上,就是有些人一定要小看的,不然,他們還以為自己怎麼著呢。就像那位澳大利亞華裔女人,怎麼小看都不為過。

10、還是要做好自己

人這一輩子,就這麼幾十年,好好活著吧。從長遠看,我們都會死,很多問題,就讓一代一代人去慢慢解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