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就忘傾向(誤判心理學)

“懂得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過不好的原因,可能是道理懂了,但不用,沒多久就忘了。

如,上學時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物理公式、微積分的計算等等,現在大多都忘了。也有可能是它們背後的思想我們並沒有學到。

芒格在“誤判心理學”中闡述了“不用就忘傾向( Use-It-or-Lose-It Tendency)”

所有技能都會因為不用而而退化(all skills attenuate with disuse)


明智的人會終身操練他全部有用然而很少用得上的、大多數來自其他學科的技能,並把這當作是一種自我提高的責任。


對於一個善於思考的人而言,把他的技能編排成一張檢查清單。


許多技能唯有天天練習,才能維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是啊,很多技能只有天天練習才能維持高水平,如彈鋼琴等;一日不讀書,則語言乏味,面目可憎(黃庭堅)。《愛麗絲漫遊奇境》中紅桃皇后說過的一句話很適合這裡,“你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我們學到的道理,就會忘掉。

如何避免“不用就忘”呢?最好的策略就是把所學直接用起來,用是最好的學。學了不用,學來幹什麼呢。同時,把所學歸到檢查清單裡,時時勤拂拭,並不斷地把它們融會貫通。

我們不僅要學,而且要練;不僅要練,更要使用;不僅要用,更要創造。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練,也不是用,而是創造。創造更好的生活,創造更好的世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