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金白銀價格都下跌,銀元價格也會下跌嗎?

記憶的島嶼


黃金和白銀在歷史上長期被當作傳統的貨幣,實際白銀比黃金更早充當貨幣單位,但黃金在商品交易流通中的地位遠勝白銀,後期由於白銀冶煉生產效率的提高,很多國家紛紛放棄白銀,所以黃金在人們心中的歷史地位從來沒有動搖,二戰後,美國為了確立美元的信心和地位,讓美元和黃金以一定比例可以自由兌換,也就是讓美元和黃金掛鉤,直到1971年這個美元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裡體系解體,這時候紙幣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交易習慣,但黃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依然沒有改變,俗話說亂世藏黃金,紙幣信用出現問題,大家第一個想法就是兌換成黃金,下圖是美元和黃金的走勢圖,美元增發,或者經濟危機,黃金就開啟牛市,儼然是“蹺蹺板”

而黃金的地位由於遠大於白銀,所以白銀的保值功能不如黃金,具體來說,當恐慌出現的時候,黃金和白銀都會上漲。而當緊張情緒緩解後,白銀又被首先拋售,也就是說當黃金上漲的時候,白銀也會跟著上漲,但漲幅可能不如黃金,而黃金開始跌的時候,白銀下跌的幅度則大大超過黃金,下圖是近期黃金和白銀的期貨疊加走勢圖,可以看到白銀的回撤幅度和頻率要大大超過黃金。


龍頭老大


哈哈哈,兄tei,您多慮了。

銀元這類“銀”材質製造的東西,早就進入”收藏品的範疇了,專業的交易圈中,對此的定價,早已和“材料價值多少”沒有沒有一毛錢關係了。

儘管其全身都長滿“純銀”的骨肉,但是,沒人拿他來和“白銀市場價”去做比較了。

收藏領域的“寶貝”因其自身特殊的“年代”特徵,以及每個個體自身“構造價值因素的不同”,使得這個領域的物品,其價格不太容易受到“經濟狀況”的大幅度衝擊。

經濟熱潮期,交易活躍,市場價會有偏高趨勢,

但是,經濟低迷期,儘管交易清淡,市場價格遭受的影響卻不會太大,

其主要原因是這個市場,是個“永遠相對冷門”的市場,真正傳統的藏品,幾乎所有持有者在時間上都極度能“熬得住”,

“經濟緊縮就緊縮吧,20年都捂住了,也不急於這一時出手,這寶貝,就值這個價!”

——這便是“戀物者”的普遍心態!

交易價是由成交決定,不像是工業品可以“核定”的

市場即便清淡的情況下,大家統一“惜售”之際,市場便不會有低價出現,到哪問,全這個價,哪怕大家都沒有成交一筆。

於是,收藏品市面便是大家看到的這種,“任爾金銀暴跌,銀元兀自不動”的市場狀況。

這是好事!

只有一種除外,“某個品種是被炒作虛高價”的,那麼在遭遇經濟困境之際,有可能大面積降價,比如曾經的黃龍玉、普洱茶等等。

但此類東西都有個共同點,是“新興”的,傳統收藏品種裡,永遠不會冒出這種現象,因為數量的稀缺對應資金體量大不起來,“資金無法運作”。


檀紙間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黃金價格的漲跌我認為和銀元的價格的漲跌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我們來分析一下。

銀元作為老物件有自身的價格體系

只要玩過古玩的人都知道,對於老物件的估價不能簡單的用材質來衡量。否則銅錢的價格豈不是永遠趕不上銀元,因為銀的價格比銅的價格高很多。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一些清代的銅錢價格要遠遠高於銀元的價格,可見材質不是決定古錢幣價格的必要因素。

人們收藏銀元的主要原因不光因為他是銀的,更重要的是他有年份,否則如今仿造的真銀假幣(一種仿製的銀元)就應該和老銀元一樣的價格了。而老銀元也不再有年份之分,只要稱稱重量確定價格就好了。這樣看上去顯然很荒唐,事實是不一樣年份的銀元即便重量一樣,價格還是有差異的。所以銀元作為老物件有其自身的價格體系。

決定銀元市場價格的幾個因素

第一,年份。對於任何老物件來說,都離不開年份這個要素。但是年份不是越長越好,而是要看那個年份的老物件的存世量的多少,也就是老物件的稀有性。理論上,那個年份留存下來的物件越少,那麼這個老物件的市場價格就會越高。就拿袁大頭來說,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的袁大頭,價格都是有差別的。

第二,品相。對於任何古玩來說,品相都是影響價格的一個重要要素,銀元也是如此,同一個年份的銀元因為品相差距大,價格差上幾倍也不新鮮。


第三,炒作。在古代古玩大多數是真正用來收藏和欣賞的,那時候古玩行業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玩古玩的人群也相對比較小。但是現代人賦予了古玩新的功能,就是投資功能。作為投資品種,古玩會受到炒作資本的影響。當資本介入時,銀元價格會上漲,反之銀元價格就會下跌。

第四,經濟環境。自古以來都是盛世興收藏,所以銀元的價格同樣會受到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當經濟環境好時,銀元的價格就會出現上漲,反之價格就會疲軟。從這點上說,黃金、白銀的漲跌或許會對銀元的價格有些影響。黃金和白銀屬於大宗商品,而大宗商品和美元掛鉤,所以黃金、白銀的漲跌能反映出美國的經濟狀況,而美國的經濟狀況好壞也會影響到中國的經濟。但是這種影響歸根結底是經濟環境影響銀元價格的波動,而不是白銀和黃金的漲跌。

總結:銀元的價格一方面取決於自身的品相和年份,另一方面會受到資本炒作和經濟環境的影響。對於說黃金、白銀的漲跌影響銀元價格的說法,從古玩行業的角度來看屬於無稽之談。


小崔聊收藏


有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每當金銀漲價的時候,老銀元也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因為它是貴金屬;金銀價格跌的時候,它基本不受影響,因為它是老錢幣,它是收藏品!金銀可以通過開採、提煉,保有量會增長。但錢幣具有國家信用的屬性,且有比較明確的發行量,特別是已經退出流通的老錢幣,屬於不可再生的資源!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因素的損耗,滅失,數量只會越來越少!

君不見各種歷代古錢幣,包括新中國發行的硬幣,多數是銅的,甚至是鋁的,合金的,但它的價值,幾乎跟材質無關!甚至錢幣界有“金不如銀,銀不如銅”的說法!決定錢幣收藏價值市場價值的是存世量、知名度、藝術性、歷史價值、科研價值等因素,而材質對價值的影響是很小的(部分當代金銀幣例外,但也受到發行量的影響),說到底就是那句老話:物以稀為貴!


尋夢588


白銀在2015年底形成重要底部兩年多之後,如今的表現比這個時刻正常的表現要弱。從2015年12月份兩種貴金屬的低點看,白銀價格為每盎司13.65美元,黃金價格為1,045美元,兩者均上漲,但白銀價格表現不及黃金。從底部算起,本週白銀上漲19.8%收於16.36美元,而黃金同期上漲27.8%至1336美元。白銀顯然是當前週期中歷史貨幣金屬中的落後者。


擒牛一姐


另外目前疫情下,各國貨幣寬鬆政策逐步實施,金銀價格下降是暫時的,或是假象。





那個範


銀元價格穩中有升,銀元是貴金屬更是貨幣,而且有不可再生的歷史價值,與白銀掉價關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