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北宋官員的工資,在我國封建朝代中,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官府會變著花樣兒的給官員發錢,有時候多到官員自己都整不明白到底自己多發了多少。

官員們的總薪資大體可以分成四個部分:正俸,加俸、祿粟和職田。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遼、宋、西夏等國地圖


1、正俸


正俸別看帶個“正”字,但並不是總薪資的主要部分,但是錢可不少。

當時的工資主要是按照貫來計算,北宋為銅本位制,一貫是1000文銅錢,購買力大約相當今天的300元人民幣。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宋史》


據《宋史·職官志》中記載整理:

宰相、樞密使,每月正俸三百貫,約9萬元人民幣;

參知政事,每月正俸兩百貫,約6萬元人民幣;

六部尚書,每月正俸六十貫,約1.8萬元人民幣;

侍郎,每月正俸五十五貫,約1.65萬元人民幣;

九卿,每月正俸四十五貫,約1.35萬元人民幣;

少卿,每月正俸三十五貫,約1.05萬元人民幣;

赤縣縣令,每月正俸三十貫,約9000元人民幣;

赤縣縣丞,每月正俸十五貫,約4500元人民幣。

如果有的官員做得好,被加封一些虛銜的話,還有不少補助。而且虛銜和兼職都是疊加按照全職計算的。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包拯,北宋開封知府,兼任龍圖閣大學士和御史中丞


2、加俸


這加俸就太好玩了,內容極其繁雜,估計北宋官員自己都懶得搞清楚。

加俸包括但不限於服裝、茶酒廚料、薪炭、鹽、隨從衣糧、馬匹芻粟、添支(增給)、職錢、公使錢及恩賞等。

如果是宰相,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清明上河圖,描寫北宋都城開封


這裡的匹並不是標準的長度,但像宰相得到的這些布匹,除了家人做衣服,基本上開個布店是沒有問題的。

除此之外,各級官員按照一定標準進行生活補助,比如:

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北宋都城開封平面圖


基本上相當於各級官員一家子和傭人的吃穿用度,朝廷全額報銷。

另外,一定官職以上,還有一個逆天的利器,便是招待費,上不封頂!


3、祿粟


祿粟就是米,計量單位是石(音同“旦”,重量計量單位)。當時一石摺合現在約為57公斤。

宰相每月祿粟一百石。如果是縣令一級,也有祿粟三到五石。

也就是說,宰相一個月光是米就能領5700公斤!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宋徽宗書法


而小縣令也能領到一兩百公斤米,這家人肯定吃不掉。吃不掉自然要換成錢賣掉。

即使是按照保守的1公斤米5元計算,宰相這部分米可以拿到28500元,縣令為855元到1425元。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清明上河園


4、職田


北宋不但給米,還給田。

北宋主要是“高薪養廉”,所以,職田制應運而生。

諸路職官,各有“職田”,兩京、大藩府四十頃,次藩鎮三十五頃,直至邊遠的小縣,尚有七頃。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農耕文明的古代有田即有家


在農耕文明的古代,有田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有了田,租給佃戶打理,官員收租金即可,就和今天租房性質差不多。

另外,北宋各部門的“公用錢”借貸的利息,公用“職田”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進了“小金庫”。

沒事用“小金庫”的錢犒勞一下小弟們,是北宋各單位一把手們經常乾的事兒。


北宋官員福利有多好,生活支出幾乎官府全包,傭人錢都不用自己出

▲開封府


綜上可以發現,在北宋要想生活好,那就做官,而且最好做大官。宰相與縣令的待遇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無論是王安石、蘇軾,還是包青天,為官確實清廉,但可絕對不窮,都是極有錢的主兒,年薪都是上百萬,甚至上千萬。

即使是縣令這種基層官員,也是生活無憂,國家全包。工資也根本不用花在基礎生活上。那麼花在哪裡呢?

北宋的服務業是非常發達的,宋詞之所以能大放溢彩,很大程度歸功於文人與青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