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火箭少女解散,每個人的商業價值或許都會下降,那麼為什麼她們不能成為長期團?

汗噠噠滴


如果,按照你的說法,解散後每個人的商業價值都會下降,那解散與否意義確實不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解散後,有些人人氣會越發低,而有些人則會人氣更加高。

舉個簡單的例子,楊超越。楊超越每次和隊友一起在舞臺上表演時,總會被噴划水,可以說幾乎沒有正面評價。而脫離隊友,她在劇中哭戲受到好評,在綜藝中性格備受喜歡。所以對於她來說,個人發展顯然比和隊友一起發展要快上許多。



本人很少關注韓國明星,就內娛而言,愛豆團體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首先,我們內娛並沒有一套完成的愛豆養成體系,以至於大部分愛豆最後必將走向演員的路。目前有的團體,火箭少女101,unine,R1SE,都是限定團,無一例外。愛豆靠舞臺養人,可他們的舞臺在哪呢?幾次演唱會?偶爾碰上活動跳個舞?僅此而已?不對,還有自己的專輯。去年成團的R1SE第一份團隊專輯賣了3000千萬,可真正的路人聽說過嗎?沒有,更多是粉絲自嗨。



似乎這些愛豆最好的舞臺都留在家選秀節目裡,反而成團後舞臺划水的多了,跳不齊也成為了日常。

火箭少女101算是出生的時候好,本身選秀節目就火了,成團後遇上了卡路里,又小紅的一吧。可大家能喊出11個人的名字嗎?大部分也只記得楊超越孟美岐吳宣儀吧。



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表達,目前沒有適合團隊生存的環境,沒有辦法讓團隊的每個人展現在大家面前。

不管是這種限定團,還是時代少年團(王俊凱師弟),四千年美女公司的女團這種長期團,目前的打造模式都是,先著重捧一到兩人,捧出來了再帶其他人,所謂是先富帶後富。



但紅了的人肯定不會願意,非親非故的,好不容易在娛樂圈有點名氣,就要來帶沒名氣的人,誰會願意呢?

所以限定團存在是有他的意義的,也是符合目前發展趨勢的。從一大批人裡選出11個還不錯的,再根據他們的人氣去投餵資源,有回饋的多捧點,沒回饋的少捧點。久而久之,優秀的捧出來了,剩下的就成了“優勝劣汰”的“劣”。

“有些人在演藝圈的高光時刻就是在團裡,而有些人成團只是她的開始。”這句話並非無道理。甚至都不需要解散,還沒兩年火箭少女成團之間的人氣已經渭涇分明瞭。

理解一些喜歡團的粉絲不捨的情緒,但是進去娛樂圈都是希望自己能火的,畢竟只有火的才能有選擇權利,怎樣對於自己的發展更好他們自己會明白的。



希望火箭少女101的女孩們解散後不管走哪條路都能繼續過自己的精彩人生。


阿沫娛樂叨叨叨


我有著不同的觀點,其實火箭少女解散,並不代表著商業價值下降,也許最初成團的時候就註定她們不會是個長期團。當年幾個少女成團時候,熱度極高彷彿還歷歷在目,一轉眼火箭少女即將解散,下面我為大家講解一下我這樣說的原因。

火箭少女是在《創造101》這部綜藝中通過層層選拔選出的11位少女成團,當時成團時就有很大的爭議,排名第三的楊超越,素來是唱歌跳舞全不能,但是卻以如此高的名詞出道,團隊成員水平各異,風格各異,當性感風+中國風+中性風+當時啥都不會的超越妹妹,當時很多人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看這個團。

這個團後來確實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吳宣儀,孟美岐,紫寧的退賽,讓Yamy順利成為了隊長。

歌曲沒有什麼唱功可說,舞蹈沒什麼難度可言,神曲確實創造出了不少。

一度人氣超高的楊芸晴小姐姐,天籟之聲段奧娟等小姐姐除了除了幾首個人單曲之外,竟然在無資源。

相比吳宣儀和孟美岐的影視綜藝娛樂等資源,付菁這個又美又颯的小姐姐資源也少的可憐。

《寄明月》中的可愛小七也被造型師坑慘了。

最得益的便是楊超越了,憑藉著風趣幽默的談吐,一點點的小演技,和情商高努力的人設,在創造出神曲打響名氣之後,成功接到了很多代言,綜藝和電視劇,開始往影視方面轉型。

這11個女孩子都是當時很多人夢想,大家一起努力投票,將她們送出道(包括我),她們真的都很優秀,在各個方面,但是嚴格地講,她們並不適合女團,更適合個人出道。

再加上《創造營2020》即將開播,公司潛心培養下一批更年輕,更有看點的新人,火箭少女101的解散就是必然的。

但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小姐姐們的能力有目共睹,反倒是成團之後黯淡了自身的光芒。

當這個他團隊解散之後我們又會看到性感的孟美岐,可鹽可甜的吳宣儀,酷酷的Yamy rapper,中國風的小七,高音甜美公主風紫寧,帥氣楊芸晴,天籟之音段奧娟,唱跳全能李紫婷,又美又颯傅菁,彩虹微笑徐夢潔,綜藝公主楊超越

,憑藉她們的能力,一定會在未來的路上越走越遠。

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七七聊劇


從《創造101》到火箭少女,從101個參賽選手到11個出道藝人,1年的時間讓曾經在《創造101》大放異彩的11位女生人氣得到明顯的提升。不過距離2年的時間越來越近,火箭少女部分成員在娛樂圈的發展仍然顯得有些束手束腳,讓人不免擔心她們離開火箭少女之後應該如何在娛樂圈發展。

《創造101》播出期間,選手憑藉節目本身自帶的熱度在娛樂圈獲得不俗的話題量,獨特的選拔方式和打造“第一女團”的目標,讓創始人對於每一個選手都倍加關注。只是隨著其他節目和選手的出現,《創造101》的熱度逐漸降低,創始人的目光不再只聚集在火箭少女身上,她們的人氣開始出現明顯下滑。

對於火箭少女來說,參加《創造101》的時候,競爭對手充其量是參加節目的其他選手,而進入娛樂圈之後面對的競爭者遠不是《創造101》的選手所能相比的人。

火箭少女成團之後,除了團體活動之外,經紀公司對11個女生的工作有不同的安排。楊超越的工作重心明顯偏向於綜藝節目,舞臺實力有些欠缺楊超越進入娛樂圈之後如魚得水,在成為綜藝咖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已經參與錄製了多檔熱播的綜藝節目,儘管她的實力讓人擔心,但未來的發展卻是火箭少女中最不需要擔心的那個人。

楊超越迎來自己事業的上升期,而孟美岐和吳宣儀則是迎來自己的事業的轉折點。參加《創造101》前已經出道的孟美岐、吳宣儀在娛樂圈發展平平,經過在《創造101》的展現,兩人取得肉眼可見的進步,人氣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可以說即便是2年後火箭少女迎來解散,孟美岐、吳宣儀和楊超越三個人的發展也不會遭遇太大的影響。

除了人氣出眾的三人之外,火箭少女其餘的八個人未來發展方向還有些渺茫,畢竟現在的娛樂圈並不適合女團發展,想要一直保持高人氣的話,除了女團成員身份之外,每個人還需要不同的定位。然而火箭少女的11個人通告和工作安排大不相同,讓除孟、吳、楊三人之外的成員在娛樂圈的標籤依然是火箭少女,沒有其他方向的發展趨勢。當火箭少女解散之後,這些人的人氣恐怕會遭遇嚴重下滑。

喜歡火箭少女的粉絲往往是因為團隊中的其中一個人,火箭少女一旦解散,這些粉絲勢必會跟隨自己的偶像離開,對於人氣較低的團員將是極大的打擊。不管粉絲也好,經紀公司也好,趁著火箭少女還沒有解散的這段時間,倒不如藉著人氣摸索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為自己的工作安排打下基礎。


雷死人不償命囧圖集


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火箭少女這個組合如果解散個人的商業價值未必都會下降,個人認為解散是早晚得事,不會成長長期團。

火箭少女是這兩年通過選秀成立的組合,這種選秀和別的選秀有些不同。首先別的選秀節目是個人名義直接參加節目。火箭少女的選拔是從101為女生選出的11位,並且是直接出道。

從火箭少女成立那天開始關於解散的聲音就不斷,首先出來的就是合同問題,畢竟這些選手參加"創造101"就是自己原先的經紀公司選送,也就是自身跟原公司都是有合同在身,現在你要加入新的組合出道,歌手的歸屬怎麼解決呢。畢竟11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濟公司。這是一方面,比較麻煩,組長期團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個不可能長期團的原因,也是對於個人商業價值未必下降的原因。11個人最後成團是網絡選出來的,可以說當時結果出來後很多人都很意外,跟心裡的預期不一樣,心目中的人選,竟然沒進入,個人非常喜歡的李子璇是非常有實力的,唱跳俱佳,對於落選一直不明白。一些沒實力,但是人氣高的卻入選了,這就是公司看重的自帶流量吧。不要忘了一個組合,實力可以有高低但是每個人要有每個人在組合裡的擔當。兩三個人得組合解散的就很多,更不用說11個人的了。就像一個班裡,學習好的,有特長的,走到哪都能成功,單飛成功的案例太多了。如果一些問題處理的好,或許火箭少女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如果某個矛盾激化了,那就離解散不遠了。組合裡未必沒人不想著解散,一個人也許會更好的發展。

這就是兩個主要原因,未來怎麼樣,都希望有好的前途。





小米友趣


當初火箭少女成團的時候就是兩年期,而且她們的個人商業價值都是自身的,不是組合裡的,因為組合裡的人氣也是有高有低,就像人氣高的孟美岐楊超越,她們已經手握好幾個個人代言了,而有的成員只有團隊代言而沒有個人代言,而且這個組合忙的人是特別忙根本沒有組合合體的機會,單飛對她們來說其實是好的,當初成立唱跳舞女團,對於有些成員的發展也是侷限了,比如楊超越,她唱歌跳舞弱,演戲對她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