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去年六月份的時候,博士和大家分享了文章《風格與相似,米哈遊公佈新作》,講述了曾打造知名手遊《崩壞3rd》的中國米哈遊公佈了他們的新作《原神》。遊戲在當時發佈的一些元素和任天堂的大作《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是非常相似的,這引發了玩家們的爭議。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時間來到現在,我們知道:《原神》登陸的平臺為NS、PC、PS4、XBOX ONE以手機雙渠道,算是囊括了目前所有主流的遊戲平臺,而且在近期又展開了一次大型封測。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博士今天就大家來看看《原神》的封測內容。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博士這次是用手機體驗的,我們發現:即使手機屏幕比較小,米哈遊也為玩家展現了提瓦特大陸的遼闊。美術表現方面,大家看截圖就知道了,還是不錯的。《原神》是一款開放世界動作RPG,劇情很多地方都有描述,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遊戲的戰鬥使用了經典的左側虛擬搖桿、右側技能按鍵的操作,與其他遊戲沒什麼區別。在普攻和技能設計方面則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普攻多次可以形成一套帥氣的揮擊,長按則能使出蓄力攻擊。而技能則和元素掛鉤,比如通過操作,風彈的積累可以攢出大招“龍捲風”。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原神》的一大特色就是與元素相關的多角色養成,除了上面提到的“風”,提瓦特大陸上還有“火、水、雷、草、冰、巖”,一共七種元素。隨著劇情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角色加入你的隊伍行列,比如:圖書管理員麗莎能夠使用雷元素,騎兵隊長凱亞能夠使出冰元素、祈禮牧師芭芭拉會使用水元素等等,而這些元素之間是有化學反應的。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那麼在戰鬥中切換角色就可以打出元素互動的效果,比如:用芭芭拉的技能讓敵人“變溼”,切換凱亞就能把敵人凍結。同理,雷碰到火時,就會超載造成大範圍的火焰傷害。我們瞭解這些原理後,戰鬥中頻繁切換角色,就可以打出成噸的傷害。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當然,元素互動並不僅僅侷限在戰鬥中,在遊戲環境中同樣適用。比如:烈焰花需要利用水元素澆滅後,才能採集;火箭可以燃燒草地讓風元素擴大範圍,可以創造能夠飛行的上升氣流;遇到河流時甚至可以使用冰元素凍結水面,不用游泳也可以過河。上述的設計有點眼熟呀,不知道大家能否接受這樣的“借鑑”?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以上的角色在《原神》中並不是系統送給你的,而是要通過祈願抽取才能獲得,同時每個角色還有專屬的命之座系統,要想解鎖裡面的招式,請重複抽到才能夠逐一開啟能力。這讓博士想到了熟悉的“氪金抽卡”,當然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還要看正式公測的時候如何設計。

慢慢有了自己的遊戲風格,開放世界遊戲《原神》封測感受

總結一下,博士認為《原神》的初期體驗還是讓人驚豔的,遊戲的戰鬥流暢,效果華麗,可以說挺好玩的。不過缺點在於目前可以互動的角色有點少,劇情也不算豐富。遊戲架構搭得不錯,裡面的內容需要再紮實些。目前,《原神》的核心體驗與《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還是很不一樣的。至於爭議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選擇,博士在本文中儘量客觀的表達自己的遊戲感受,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