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院士:有些國家幸災樂禍 喪失控制疫情的寶貴時間

張伯禮院士長期從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和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工作,現為中共黨員,中醫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醫藥衛生學部主任,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

張伯禮院士:有些國家幸災樂禍 喪失控制疫情的寶貴時間

新冠和SARS有何不同?

張伯禮首先解讀了新冠肺炎的基本情況,他指出,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核心病機在溼與毒,符合溼毒疫的特點。並且新冠肺炎根據病情階段和輕重程度可分為五個症候特點類,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復期。

對於本次新冠病毒和SARS的區別,張院士表示,新冠死亡率為3%左右,SARS為11%左右,但新冠更為狡猾,不透明不可知,對免疫功能損傷比SARS嚴重,兩者的區別還在於新冠時有的復陽,而SARS幾乎沒有復陽病例。

張伯禮談到,中醫藥全程參與了新冠肺炎的治療,提倡對於重症患者,應儘早使用中藥注射劑,尤其是在感染者在康復期,中藥可以促進康復,提高免疫力,減少後遺症。他透露,全國有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包括院士3人,專家數百名。

“全國確診病例中,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湖北省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張院士表示。

“中醫方艙”效果顯著

張院士指出,隔離+中藥阻斷了疫情擴散的蔓延,而且隔離人群普遍服用了中藥。在江夏方艙醫院,就採取了100%的中藥治療,還組織集體練習太極拳和八段錦。

張院士公佈了“中醫藥”方艙武漢江夏方艙的情況,2月14日開艙,3月10日休艙,收治564人,治癒483人,68人按政策轉院。病人零轉重、零復陽,醫護零感染。

他提出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方案,包括康復干預措施、中藥治療康復、中醫理療、心理康復、居家指導和合理膳食等。但他指出尤為注意的是,據初步統計,武漢有約6%的無症狀感染者,有的這些人身上攜帶病毒,具有傳染性,但自己不發病不知道,所以在防護方面,我們現在還要堅持少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此外,在張院士課題組的研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治癒率分別為中西藥結合是91.2%,西藥是61.1%高於單純西藥治療;從平均住院天數來看,中西醫結合是7.38天,單純西藥是9.59天治療住院時間也更短。

“三藥三方在本次疫情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別是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張院士在直播中談到。

中醫是三千年的文化瑰寶 不要抹黑它

張伯禮院士特別提到,中醫在3000年曆史的發展中不曾間斷,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

張伯禮院士:有些國家幸災樂禍 喪失控制疫情的寶貴時間

未來,中醫在宏觀方面把握疾病,在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疾病治療方面更有優勢,而西醫在外科、手術方面更有優勢。中西醫要互相補充,而不是互相取代。中西醫結合治療,才能有最好效果。古老的中醫並不過時,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同樣可以應對疫情。

他呼籲大家要熱愛祖國的文化,去了解它,最起碼不應該貶低他、抹黑它、謾罵它。

張伯禮院士:有些國家幸災樂禍 喪失控制疫情的寶貴時間

此前,某些國家的幸災樂禍和嘲諷,是喪失了最寶貴的時間,其實目前國際疫情發展較快,形勢嚴峻。我們非常願意和大家分享中國方案,目前運往意大利的連花清瘟有12萬盒,而連花清瘟抗新型冠狀病毒基礎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它在體外可抑制病毒複製和空斑形成。

最後他提醒大家,現在還沒有到摘下口罩的時候,我們出去見人去公共場合,應該繼續堅持戴好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